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5:慈善,此善?

  3月5日,晴


  有个姑娘,上海的,挺美的。


  一头乌黑的长发,特别清纯,简直就是翻版的刘亦菲。


  对于我们这些乡巴佬而言,上海来的,就是女神呀!


  女神貌似心情不好,出来散心的,提议喝点酒?


  好客山东嘛,你说喝,咱就喝。


  每人半斤白酒。


  她可能没喝过白酒,一会就醉了,躺在地板上打滚,又哭又闹,我是瞬间石化,咱是没见过这个场面,这是啥武功?咋破解?


  她边打滚,边吐,都粘头发上了……


  我在想,我要是有个DV,给录下来,保证她这辈子不再喝酒。


  后来,她问:“我没失态吧?”


  我说:“没有,你喝多了就睡着了。”


  这是八年前发生的一幕,当时我就在想,女人千万别喝酒,特别是跟陌生人喝酒,很容易失态,也许她老公都没见过她满地打滚的架势。


  潍坊有个朋友,驾校的老大,他给我们讲述了很多驾校的潜规则。


  他说:“那些教练都是老油条,男的就想榨人家,女的就想上人家,反正是一锤子买卖。”


  我考驾照的时候,报名费2600元,我直接给了教练5000元,省的你没事骚扰我,又是让我请吃饭,又是让我请唱歌。


  教练拿着烫手呀,他可勤快了,又是帮我办居住证,又是帮我去填表。


  只要是我去练车,他就把其他学员赶下去,他单独陪我练练。


  我理论考试是满分,其余的均是一次性通过,因为教练让你通过,你一定能通过。


  我儿子出生时,教练给了2000块钱,教练也没在我身上赚到便宜,反而他觉得我很豪爽……


  谁先付出,谁占便宜。


  参加的酒场多了,慢慢也就知道了江湖潜规则,假如桌上有男有女,而且这些女的是没有身份的,所谓的身份就是我姐姐,我妹妹,我老师,我同学,我女朋友。如果没有任何身份,只是大家喊来喝酒的朋友,而且有人看上她了,那么众男人就会配合,一会就把这个女的喝醉了。


  大家轮番敬她酒,而且花言巧语,一定要让你喝。


  前天,我去陶然,坐在大厅里等人,有个女的被两个男的架走了,那女的还穿着工装,是卖保险的?反正她的状态就是男人想要的状态。


  所以,女人不要轻易跟陌生人喝酒。


  正月初五,我们几个去烟台,参观包子铺,圣佳也去了,烟台的酒文化多重呀,用啤酒的喝法喝干红,而且是连续赶场,从饭店喝到烧烤摊,貌似每人喝了三瓶干红,我都迷糊了。


  我问圣佳:“你喝不?”


  她说:“我不喝。”


  大家劝她,她也不喝。


  她很明白酒场规则,不能随意跟陌生人喝酒,因为一旦你端起了杯子,至于喝多少,你说了就不算了。


  前天,我们几个去参观圣佳的工厂,她的工厂是由学校改建的,当初学校改制的时候,她把整个学校买下来了……


  晚上,圣佳作为东道主就需要陪大家喝点酒呀,她喝了。


  如今,我早已不喝酒,大家就不再劝我了,我可以去观察别人了,看看别人喝了酒是什么状态,什么笑话都有。


  为什么突然不喝酒了呢?


  因为,有天晚上喝多了,身体不舒服,迷糊了好几次,凡是找我喝酒的,多是外地朋友,大家总是三番五次的敬我,一会就把我搞醉了。


  于冲觉得懂哥太不容易了,他总是帮我倒酒,一杯是真的,一杯是假的,我一顿饭能喝两瓶水,你说我要喝多少酒吧?


  第二天,于冲姑姑见到了我,她说:“懂懂,以后别喝那么多酒了,脸色可吓人了。”


  我想,那就不喝了。


  我以前有个论调,人在江湖,酒不由己。


  小躺老师觉得我扯蛋,他说:“酒都是自己喝到肚子里的。”


  小躺老师是我的编辑,如今是出版社领导了,当年是他发现了我,昨天我给他打了个电话,说有个朋友需要出本书,我能否让他直接联系你?


