大家好,我叫懂懂,一个喜欢研究交通规则的80后开车人(关于我的经历,都市快报金周迅6月15日D02版有介绍,这里应该不允许贴外部链接吧)。《活着,才是硬道理——安全驾驶经验集锦》是我在过去一年中根据自己开车感受总结的各种经验教训。一共60条,希望能帮到更多的开车人。同时,大家有任何问题,欢迎跟帖或私信找我,我将尽我所能为大家解答。 看到回帖中有很多网友对氙气大灯一条有异议。在这里,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氙气灯在会车时要先主动关闭,这是我文中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用氙气提醒对方,目的是为了让对方切换灯光,从而让我们行车更安全。 第三、氙气灯的射程要更远,特别是长途旅行,跑高速安全系数明显提升。 第四、氙气
我媳妇开车时,插上钥匙接着点火,每次我都提醒她,要先把钥匙旋转到ACC状态,等故障灯熄灭时再点火,她问我,咋这么复杂?我告诉她,ACC状态是行车电脑进行系统参数调整,如果每次都是直接点火,久而久之,会使行车电脑参数紊乱,车子爬坡无力、积碳严重、油耗变大,即便发动机大修,也很难排除故障。我有个习惯,很喜欢研究说明书,新车买来后,我挨着说明书把车子研究了一遍,在说明书里,对于点火步骤有明确说明,要求钥匙必须在ACC状态停留6秒。平时上车时,我先把钥匙插上,旋转一下到达ACC状态,然后系安全带,等安全带系好时,故障灯已经熄灭,摸一下档位,踩离合,点火,这些都是在驾校里学的,这些习惯我一直保持到今天。
左右后视镜调整标准:远处地平线位于镜子中间,车身占镜子1/4。车内后视镜调整标准:远处地平线位于镜子中间,能看到自己的右耳。有几点说明:(1)调整后视镜时,要选择水平路。(2)调整驾驶座位时,要重新调整后视镜。(3)后视镜是有视觉盲区的,不要迷信后视镜。开车时,要做到“前怕狼后怕虎”,即要观察前面车辆行驶情况,又要掌握身后车流信息,提早做出预警判断。我媳妇开车有个特点,只看前,不看后,她的观点是:我开的好好的,谁爱超就超,为什么要看后视镜?我开车时,喜欢用右眼扫描车内后视镜,全程对后面车辆信息掌握的一清二楚,是该让还是闪,我都会提前做出判断的,有次,从临沂机场接人回家,走京沪高速,前面发生了事故,堵车了,我很远就提前刹车了,停下车后,我在后视镜里看到有辆大货车猛闪灯,我意识到他可能刹不住车了
灯光、喇叭是行车语言,你的行车意图是什么,一定要告诉别人,告诉的越早,你越安全。假如,你变道时,没有打转向灯的习惯,前后车辆不会提前为你的变道做准备,因为他们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可能前面车辆也突然变道了,可能后面车辆突然加速了,这些都是你的潜在危险。碰瓷的,就专挑这种不预警临时变道的,猛加油门撞上去,你被撞了,不过对不起,人家不但不能赔你,你还要赔人家,因为你是事故全责。有的人,的确有打转向灯的习惯,不过是变道的同时打转向灯,根本起不到“预警”的作用,充其量只能是“表演”给交警看的。为什么要提前200米呢?有两重原因:(1)处于盲区的车辆,会发现你的行车意图,他们要么让超,要么加速。(2)让前后车辆做好让超准备。在变道时,还有一个技巧,也是防止被追尾的核心战术:变道时,要有一个加速行为,速度
我家小捷达,贴了深色膜,优点很明显:隔热效果好、隐私空间好。时间长了,我发现深色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1)夜间行车,看不清左右后视镜,必须开着前面两个窗户。(2)傍晚时,车内后视镜一片模糊,因为后挡风玻璃也是深色膜。如果让我重新选择,要么贴浅色膜,要么装窗帘,不过前挡风玻璃,我一定会贴膜的,原因有二:(1)在阿拉善沙漠公路上,前面大货车轮胎甩起了一块石子,恰好击中了我的挡风玻璃,玻璃碎了,不过没击穿,多亏贴了太阳膜,否则我就挂了,因为石头砸中我正前方。更换玻璃时,我专门去雷朋专卖店贴的正品膜。(2)在陕西潼关,看到了一起车祸,一辆奔驰车被大货车上掉下来的三角铁给击中了挡风玻璃,因为太阳膜的缘故,三角铁卡在了玻璃上,没有完全击穿!
