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头鸟

  早上,我在打球。


  有个小朋友过来了,大约十来岁。这么大的孩子,我基本上都叫不上名字了。


  他主动帮我拣球。


  我说:“没事,一起玩!”


  他很开心,眉飞色舞的,跟我讲他的溜冰鞋掉了一个螺丝……


  我问:“你爸叫啥?”


  他说:“王大伟!”


  我问:“你爸还在天津干活?”


  他说:“是呀,现在一个月9千6。”


  我问:“焊工?”


  他说:“是呀,我爸还是组长呢!”


  我说:“一年回来一次?”


  他说:“有时两年一次。”


  王大伟比我大七八岁,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走南闯北的。曾经有过一段传言,说王大伟在船厂上班时,老板的闺女看上他了,非要嫁给他,他妈不同意。


  当时,感觉真让人羡慕。


  现在想想,纯粹是谣言,这种情节只可能出现在剧情狗血的小说里。


  不过,王大伟泡妞的确很牛B。他去镇上医院住院时,把护士泡上了,也就是这个男孩的妈妈。


  我问:“你妈还在医院?”


  他说:“恩。”


  我问:“转正没?”


  他说:“还没有,今年参加考试。”


  我问:“你妈一个月工资多少?”


  他说:“1200,转正的话,3000多。”


  我问:“你爸每个月往家汇多少钱呀?”


  他说:“5000。”


  我问:“你们同学里,谁的爸爸最厉害?”


  他说:“王金号,他爸爸是海城家电的老板。”


  我问:“你羡慕他不?”


  他说:“羡慕。”


  我问:“溜冰鞋是谁给买的?”


  他说:“我妈妈。”


  我问:“多少钱呀?”


  他说:“90,在百货大楼买的。”


  早上,我很少出来打球。因为村里正在抗旱,大家都在抽水浇地,我爹也在南岭浇玉米。我在球场上打球,让人笑话。


  晚上,也不合适。因为晚上人太多,铁路上有群青年霸占着一个球场,而且连老娘们也抱个球在那里投来投去。我不愿意跟他们掺合到一起。


  我爹很聪明,但是眼光毕竟有局限性。


  当时,我提议建公益性的健身场,他不同意,他认为农村人干一天活累的要命,哪有心思健身呀?


  如今,在我的那块土地上,建了广场,出奇的热闹。


  最初,是几个年轻的小媳妇们在那里跳舞,村里专门请来的老师,还要参加全镇的跳舞比赛,代表我们村出战。


  年龄大一点的老娘们就嘲笑这些小媳妇们不正经,跳啥舞呀?一群男人在那里看。


  不到3个月,现在我娘这个年龄段的都是跳舞主力军了。


  整个广场一半的面积被广场舞给占领了,晚上镇上的领导都过来参观。据说我们村的广场舞组织的有声有色,还录了像,在电视台上播了,我娘还露了半个脸。


  原来,我是让我爹说两句的。


  但是,人家说这次采访娘们,不是男人。下次采访农业主题时,再让我爹讲两句。


  娘们,在我们这里是个日常称谓,无所谓褒贬。


  狭义的讲,娘们就是老婆的意思。


  广义的讲,娘们就是结了婚的女人。


  例如,快递公司来拿快递,我没带钱呀,我会这么说:“钱在娘们那里,娘们出去了,等明天我再给你吧!”


  以前,溜冰鞋是城市孩子才玩的。


  如今,溜冰鞋几乎是人手一双。我儿子也买了一双,是我们村子里目前最贵的。花了接近400块钱,去银座买的。


  最初,不给他买,他哭。


  买了呢?


  他觉得自己驾驭不了,现在不玩了。


  当时买篮球也是如此。我们镇上的篮球一般就是20块钱,超市里卖的最贵的才69。我买的300多块钱,也是因为儿子想要打篮球。


  通过最近半年我们村的变化,我总结出了一点:人人都是向往美好生活的。


  以前农村怎么扔垃圾?


  普通垃圾,随手扔。


  家庭垃圾呢?


  往前走两步,看到有个沟之类的,就扔了。


  当时,我们村每人收20元买垃圾桶,我爹觉得垃圾桶肯定会被人偷走,也没人用。关于垃圾桶摆放的问题,大家都不愿意让垃圾桶靠近自己家。


  如今呢?


  都抢着挪到自己家门口附近。


  谁不爱卫生?