  他说:“没问题,我白天太忙,让晚上给我打电话就行了。”


  谁要出书呢?


  王锐,他有本产品说明书要出版。


  在出版行业,我拥有非常丰富的人脉资源,我是2007年出的书,当时我24岁,他们都把我当小孩看待,我跟小躺还有社长关系特别铁,没事就一起打斗地主。


  如今,他们都高升了。


  社长变成了最牛出版社的老大了,他把小躺老师也调过去了,貌似也是个官了。


  所以,大家谁要出书,就要联系我,因为出版社也在找你,你也在找出版社,但是如果没有纽带,你们是走不到一起的。


  靠投稿?


  没啥希望!


  我写了一本安全驾驶的书,一不小心成了天涯头版头条,N多出版社找到了我,要给我出书。


  我也表达了我的观点:


  第一、我是广东出版集团培养起来的,我不可能去外面出书,小黎飞刀跟我同出师门,他做过这个事,被小躺老师教训过好几次了。


  第二、我的主业是互联网,如果出版了安全驾驶的书,等于混淆了我自己的身份,不过谁若是愿意拿着这本书去出版,可以署自己的名字,因为这的确是一本可以救人的书。


  南昌有个大学老师,叫梦飞,女的。


  她总是喊我老董……


  我心想,你喊我爹呀?


  我这年龄不符合老董的称呼,我们在拉萨,她也去拉萨,飞去的,一起吃饭,吃完饭咱再一起去酒吧泡妹妹?


  结果,刚吃完饭,她就被送医院了。


  没喝酒,是高原反应了。


  坐飞机去拉萨的人,很容易有高原反应。


  梦飞貌似是官二代?


  反正年龄比我小,我就在想,你们学生有没有追你的?


  民间传言害死人,其实富二代、官二代的整体素质远高于我们,他们特别低调,而且眼界开阔,什么都懂。


  具体的聊天内容我记不准了,貌似是她要写日记?


  在拉萨以前,我们就见过,对人很热情。


  我的建议是不要去写日记,因为没人关心你今天吃了啥,也没人关心你今天去了哪,别人只关心你今天能贡献啥价值。


  她问,那应该干点啥?


  我说:“可以写主题文章,例如翻写我的安全驾驶,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有雨天的,有雾天的,有雪天的,有高速的,有乡村的,然后出版。”


  当时,我只是随口一说。


  每个驾驶员都很自信,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实际上,你离优秀差距太大,优秀的第一前提是:熟悉每条交规,并严格遵守。


  不同的路况是需要有不同的驾驶方式的。


  例如,大师兄开车算不错的,我给提了两个小建议:


  第一、在乡村,一定要多按喇叭,因为随时可能冲出一个小孩。


  第二、当车上坐有两人以上时,就要把高速巡航速度降到100以内,因为你要参与聊天,参与思考,你的反应是不会那么灵敏的。


  特别是去拉萨的路上,喇叭是需要常按,只要是转弯就需要按,最害怕的就是有人开哑巴车,迎面撞上了,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


  我就遇到过,在九仙山上,我们是单向车道,前面有导航车,我疏忽大意了,跟一辆逆行的车子迎面相撞了,多亏彼此都没发现对方,都没刹车,否则就翻下悬崖了,当时我父母都在车上。


  就因为这个事,我父母坚决反对我再去九仙山了,太危险了。


  其实,是我自己疏忽了,平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那次疏忽了,总觉得前面有导航车,只要跟着跑就行了,导航车看到车辆过来,也没来的及通知我。


  开车越久,越老实。


  心语和徐佳嫌我开车慢……


  是我已经过了快的年龄了,牛哥驾龄更长,接近20年了,而且他开的是大奔,平时我们俩组队出去旅行,如果他在前面,一般就是90~100的巡航速度,我在后面憋死了。


  他认为不应该去挑战概率,全家老小都在车上呢!