捷达原装轮胎是:韩泰轮胎,185尺寸的。买车当天,我就去了米其林专卖店,更换了4条195尺寸的宽胎,500元/条,我又以300元/条的价格把原车轮胎折价给了米其林的店老板,米其林轮胎的安全系数,要远高于韩泰的。虽然爆胎的几率比中彩票的几率还小,但是一旦爆胎,就GAMEOVER了,所以在轮胎上,我是绝对重视,毕竟我是长途旅行,容不得半点马虎。汽车越来越便宜,配置越来越高,轮胎越来越差,我三哥买了辆奇瑞风云2,轮胎太薄太软,用力摇晃一下车身,轮胎都颤抖,如果拿这样的轮胎长途跋涉,我认为是拿生命开玩笑!每次上高速以前,我会找个路边停一下,把方向盘打到一边,然后拿个螺丝刀去剔除轮胎上的小石头,经常有意外发现,在陕西华山服务区,在剔除小石头时,发现扎了一根钉子,在服务区补了一下胎,花了40元,帮他们
(1)我喜欢按喇叭,因为我吃过亏,2011年秋天,带着父母去九仙山游玩,在盘山公路上,转弯时,我忘记了按喇叭,结果与一辆摩托车迎面相撞,多亏双方无大碍,切记:山路转弯,必须按喇叭。(2)要有预警意识,前面有视觉盲区时,要假设会突然有人冲出,应该提前按喇叭预警,告诉对方有车来了,在经过特殊路段时,不仅仅要按喇叭,而且随时处于“备刹车”状态,所谓的“备刹车”是指:把脚放到刹车上,随时准备急刹。在青岛,车辆都是停在马路两侧,当有行人过马路时,因为路边车辆挡住了视线,司机根本看不到行人,经常因此发生撞人事故,我在青岛开车时,喇叭基本响个不停,我宁愿被骂,我也不想撞到人。(3)喇叭是行车语言,在超车时,一定要按喇叭。我师傅在教我开车的时候,他也反复嘱咐过我,多按喇叭没害处,我有个车友,她不喜欢按喇叭
远离大车,是指:既不尾随货车,也不被货车尾随。因为无论我们追尾货车还是被货车追尾,我们都是以卵击石。货车在前:遮挡住了我们的视线,一旦货车急刹,我们很容易钻到货车下面。货车在后:货车刹车距离长,一旦前面有紧急情况,我们急刹,货车就把我们追尾了,瞬间把我们压缩成了相片!还有一点,在行驶过程中,一定不要和货车并行,有辆奇瑞QQ,在转弯时与大货车并行,大货车发生了侧反,小QQ被压到了身下,真的压成了相片。不管跟什么车辆并行,都会增加安全隐患。所以,对于大车,要么让,要么超。我们家门口有条公路,是省道335,通往港口的必经之路,车来车往,有些大货车在空载时开的很疯狂,每到此时,我都会提前让超,我躲的远远的,正常情况下,路上的货车,我会挨着一一超过的,我不喜欢尾随在后面,因为我开车时,我习惯判断前面2
关于超车,我遭遇过两次危险。第一次:在汶川213国道,超车时,对面驶来一辆大货车,我无处躲藏了,旁边的牧马人让速给我,我躲过一劫。汶川的公路弯道比较多,我有些卤莽了,从那以后,我反复告戒自己:没有绝对把握,绝不超车。第二次:在连霍高速,我超一辆大货车,我先打转向灯,然后加速,正准备超过大货车时,它也突然超车,我只能紧急刹车。这个事给我很深的警示,错误在于我,首先,我应该先判断大货车前面交通状况,从而推测大货车是否有超车需求。其次,在超车过程中,我应该闪灯、按喇叭提醒大货车。这两次事件,给我敲醒了警钟,如今,我对超车操作要求很苛刻:(1)观察后面车辆。如果后面有车辆正在超车,此时我们不能打转向灯,否则后面车辆判断不准我们的行车意图,容易发生意外。同理,当我正在超车时,如果前面车辆突然打转向灯,
在山东,夜间开车特危险,会车时,大多数司机不变光,关键是很多司机根本就不知道会车时需要变光,驾校也没教,总认为自己开着远光,自己就是安全的!关于夜晚灯光,我说几点个人看法:(1)增加了别人的危险,其实就是增加了自己的危险。(2)不管别人变不变光,会车时我们主动切换为近光灯,总是能换来一些回报,有些司机会主动回应你,也切换为近光灯,所以,我的观点是:一定要先付出。(3)更换氙气灯,这一招很有效,因为氙气灯的杀伤力太大,对面车辆为了求饶,会主动变光的。我的车,全部更换了氙气灯,花了380元,超亮。后来,我发现氙气灯优点越来越多:(1)闪灯效果好,无论是提醒,还是超车,闪一下灯,对方就能感知到你。(2)耗电少,不过这个有待考证,因为油门小时,氙气灯会发暗。(3)寿命长,据说可以频闪50万次,我装了
很多人开车,喜欢紧跟前车,以为这样速度快一些,其实,这种想法挺幼稚的,学过物理的朋友都知道:当两车相对速度为零时,两车速度是相等的。换句话讲:你距离前车200米与距离前车50米,速度是相同的!既然想通了这一点,那又何必紧追不舍呢?!高速公路规定安全距离为200米,肯定有依据的,不要随意挑战规则,因为规则都是用血总结出来的,如果你试图挑战,只能成为反面教材。有次,我送媳妇回上海,在沿海高速上,前面发生了6车追尾,我是第7辆,我躲过去了,有幸运的成分,但是更主要的是我给自己预留了绝对安全的距离,我发现事故后,第一时间急刹车,等快停下时,我往右打了一下方向盘,切到了另外一个车道,后面又是急刹车的声音,那天是正月十五,下小雨,真是万幸,急刹车时,车子是什么状态呢?后面的枕头、水果,都飞到仪表盘上来了