  只是不知道怎样才叫卫生而已!


  我媳妇是坚定的赚钱无用论者,她认为我总是拿赚钱当幌子,够吃够喝就行了,折腾这么多干嘛呀?


  有次,我们俩坐出租车回来的。


  在出租车上,我们俩关于这个话题又争论开了。


  司机一直没说话。


  到了家门口,我给司机钱,司机找零时说了一句:“不都为了钱吗?谁不知道享福?咱不是缺这玩意嘛!”


  早上,打球时,小男孩跟我说,他妈妈只有1200元的工资。


  我突然想到了媳妇的那个包包,小男孩的妈妈需要15个月的工资,不吃不喝的全部攒起来,才能买这么一个包。


  有人会觉得很好奇,这个问题还需要探讨吗?


  需要!


  即便是今天,我都觉得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粮食局有个姐姐,年龄应该在45岁左右,看起来很年轻,喜欢户外运动,是我们这里寺院里的居士。她是副科,您不要小瞧了副科,因为我们这里是县城,局长才是正科。


  这个姐叫雅如。


  雅如的老公是一家4S店的老板,现在在城北圈了很大一块地。


  雅如就支持我媳妇的观点,她认为人活着并不是为了钱,钱和幸福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么多年,跟我说“钱不重要”的人很多。


  但是,我能从脸上读到是真心话而不是酸话的,只有雅如。


  她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而是真的内心很平静……


  当时单位里提拔她,大家嚷着让她请客。她根本不想当,因为身上负担重了,反而影响了伺候孩子上学。


  她晋升时,还真没请客。


  她对这些看的特别淡,当然也有人写她的大字报,认为是她老公在幕后给运作的,其实她老公根本不关心这些。


  就是因为认识了雅如,我才恍惚的。


  我追求的到底对不对?


  我是不是钻进了钱眼?我是不是应该回归家庭?真跟媳妇说的一样,我们家一个月3000元就够吃够喝了。


  可是,我怕我月薪真的只有3000元时,媳妇又抱怨我不赚钱。


  前几天,这里开了一家海鲜城,进口海鲜,一只螃蟹要200多块钱,人均消费在300元左右。我请媳妇和儿子去吃,我就在想,若是月薪3000元,敢不敢拿1000元出来吃顿饭?不是宴请别人,纯粹是一家人尝尝鲜。


  幼儿园发了一张家长调查表,主要是调查父母的,包括学历、年龄、工作单位、职务、家庭住址……


  我跟媳妇说:“我来填吧?”


  因为,我们俩的身份太尴尬,怎么填?填农民?


  我们可能真的觉得无所谓,但是孩子会攀比。我们进入的是机关幼儿园,非富即贵。开家长会时,我们家的车子算是中等偏上的,但是看看车牌就知道差距了,人家是机关的。


  为了防止孩子自卑,我给写的“自由职业”,也给媳妇按上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学历:专科。


  总不至于要求父母把毕业证交上吧?


  如今,不是流行假的真文凭,真的假文凭。


  什么意思呢?


  假如,我是山大毕业的,硕士,但是毕业证搬家时早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但是我知道我的学号呀,我去找办假证的,花70元办一个假的,这就是真的。


  而有的人,是花了几万元,从学校里买来的真文凭。


  但是,他还真没上过。


  在国外居住的朋友觉得太虚荣,这些有意义吗?


  我说:“有意义,因为孩子在意,你为什么没觉得攀比的存在?因为你小的时候,你是处于被攀比的状态,你咋知道下面的人是怎么想的?”


  昨天的日记,戛然而止。


  开家长会,袁梅感触很深,她觉得自己亏欠女儿的,因为女儿没有爸爸,“父亲”一栏是空白的。


  她说:“为了孩子,我还是想再找个人。”


  我问:“孩子爸爸呢?复婚呀?”


  她说:“晚了,现在又结婚了。去年他提出复婚,当时我没想通,没同意,现在后悔了。”


  我说:“婚姻就是围城,你好不容易跳出去,咋又想钻进来?”


  她说:“孩子成长时,父母都不能缺位。我女儿太胆小,对男人有提防心理,都是受我影响。因为我们家全是女人。”


  我问:“你妈也离婚了?”