两个家庭,拼车旅游,驾驶员对路线把握不准,在超车道停车看路牌,被大客车追尾,小轿车瞬间起火,两个男人从窗户爬出来了,而大火夺走了他们的妻子、孩子。在百度里输入“停车看路牌,车祸”,可以搜索出N多类似的惨剧……我推测,有两种可能:(1)驾驶员不知道应该在哪个出口下。(2)驾驶员知道在哪个出口下,不小心走过了。如何,才能规避类似事故风险呢?我谈几点个人愚见。(1)行车线路,必须提前规划。2011年,我从日照开车到成都,我先在GOOGLE地图上筛选线路,最终确定:日东高速-连霍高速-京昆高速。我就筛选出来两个关键点:开封、西安,导航也很重要,但是只能起辅助作用,根据线路规划,我们可以延伸很多细分计划:在哪里吃饭、在哪里住宿、在哪里加油……如果把线路完全交给导航,我觉得内心没有安全感。(2)行车时,
上周,在天涯论坛上看到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黑色轿车错过了出口,在超车道上倒车,长达3分钟,后面有辆白色小轿车在躲避时,先撞到了左边护栏,又撞到了右边护栏,车毁人亡,黑色轿车逃逸,虽然没有发生刮蹭,但是黑色轿车要负刑事责任,上海警方已经发出了通缉令。切记:错过了出口,就去下一个出口绕一下,千万不要倒车,害人害己!如果,在高速上,我们遇到前车正在倒车,应该如何应对?先来分享一点:如何在高速上控制车速。我的搭档,他喜欢匀速开车,即便需要刹车,也是临近刹车,他很信任自己的刹车技术,坐他的车,我总是习惯性的踩右脚,替他使劲,而他荣辱不惊,开豪车的,多数有这个习惯,眼看要撞上了才刹车。他的驾龄比我长,驾驶经历比我丰富,我也不能班门弄斧,他的这种开法,驾乘人员很舒服,不会有摇晃的感觉,但是从安全角度而言,我
有个婚车队伍,第一辆车追尾了大货车,后面的婚车连续追尾,根本原因就是安全距离不够,纵然清一色豪车,照样面目全非!有些车友搞自驾游,也喜欢在高速上组队跑,很拉风,其实,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一旦发生事故,就是连环追尾。组队跑高速,安全距离并非最大隐患,最大隐患来源于内心焦虑,有次,俱乐部搞活动,从北京到秦皇岛,路上车辆特别多,车队很快就被冲散了,我着急跟上前车,总是盲目超车,后面的车辆为了跟上我,也盲目超车,非常危险,在服务区休息时,我向队长提议,能否分头行头,大家在高速出口集合。后来,我们经常搞自驾活动,哪怕只有两部车,我们也是分头行动,约好中途在哪个服务区休息,在哪个出口集合,大家都没有心理压力,速度快慢都可以,120与100的速度差别只是一泡尿的时间而已。切记:不要组队跑高速,因为你的
人们往往有个误区:越慢越安全其实未必,如果大部分车辆都需要超你,其实你更危险了!在路上行驶,与其他车辆接触的机会越少,自己越安全。当车速过快时,你需要挨着超别人,当车速过慢时,别人轮流超你,这两种情况都增加了与其他车辆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安全隐患。在高速上,经常有车辆低速行驶在超车道上,无论你按喇叭还是闪灯,他都无动于衷,我发现,主要是两类:要么是女司机,要么正在接电话。在他们看来,速度降下来了,安全了,其实更危险了,因为大家都是高速行驶,为了超你需要临时变换车道,万一有司机没判断准你的速度,就把你追尾了!无论什么情况,开车时都不能打电话,人在打电话时,注意力比酒后驾驶还差,不要心存侥幸,我开车时,如果有电话,我都让同伴去接。
我刚买捷达时,手总是痒痒,路上遇个车,就想PK一下,捷达素有“城市小流氓”的美誉,车身轻,提速快,的确很有成就感,红绿灯起步,我基本上都是第一个冲出去……偶尔超个A6、PASSAT,还要炫耀好久,感觉他们不过如此!后来,我开过一段时间的VOLVO,与捷达差10倍的价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分钱,一分货,在高速上,同样是时速120,捷达发飘,风噪掩盖住音响,刹停距离需要70米,而VOLVO基本没啥感觉,车身特别稳,车内很安静,刹停只需40米,一切游刃有余,甚至有种感觉:120太慢了。为什么好车总喜欢超速?主要原因是车身太稳,感觉不到速度快,有时感觉开的很慢,一看表,竟然160了。感受过两者的不同,我再也不敢拿捷达招摇了,认清自己很重要,如今,我依然开着我家小捷达,不过心态平和了,既不调戏别人
关于先踩离合,还是先踩刹车,网上一直争论不休,我也是手动档爱好者,我说说自己的看法。(1)在新手阶段,无论什么路况,先踩刹车,后踩离合,这是培养驾驶员的应急意识。等自己车感越来越好时,可以参考如下几条。(2)高速路、下坡路,先踩刹车,后踩离合,当离合踩下去时,车子相当于处于空档状态,没有了发动机的牵制,速度会突然加快的,特别是在高速上,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忙着去踩离合是帮倒忙,切记,在高速上,除了换档,任何时候不能踩离合,照片中的车祸,就是因为下坡时先踩了离合,使车子瞬间失去了牵制力,从而翻车了。(3)在低速行驶时,倘若有紧急情况,直接踩死刹车(不考虑离合),在成都时,我左转,结果冲出来了一辆电瓶车,我第一反应就是把刹车踩死,直接熄火。(4)在低速行驶时,倘若情况是绝对可控的,例如排队等红绿灯
从西安到成都,途经秦岭隧道群,太震撼了,540座桥梁、136座隧道,刚开始还挺新鲜的,后来钻隧道钻的想吐。我先后8次经过秦岭隧道,这里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堵车更是家常便饭!隧道,为什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呢?(1)隧道入口湿滑。(2)隧道视线不行,纵然开着灯也白搭,因为隧道出口太亮、太耀眼。(3)很多车辆通过隧道时不开灯,如同幽灵一样神秘。(4)在隧道变道、超车。王妃戴安娜就死于隧道,原因是:司机酒后驾驶、未系安全带、超速行驶、在隧道内变换车道。由此可见,如果您不遵守交通规则,纵然是顶级奔驰,照样白搭!关于隧道,我有几点感悟:(1)进入隧道前,必须先开灯,而且不要使用自动大灯,自动大灯是进入隧道后才开灯,让隧道内的车辆提前感知到我们。我有个朋友,她是专业车手,都不知道进隧道需要开灯。(2)进入隧道
有这么一条新闻:2011年8月4日下午3时30分许,厦门一男子劫持一辆宝马车及车上母子欲勒索50万元人民币。10余分钟后,车辆被警方拦截,男子点燃随身携带的汽油,该男子和被劫持女子均被烧伤送医。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宝马车正在等红绿灯,男子拉开车门,上车劫持了母子。 如果,宝马司机行车时,有锁车的习惯,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过去,在广州有飞车党,现在又有了一种新的抢劫方式,专门抢正在等红绿灯的车内财物,拉开副驾驶门,拿着座位上的东西就跑,司机根本追不上。现在,大部分车辆都有儿童锁,车速超过20时,自动锁车,很多人刻意把这个功能关闭了,原因有二:(1)怕发生车祸时,被困在车内,部分安全驾驶教材也是这么写的。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如今中控锁都是与安全气囊、电源开关联到一起的,当事故发生时,中控
在优酷上,看过这么一个车祸视频:在高速公路上,一辆奇瑞QQ超过一辆大客车后,强行并道,被大客车撞翻,男人被甩出,女人被活活撞死,男人在那里号啕大哭。有人猜测,是男人想教训一下大客车,故意在大客车前面刹车,造成的这场悲剧,我想,有这种可能,因为他超车后,完全没必要那么着急变换车道。在我们本地,发生过这么一起事故,有个小混混开了辆桑塔纳,前面有辆大货车正在努力的超车,小混混又按喇叭又闪灯,等大货车超车完毕,小混混超过大货车,想来个急刹,吓唬吓唬大货车,结果他高估了大货车的刹车能力,瞬间成了相片。看过QQ的车祸视频后,我推测有另外一种可能:QQ车速过快,超大客车时,遭遇横风,驾驶员没把握准方向,切入到了客车道。开过经济型轿车的朋友都知道,在高速上超厢式货车、客车时,在超过那一瞬间是有横风的,方向盘
红灯变绿灯时,倘若两侧有大车,视线有盲区,此时千万不要盲目冲出去,可能此时恰好有车辆在闯黄灯!类似的情况,还有两种:(1)路边停着公交车,在经过时,要时刻处于备刹车状态,随时都可能从公交车前面跑出一个人来。备刹车是指:只要你不踩油门加速,右脚必须放置在刹车踏板上,也就是右脚只有两个动作状态,一是踩油门加速,二是除加速外所有时间放置在刹车踏板上。(2)大货车低速行驶,在超车时,要时刻处于备刹车状态,大货车前面可能有摩托车拐弯,这个现象在北方特别严重,冷不丁冒出辆摩托车,摩托车认为自己速度快过大货车,转弯没问题,而实际上,我们超车时,正好撞上摩托车。总而言之,要学会假想,假设视觉盲区里会有车辆冲出,只要把这种假想变成习惯,自己的安全意识就可以大大提升。
在百度里输入“丢了车钥匙”,那可是洋相百出。我身边,也有朋友丢过车钥匙,世博会时,我们组团去上海,有个朋友喝了点酒,把车钥匙丢了,而且是丢到了苏州(他坐动车去苏州会朋友),后来,苏州朋友专程坐车给送来,因此耽误了一天行程。2011春天,与唐山朋友组队自驾,在潍坊,他的车钥匙找不到了,只能从唐山把备用钥匙快递到潍坊……山东电视台,播过这么一个新闻:一个4岁儿童,把自己锁在了车里,钥匙在车上,最后家长求助民警,才把孩子救出来,孩子太小,遇到紧急情况就知道哭,根本不配合!谁都无法保证,自己的钥匙一定不丢,这种闹剧如何预防呢?(1)把备用钥匙再配一把,此时共有三把钥匙。(2)出门时,携带两把钥匙,自己一把,同伴一把。(3)自己长途旅行时,把备用钥匙用透明胶粘在底盘隐蔽处。是不是有点小心过了头?!我不