  她说:“没有,我妈跟我住,帮我照顾孩子,我爸自己在家。”


  据说,袁梅年轻的时候,能量很强,她也是官二代出身。她是军校毕业的,文艺兵,能唱能跳,即便现在也能劈叉啥的。


  她有个外号,叫:pangren。


  土话,类似跟斗的意思。


  有年,台里举办元旦晚会,她喝了点酒。领导让她表演个节目,她跳了一段,当时掌声有点激烈,她即兴用手撑着翻了两个跟斗。


  穿的是裙子,冬天的裙子。


  虽然没走光,但是也是哄堂大笑……


  于是,她有了这个外号。


  pangren这种跟头不同于前空翻或后空翻,而是左右翻,我觉得山东的朋友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姿势,就是一个手先着地,然后另外一个手再着地。


  袁梅,虽然我经常调侃她,但是我很尊重她,因为她是资源型朋友,她能帮我办很多事。


  她的广告公司,类似芮成钢的公关公司。


  去采访时,她顺便要求被采访人在电视台上投放点广告,甚至可以作为交换:你投广告,我采访你。


  赚钱是很稳定的,但是就是需要对付很多色狼。


  哪有老板不色?


  只是有些人直接一些。


  有些人正人君子一些。


  哪个更色?


  直接的,多数被拒绝了。


  委婉的,多数都得手了。


  袁梅看到我QQ空间里在送书,她问我要莫言的。


  我说:“莫言的没有了,也是最紧缺的。若是能够批量签到莫言的书,哪怕成本300元一本,都能赚钱,需求量太大了。”


  她问:“你咋不去签?”


  我说:“太懒,若是用心,肯定能签到,找作家出版社就行。”


  她问:“送书,什么感受?”


  我说:“最初,还是蛮有意思的,大家会说声谢谢,还会晒晒照片。如今不会了,他们会当成福利,若是我不给,反而得罪了对方,大家也不会说谢谢了。”


  她问:“成本呢?”


  我说:“矛盾文学奖这个级别的,成本是300元/本,普通的签名书很便宜,100元左右。”


  她问:“送了多少?”


  我说:“其实很少,月饼送了2万块钱的,书送了100本左右,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我过去的藏书,成本基本为0,反正是别人送我的。现在送的这些书,不值钱,是我同门师姐的书,我准备送600套出去。”


  她问:“对方会不会送东西给你?”


  我说:“不会,因为他觉得是福利,理所当然的。”


  她问:“在这个事上,你有什么收获?”


  我说:“最近,我一直在想四个字:法不责众。其实用到送礼上,也是合适的。若是把送礼变成福利,那么礼物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反而觉得成了应该的。”


  她问:“我能不能复制你这个思路,去给我的客户送礼?”


  我说:“有必要,但是不要送签名书,而是送一些很用心的东西。例如新西兰的蜂蜜,澳大利亚的熏衣草小熊之类的,还要有信,说是自己带回来的,感谢这么多年的支持,并且不能让他们彼此串通。要给他一个感觉,你对他是最用心的。”


  她说:“有道理。”


  我说:“最近有个老师送了我一句话,对我改变很大。她的那句话是:多变化、多尝试。”


  她问:“别人问你要书时,你能感受到对方不?”


  我说:“能,而且我可以感受到他当时的心理。”


  她问:“有没有很密切的朋友问你要书?”


  我说:“没有,大家不好意思的。就我初恋问我要过,我把收藏的几本比较经典的书送给了她。当时我媳妇帮我打包,她问我这个人的包裹咋这么大?我说这个人买的多。”


  她问:“还有联系?”


  我说:“12年没联系过了,应该说12年没见过面了。大一时谈的,连手都没拉过,纯粹的纯洁的。”


  她说:“昨天你媳妇背的那个包,是你上次去迪拜买的吧?”


  我说:“是呀!”


  她问:“你给媳妇买包是什么心理?我很想了解男人的消费心理。”


  我说:“其实想法很简单,大家都买,我就跟着买了,没想过太多。”


  她问:“你有没有想过,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我说:“在别人看来,我的优势应该是会写,但是我觉得我的优势是会观察,会思考。”


  她说:“我也觉得你的优势是写。”


  我说:“比我写的好的,太多了,从文学院随意摸出来一个,就比我强。”


  她问:“你的作文老师觉得你个性不?”