2012年4月,我去上海,在日东高速上,有辆本地牌照的A6,时速100左右,一直骑线行驶,我在它后面,总是判断不准他的行车意图,后来,找准时机,我把他超了。我推测,他骑线行驶有三种可能:(1)瞌睡了,他不光骑线,偶尔还在两个车道来回切换。(2)新手,日东高速上平时很少有车辆通行,他可能以为骑线行驶更安全。(3)新手,他判断不准轮胎的位置。其实,大部分驾驶员,都判断不准轮胎的位置,不信?找个矿泉水瓶子,你试着分别用四个轮胎碾压,看看你碾压的几率有多大!分享几点:(1)驾驶员左腿的位置,与左轮胎在同一条直线上,用左腿正对矿泉水瓶子,压过去,正好!(2)当高速行驶时,若有坑、死猫死狗、低于15厘米的障碍物(靠经验),千万不要绕,直接骑过去。www.paopaoge.com有一次,我在沿海高速上,马
学车时,教练会告诉学员:开车时,让速不让道。可是,让速不让道是什么意思啊?(1)当有车辆强行并道时,我们要稍微降低速度,让他进来,而不是被他“逼”到了另外一个车道上,在对方并道时,如果我们撞上他,是他的事故全责,同理,如果我们被“逼”到另外一个车道,此时我们被撞了,是我们的全责!(2)开车时,车道变换频率越小,安全系数越高,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超车,就安心的守住自己的车道吧。(3)遇到紧急情况,先急刹,莫考虑方向,若速度在可控范围,可以选择调整方向。前面,介绍了一个事故,一辆白色轿车,在躲避黑色轿车时,先后两次撞上护栏,车毁人亡,事故原因是黑色轿车在超车道上倒车。如果白色轿车驾驶员先踩刹车,在速度降到40~50时,再选择切换车道,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在高速上,经常有环卫工人,每当此时,我都按喇叭
大部分人,都习惯了单手开车,一个手开车,另外一个手,要么摸档,要么摸副驾驶……不过,单手开车很危险,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根本控制不住,例如爆胎、急刹!关于双手开车,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1)关于爆胎,驾驶理论课本是这么教的:紧握方向盘、莫踩刹车、靠档位减速!不过,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肯定是习惯性的一脚刹车,所以,一旦发生了爆胎,就把命运交给上帝吧,我师傅说,不要去训练爆胎反应,因为爆胎几率太小,而且容易养成刹车迟钝的习惯。(2)长期把右手放在档位上,对档位损伤很大,我学车的时候,右手也放档位上,师傅看到后,接着就是一巴掌。在驾校时,有些教练训练学员单手开车,虽然这样可以培养学员的车感,但是会养成单手开车的习惯。(3)方向盘握法,驾校教的多数是错误的,标准是:左手9点钟,右手3点钟,双手也方便操
有这么一条新闻:余杭一地下车库入口溜坡的车子撞死女车主,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女车主停车时未拉手刹!关于手刹,浅谈几点:(1)坡道停车时,光拉手刹是不够的,应该挂入1档,民间还有个说法:上坡挂1档,下坡挂倒档,我觉得这个过于复杂了,其实,不管上坡还是下坡,都挂1档即可。我推测,新闻里的女车主,应该是拉了手刹,但是手刹拉的力度不够,如果挂上1档,悲剧就不会上演了。(2)玩越野,带档停车是常识,光靠手刹在坡道上是停不住车的,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个视频:四散奔逃,牧马人山地越野溜车连撞数车。(3)很多人开车时,都有忘放手刹的经历,如何规避呢?!其实非常简单,严格按照驾校上车规范流程去要求自己,慢慢的就养成了系列习惯:上车、ACC自检、拉安全带、踩离合、摸空档、点火、挂1档、踩刹车、松手刹、看后视镜、打转向
老马是我们登山队的队长,有次爬山,他讲过一个去上海奔丧的故事,老马是做空调生意的,合作伙伴是上海人,叫老周,老周妻子出事了,跟人在地下停车场约会,结果两人都死在了车里,一氧化碳中毒,奔丧特尴尬,因为两个家庭平时关系还不错,男方还是个领导,这个事也不能声张,最终讣告写的:车祸!在百度里搜索一下“停车场,一氧化碳”,你会发现,原来如此徇情的真不少……关于停车,有几点心得:(1)尽量选择门卫处停车,可以防止被盗。(2)若想在车内尽享二人世界,必须要选通风良好的环境,并且关闭引擎,最好适当开点车窗。停车场中毒的原理很简单:空气不流通,尾气散布在汽车周围,空调抽风系统把一氧化碳输送到车里,有人和女朋友在公园里偷情,照样出事了。(3)检查车窗。有次,我把车子停在了济南机场,我飞到了西安,晚上济南机场派出
排队时,特别容易发生刮蹭,也特别容易被人欺负。关于排队,我谈谈自己的看法:(1)排队时,不要太靠近前车,至少给自己留出半个车位。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其一、即便前车轻微溜车,我们也不受伤。其二、如果中途我们想离开队伍,一把方向就出去了。(2)行车时,车身略靠车道外侧,此时,别人想加塞很难,每次进上海,收费口都堵很长,总有人加塞,他们专挑软柿子(行车靠内的),被加塞是很容易发生刮蹭的,所以要跟加塞说:NO!(3)办理ETC,高速公路电子缴费系统,我办理了一张,预交2000元送ETC电子卡,过路费打95折,而且ETC的车友会做的很不错,经常搞联谊会,他们还提供高速救援服务,最关键的一点,省了排队,直接走ETC专用通道,无需停车。(4)每当排队时,总有乞丐来要钱,有的是挨着车磕头,有的是挨着车伸手,
民间有这么一个说法:加油时,每次加半箱更省油,还罗列出来一大堆数据,给出了一个荒谬的结论:加满油,等于多拉一个人。1升汽油有多重?汽油根据号数不同,比重在0.72至0.735之间,所以一升汽油大约是一斤四两多。半箱汽油多重?假设油箱容积是50L,半箱油的重量是:25*1.4=35斤,这个重量对于油耗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你是不是看F1看的太入戏了?还有甚者,建议摘掉备胎,那简直是更扯蛋,一旦扎了胎,咋办?关于加油,我谈谈自己的看法:(1)加油要加满,其一、加油是有时间成本的。其二、加满油时,油箱里空气被赶出,可以预防油箱氧化。其三、外地加油时,可以预防被坑。以前没经验,晚上在外地加油,200元只给加100元的油。(2)办理中石化与中石油的加油卡,加油95折,我一年加油开支5万多块钱,加油卡
很多人喜欢自驾旅行,我谈谈自驾旅行的一些心得体会:(1)低调是最牛B的炫耀,不要把车子搞的花里胡哨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来旅行的,这种人最容易吃亏,车子外表脏一点不要紧,这都是很好的伪装。(2)最适合长途旅行的是轿车,如今,连珠穆朗玛峰都修了公路,越野车根本无用武之地,越野车招摇、油耗高、驾乘不舒服、维修网点少,我认为白色PASSAT是比较适合长途旅行的,我开捷达跑过青藏线,那里的公路和高速公路差不多。(3)长途旅行,最佳组合是4~6人,必须两辆车,发生意外时,可以相互救援。(4)定速巡航、音响是长途旅行的必备武器,我从日照自驾到成都,全程2000多公里,开捷达,脚都累肿了,开VOLVO,一点都没感觉累,反而很享受,定速巡航跑长途省心,但是容易瞌睡。(5)女性,打扮的不要过于艳丽,颜色以素色
驾驶安全,我认为人为因素占50%,车辆因素占50%,如何选车呢(1)租车更有意思,想开什么车,就去租什么车,2011年冬天,去穿越小兴安岭,租了两辆崭新的越野车,还没出磨合期,在雪地里尽情撒欢。绝大多数人接受不了租车,是因为有心理障碍,总想拥有。其实,换个角度就想通了,我们自己买的车,早晚还要卖掉,不也是等于租用的嘛,只是时间长点而已!(2)如果非要买车,从安全角度考虑,买车尽量买新车。(3)选保值率高的车型,新手往往喜欢花哨的、配置高的,其实那些都没用,我比较喜欢大众系列的车:捷达、POLO、桑塔纳VISTA、宝来1.4TSI、PASSAT、迈腾……这些车型市场保有量比较大,技术比较成熟,维修保养比较简单,我的捷达跑了8万公里,只换过4个火花塞。(4)切记一点,不要随意改装线路:装报警器、
车辆过水后,刹车盘、刹车钳上都有水,此时,刹车系统处于短暂失灵状态,关于刹车,我分享几点:(1)过水后,必须轻踩2~3次刹车,能感觉到有刹车效果方可。(2)更换刹车片时,刹车也是处于短暂失灵状态,不要紧张,多踩几次就可以了。6万公里时,我去更换刹车片,从修理厂开出来时,发现没有刹车,特别紧张,给修车师傅打电话,师傅说,你多踩几次就行了,果然如此。(3)猛踩刹车时,刹车踏板会有颤抖的感觉,此时,不要紧张,这是ABS介入效果,紧急刹车时,ABS的作用非常大!有人刹车时,感觉到刹车踏板颤抖,就不敢继续刹车了,结果导致交通事故,其实体验ABS很简单,冬天在冰滑路面一脚刹车,自动进入ABS,作为驾驶员,必须要感受过ABS才能临危不惧!(4)每次车辆保养时,都要让师傅量一下刹车片的厚度,提前更换刹车片。
有这么一条新闻:2011年4月23日晚,深圳“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因患癌症于2006年去世)的妻子邢丹,也因在高速公路上驾车时被顽皮少年扔石头砸中身亡,各地媒体都曾报道此事。我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1)如果她前挡风贴优质防暴膜,悲剧可以避免。(2)高速行车时,要格外小心天桥上鬼鬼祟祟的行人,在成都,有个姑娘自杀时,就选择从高速天桥上跳下,最主要的一点,我们要提防石头、砖头……(3)夜晚,尽量避开车流稀少的高速公路,有人晚上开车从青岛到威海,路上车辆稀少,他的车子撞到了一块石头,然后被迫靠边停车了,他昏迷了,他的财物被抢劫一空……他的朋友在各大车友论坛讲述这场惨剧,在百度上搜索一下:高速、抢劫,发现类似做案手法全国都有,包括邢丹之死,也被定性为了抢劫!