  我说:“挺个性的,她改我的文章,病句都不会给改的,她只会从写法上给提一些建议,她认为我这种写作风格类似脱口秀,是不应该有规矩的,就跟孩子画画一样,把太阳画成方的也是可以的。”


  她问:“每天都提意见吗?”


  我说:“校正老师是每天都给我提建议,我们会探讨很多细节,她是官媒出身,也是电视台的。她可以很好的帮我把控风险,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这是自媒体的高压线,李承鹏、慕容雪村其实都是碰了高压线,从而被封杀了,若是有老师给把关,不至于这样。有三五个读者,我是每天都会问反馈的,今天有什么问题,哪里不合适,然后我们再进行讨论。”


  她问:“你觉得写作,是不是跟练钢琴一样,只需要日复一日?”


  我说:“写作跟弹琴不同,写作并非是熟能生巧。若是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自己天天写,写一辈子也不会有太大的突破。写作要想提升,必须要听老师怎么评价,读者怎么评价,然后自己再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样就能够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她问:“你能感觉到吗?”


  我说:“当然,我今天看昨天的日记,会觉得很多地方不得体;明天看今天的日记,也有如此的感觉,说明每天都在进步。因为每天的文章仅仅代表当天的写作水平,为什么我很喜欢删日记?就是因为有这个感觉。”


  她问:“看你写了写作培训班的事,你觉得我搞个合适吗?”


  我说:“不合适,如果把写作搞成培训,你会被骂死的。参加培训的人是什么心理?他们觉得把钱给了你,你就必须得把技能给他们。但是写作不是这么回事,写作首先是自己必须喜欢写,老师的角色只能是校正、指点,是辅助力量,绝非培训团队。”


  她问:“有写作培训班你参加吗?”


  我说:“不参加,但是有校正团队,我肯定启用,因为会使我每天都进步。校正团队真正校正的不是错别字,而是原则性错误。例如:如果你写的文章“假、大、空”,发布到网上,肯定骂声一片。若是我帮你校正,我能让你的文章立刻活起来,我改动的可能只是用词。”


  她问:“你为什么不参加培训?”


  我说:“写作就跟说话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结巴都可以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我为什么不能有?难道非要跟CCTV的播音员似的才叫说话?”


  她说:“我觉得写作市场太大了。”


  我说:“我早就意识到了。2011年我就跟朋友探讨过,当时是我跟他提议,我想搞这么一个班。他反对,他跟我讲,写作是不能培训的,他觉得成功率太低。不过后来他搞了这么一个班,对外宣称是赚了1200万,实际上赚了100来万。不过成功率太低,因为很多人并不喜欢写作。这个市场若是你想切入,就专门针对喜欢写作的人,招生的时候要对学员说清楚,我们是写作辅导班,不是写作速成班。就是为想写作的人锦上添花,而不是为不喜欢写作的人雪中送炭。”


  她说:“文字比视频有威力。”


  我说:“是的,因为想象都是最美好的。例如《尘埃落定》,描写土司家的奢侈生活,读小说时想象的无比美好,看电视剧时,感觉被雷倒了。”


  她说:“这是一个注意力经济时代,会写肯定饿不死。而且互联网提供了自媒体平台,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我们一个电视台才多少人关注?而一个微博大V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我们。我们这些同事也都探讨过进军自媒体,但是感觉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我说:“这个观点,我不是完全赞同。会写只是工具,核心是肚子里有货。我们老师一共带出来8个学生,老师最不看好的是我,因为我笔法最乱。但是后来老师最喜欢的就是我,因为我经历丰富,无论是感情还是旅行,如今我老师都是我铁杆读者。”


  她问:“上次那个环走边境线的帅哥,还在走吗?”


  我说:“是的,后悔了吧?当时我说让你们采访采访,你说没兴趣。”


  她说:“我们是官媒,这些过于娱乐化的内容,即便采访了,也不会播的。”


  我说:“他还在继续。”


  她问:“咋没引起轰动呢?”


  我说:“他有个短板,就是不会写,若是会写,早轰动了。前年一家四口环游中国,当时是8000万的点击量。现在又横穿亚欧了,点击过亿了。其实这是最廉价的成名方式,可以把自己理解为货车司机,走一圈才3万公里,没多少路。大家都在辛苦的创业,但是没想明白,获取了关注度,赚钱不是易如反掌吗?”


  她问:“他没找到写手?”