如今,开车越来越不好玩了,因为越来越堵了,当然,对我没啥影响,我在农村生活,再过10年,我们家也不可能堵车。如何,才能不堵呢?线路规划很重要,时间规划也很重要,拿上海举例。(1)在上海,从来没堵过车,进上海,我选择下午1~4点,出上海,我选择早上7点以前,高架尽情的跑,没几辆车,在上海市内,我选择地铁。(2)去成都,下午5点到的,在高架上堵了2个小时,崩溃了!(3)去北京,当时对北京的路况不是很熟悉,为了省心,我选择晚上12点进,此时即便多绕个圈也无所谓,反正车少,出北京的时候,我选择中午12点。(4)去旅行,旅行时,我喜欢选择靠近高速公路的连锁酒店,如果需要进城,则会选乘出租车,我对高速公路的行程速度基本掌握,所以到店时间不会相差太多,高速公路,平均每小时行程90公里,包括吃饭、休息……从
有次,我在乡村公路上行驶,后面的车朝我按喇叭、闪灯,还朝我的车指指点点,我停下来,发现左后轮胎没气了……关于扎胎,谈谈自己的看法:(1)当你正常行驶时,总有车辆对你指指点点,此时应该停车查看,在沿海高速上,有辆京P牌照的奇瑞A3,后轮胎扎了,但是驾驶员没发现,我朝他闪灯、按喇叭,他还以为我调戏他!(2)当加油无力、轮胎大幅度跑偏、胎噪变大时,可能扎胎了。(3)换备胎时,必须打开应急双闪灯,并且摆放三角架,国道80米,高速150米,如果在高速上,尽量的熬到服务区。(4)如果自己换胎没经验,花20元找人帮着换一下,对于有经验的司机而言,换个备胎不过是5分钟的事,而且不会要你钱,换备胎时,螺丝要按对角顺序拧紧!(5)平时充气保养时,别忘记了给备胎冲气,切记:备胎不能作为正常轮胎长期使用!(6)有司
去天津看足球比赛,提前1天出发,想顺便逛逛天津。走京沪高速,到达泰安段,大雾,我们进了服务区,在车上迷糊了一夜,次日早上9点,出太阳了,雾开始慢慢散开,球赛是下午4点开始……路上压了太多货车,堵的严严实实的,小车只能走应急车道,应急车道也堵车,路上至少有40起车祸,到达德州时,球赛已经开始了,我们下了高速,在德州找了有电视的饭店,一边吃饭,一边看转播,那场球,山东鲁能不给力,输了!关于雾天,几点心得体会:(1)雾天时,尽量避开高速公路,如果正在高速上,请进服务区,那天,京沪高速上一辆面包车被追尾,着火了,后排乘客被烧成了一堆骷髅,在百度里能搜索到照片,绝对震撼,保证你再也不敢在雾天装B了。(2)雾天,必须开雾灯、应急双闪灯,勤按喇叭,雾灯因为很少用到,很多朋友不知道雾灯开关在哪里,捷达的雾灯
我的车友,资深玩家,不过他开车有两个陋习:(1)起步、倒车时,原地打方向。我学车的时,教练也是这么教的,其实,这是很危险的陋习,久而久之,轮胎磨损比较大,更关键的是转向机容易漏油,从而方向失灵。我提醒了车友后,他说,自己的车的确出现过转向机漏油现象。(2)停车时,前轮歪着。这种现象在停车场非常常见,有两大风险:其一、破坏四轮平衡。其二、起步时,容易判断不准方向,出现刮蹭。切记,停车时,一定把前轮回正。关于方向盘的打法,我有个观点:打方向时,幅度要小,转弯时要提前打方向,有些朋友喜欢拐90度,这是一种驾驶陋习,高手开车有个特点,几乎看不到方向盘在动,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有个朋友,叫许建宏,司机送他从南京到上海,晚上10点左右,许建宏坐副驾驶,司机有些瞌睡,车辆偏离了车道,眼看撞到了护栏,许建
停车难不难?关于停车,分享几点:(1)停车时,最容易发生刮蹭的不是车尾,而是车头,因为你光顾着往后看了。(2)停车时,尽量找有经验的同伴给指挥,再牛的驾驶员也有视觉盲区。(3)驾校里教的入库操作,过于烦琐,如图中所示,如果车辆按照红色路线行驶,直接倒车就入库了,根本不需要几进几退!(4)长距离倒车时,只需看一边后视镜即可。我们在额济纳旗看胡杨,那里只能倒车出来,我是先下车确保后面无障碍物,然后只看一侧后视镜,加油门,迅速就倒出去了,而我车友则是两边兼顾,他的车子左右摇摆,我给他提了这个建议,他又重新试了一把,立竿见影。(5)侧方停车后,记得把后视镜扳下,容易被路人给撞了。(6)停车后,切莫忘记关灯,否则电瓶没电了,把车里的阅读灯调整为:开门就亮,特别是夜晚,非常实用。某位马大哈,停车经常不关