  我说:“没找到合适的写手。这个事我怂恿了很多朋友,但是多数都自我否定了。后来我觉得不能随便怂恿了,因为很多人并不喜欢旅行,也不喜欢自驾,我非把他逼上路,最终如果失败了,他会把怨气都撒在我身上。我觉得这个事最适合团队去做,直接众筹。众筹买车,从这一步开始策划,接着招商,没出发以前先赚到200万。你觉得还能没有动力吗?《侣行》其实也是这么策划的。”


  她问:“团队需要几个人?”


  我说:“写手、摄影、司机,至少三个。”


  她问:“你咋不做?”


  我说:“我现在弹奏的是《幻想即兴曲》,你是让我去弹《两只老虎》?游记写出深度很难,因为本身是娱乐化的东西。当然这些都是借口,根本原因是我太恋家,我在外面很难待上一周。”


  她问:“这个事能赚钱吗?”


  我说:“人们的眼睛是朝上看的,人们只喜欢关注富游。骑行拉萨的人那么多,你见谁成名了?人们只关注豪车、恩爱,因为很多人的梦想是一家人出去旅行,就是替别人圆梦,哪怕是演戏。为什么优秀的剧本能打动人?其实就是戳痛了观众的神经。当年的梦想,早被生活给摧残了,只能羡慕一下别人了。”


  她问:“需要公关不?”


  我说:“绝对的,《侣行》若不是拿下了YOUKU,谁知道他们俩是谁呀?一家四口那个若不是被汽车之家推荐,也不会这么火。优秀的剧本是前提,优秀的舞台才是根本。但是剧本有了,舞台也就不难找了。”


  她问:“你如何看待罗永浩?”


  我说:“他的学历是硬伤,会使他身上匪气太重,这也导致了他会频繁的掐架。这会为他引来大量的关注,但是也会惹火烧身。其实罗永浩就是很善于写作的一个人,他把自媒体玩的很溜。锤子手机其实就是他做自媒体的延伸,但是注定了是昙花一现,因为术业有专攻,哪可能有全才呢?”


  她说:“我是他粉丝,看到有人攻击他,我很心疼。”


  我说:“我媳妇也这么说。媳妇想买个锤子手机,我说再等几个月吧,先把钱准备好,等锤子手机上市了,咱就去买个苹果6。”


  她笑了。


  我说:“不管是什么时代,太高调的结果一定会死的很惨,因为终究有人知道你的七寸在哪里。陈光标高调不?离轰然倒下只有一步之遥了。现在主流媒体都开始质疑了,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她问:“那怎么才能干爽呢?”


  我说:“说内心真心想说的话,不怕别人嘲笑,不怕别人讽刺。你别看李银河那么淫荡,她的粉丝才是真正铁杆的,而且她倒不了,因为她说的都是她内心想的。很多人都认可她,包括一些很高端的读者,只是大家不好意思发声支持她而已,只能默默的关注。”


  她说:“我会写,但是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切入。”


  我说:“自媒体的赢利模式,也是电子商务的未来模式,就是导购模式。你有空可以研究一下文怡。”


  她说:“文怡不是臭了吗?”


  我说:“臭了不要紧,上千万放在腰包里是不臭的。用我媳妇的话来说,就是文怡只是遇上了猪一样的队友而已。”


  她说:“我一直关注她,我挺讨厌她说的那句话,她说她的粉丝里,智商跟她差不多的只有100来个。”


  我说:“我媳妇跟我讲过,不过我媳妇跟你观点正好相反。我媳妇认为文怡说的这句话是对的,因为我媳妇就自认为不如文怡聪明,这也是崇拜文怡的理由。”


  她问:“别人批判你,你如何看待?”


  我说:“那不过是自以为高尚就可以审判别人的扭曲心理罢了。”


  她问:“我经常看到有人说太监帖,太监贴是什么意思?”


  我说:“就是写着写着,刚要到高潮,下面没了。”


  ————


  本故事纯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感谢转载、分享。


  懂懂QQ:2361456,微信:dong_note


  日记有偿阅读,详见:http://user.qzone.qq.com/2361456/blog/1402239060


  特别说明:我只有一个QQ,若是有人以懂懂、懂懂推荐、懂懂朋友的身份加您或邀请您入群或发邮件,均与我无关,请仔细甄别。我想发广告何必群发邮件?直接写到日记里就是了!


  ————


  图片

 

b0adDDDD-b0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