我问我姐,你车加玻璃水了没?我姐问,玻璃水是干嘛的?!关于玻璃水,我说几点:(1)玻璃水开关:雨刷开关朝上挑一下,自动喷射玻璃水,并开启雨刷。(2)玻璃水作用:清洗玻璃,有时,为了省事,我用洗洁精兑水充当玻璃水。后来,认识了一个生产玻璃水的朋友,他告诉我,玻璃水真正的作用不是清洗玻璃,而是分解鸟粪、蚊虫尸体。(3)玻璃水的喷射角度是可以调整的,用针插上,随意调整。低端车型喷射时,如同水枪,射的很猛,高端车型,则如同仙女散花,均匀喷洒。(4)平时跑高速,玻璃很快就花里胡哨了,蝴蝶、蜜蜂、蚊子、苍蝇,尸体涂满了挡风玻璃,如果不想买玻璃水,可以携带块抹布,每次进服务区都仔细擦擦。(5)换无骨雨刷,花不了几十元,但是效果非常好,普通雨刷总是滋滋响,可烦人了!玻璃水,还是非常有用的,有时在高速上,撞上
最近,山东出了起事故:济南凤鸣路一辆奥迪A8试驾车在快速行驶中与一辆正在拐弯的江淮私家轿车相撞,私家轿车内一男一女不幸身亡一事!在百度里输入:试驾、车祸,看来这样的惨剧真不少。关于试驾,我谈谈自己的看法:(1)不要轻易试驾,有些朋友,喜欢体验不同车型,有试驾活动就参与,甚至不买车也去4S店里要求试驾,的确很过瘾,但是风险也很大,因为多数试驾车只购买了交强险。有个小木匠,刚拿驾照,想去买辆江淮轿车,试驾时冲入了车辆展厅,他的积蓄赔偿车辆损失还不够!(2)据统计,有6%的事故,是发生在提车当天,我买车的时候,都是让4S店的工作人员帮我送回家。我三哥的车子,刚买的第一天就撞石头上了。(3)不要借车给朋友,如果朋友的确需要车,帮他租辆。(4)不要借朋友的车,需要车,去租辆。(5)不要轻易替别人开车,
在日东高速上,途经济宁段,后面有辆宝马使劲朝我闪灯,希望我给他让路,我就是不让他,而且他超我,我就提速,就是不让他超……这样折腾了好久!为什么有赌气心理呢?主要原因就是心理不平衡,你开好车就牛B啊?这种心理持续了好久。我相信,很多人有过类似心理,这其实也是安全隐患,消除这种心理的根本,还是需要亲身去经历一下。我以前没住过五星酒店,平时出门只能住商务酒店,特别羡慕和鄙视那些住五星酒店的,甚至骂他们的钱来的不干净,当我也住过五星酒店以后,有些东西瞬间就想通了,内心也变的简单了,哪怕住20元的小旅馆,也觉得很塌实。开车也是如此,我曾经开过朋友的宝马740,开过以后,想通了很多事,当我再开捷达时,对路上的豪车不再有敬畏感,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他们,反而觉得内心很舒坦。我曾经在车友圈子里分享过这段经历,
我们村不大,有4人死于摩托车事故。摩托车,是马路上的恐怖份子,有1/3的交通事故与摩托车有关,特别是在农村,人们交通意识淡薄,摩托车直接骑到马路中间,总以为没人敢撞他们。关于摩托车,我谈谈自己的看法:(1)路遇摩托车,提前按喇叭,连续按。(2)如果摩托车驾驶员,有回头行为,此时要有刹车准备,因为他是要跨过马路转弯。(3)如果在农村开车,时速不能超过20,并且每个胡同口都要按喇叭预警,有人喜欢开哑巴车,还装素质高,农村人不怕噪音,就怕你撞着他们!(4)多数事故,出现在十字路口,原因是摩托车闯红灯,如果绿灯时,自己是第一辆车,一定要左顾右盼,此时是摩托车闯红灯的高发期。对付摩托车,核心靠喇叭,因为驾驶员多数不戴头盔,他们听的很清楚,而且喇叭要急促,让他们感觉到危险来了。
开车时,需要携带啥呢?(1)保险发票、合同。第一次去北京时,在路上办理进京证,因为我没携带保险发票,不让进京,磨破了嘴皮子,发了毒誓,才发给我进京证。(2)压缩饼干、矿泉水、药箱。有时,这些东西不是给自己准备的,在路上,遇到过一起追尾,一位妈妈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孩子头撞破了,在焦急的等救护车,我给她拿来纱布……压缩饼干,是地震灾区的领导送给我们的,看来地震时他们搞了不少,放我车上,一直都没用上,后来送朋友了!(3)足够的现金。一旦发生事故纠纷,可以快速赔偿,另外可以预防一些尴尬事情发生,我媳妇带着孩子去潍坊小住几日,我身上没有带钱的习惯,回来时,经过206国道收费站,我没钱交过路费,把灭火器押上了!(4)手电筒。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很有用。(5)车载手机充电器,要时刻保持手机畅通。(6)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