  帮主的Q7,两个月就跑了1万公里,4S店的人觉得很惊讶,我们买车差不多时间,都是拉萨回来买的,我的车子是当月就突破了1万5,刷新了4S店的记录,即便是出租车也跑不了这么多,我太能跑了,应该说太喜欢跑了。


  那天,大师兄问我,如何打开的视野?


  其实,就是跑出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建议梦飞去写日记的缘故,因为如果你跑不出去,你是不可能有素材可写的,天天上班,咋可能有新鲜事呢?


  梦飞做的如何呢?


  后来,她也玩QQ空间了,主题就是梦飞安全驾驶,现在她的日均访问量跟我差不多,但是她的人群层次更高,关注她的,至少也有辆奥拓吧?


  我推测,在最近两年,她的安全驾驶书会出版,而且会大卖,因为这是一个很热的话题。


  当时,我怂恿过N个人去翻写,但是目前看来,唯一成功的就是她!


  不过,也熬了很长时间,我们在拉萨见面的时候,应该是2012年的7月份,马上也快2年了……


  追求速成,本身就是一种病!


  当时,我也怂恿过她先出书,她就提出了反对意见,她认为必须要先做好基础,再出书。


  后来,她做过几次旅行,就是测试我给她的另外一个提议,就是写游记卖产品,她去云南找寺院开光的手链,借助她的QQ空间很轻松就卖光了。


  为什么呢?


  因为,她的目标群体太高端!


  如今,做拉萨行的人很多,但是都没跳出我们这个圈子,总是想在懂懂读者圈子里找到队友,实际上,太难。


  因为这群读者,多数都是走不出去的。


  为什么不去找那些本身就要走出去,却没找到队友的呢?


  你可以去越野E族上看看“相约同行”,什么线路都有人组织,包括自驾俄罗斯,穿越中国三大无人区,当然最热门的依然是拉萨,只要你去发布,肯定响应者无数。


  不要去培养目标客户,而是直接去筛选。


  我是很喜欢大家使用我的,但是使用我是有技巧的,我有几样功能:


  第一、撮合别人。但是读者往往曲解了我的撮合,例如有人找到我,问能否介绍杨文剑认识一下,跟他学习做淘宝。我肯定不会给你介绍,因为对于他而言,你是减分的,不会给他带去什么价值,如果我撮合了你们,最终杨文剑也骂我。


  撮合的前提是什么?三赢,你赢了,他赢了,我赢了。例如我撮合王锐跟帮主合作,就是三赢,我撮合王锐跟小躺老师合作,也会是三赢。


  如果你赢了,我们输了,那么这不是很好的合作。


  所以,当你需要我帮你撮合谁时,你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你能否给别人带去共赢,如果不能,就不要开口。


  第二、写作出版。如果你有写作或出版方面的需求,找我可能很有帮助,因为我很挑剔,我可以告诉你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差,毕竟我天天写,我更懂读者心。


  第三、分析市场。因为接触过各行各业的人,对各行业都略知一二,你一说你的想法,我就知道有没有市场,未必准确,至少代表了一类人群。


  例如,我鼓励过日记、采访录、聚会、旅行、淘宝、圈子。


  但是,我不鼓励身边人去做,因为这些都是需要天赋的,是写给那些有天赋还没觉醒的人看的,你们没有天赋就是瞎忙活,再努力也白搭。


  要专注于自己的领地,不要盲目看到别人的金饭碗。


  写日记是需要庞大的信息量的,高晓松的《晓说》频率不高吧?他自己都说已经快被掏空了,准备休息一下,专心去读书。


  高晓松为什么如此博学呢?


  首先,家庭因素,他是真正的书香门第。


  其次,他阅历丰富,去过太多国家,而且还坐过半年牢,这种阅历一般人不会有。


  最后,他喜欢读书,特别是喜欢读《晚学盲言》。


  《晚学盲言》是真正的国学经典,讲了宇宙,讲了中西文化差异,讲了中华文明,为什么叫盲言呢?


  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86岁了,他眼睛已经基本看不着了,他口述,夫人笔记,然后夫人再读给他听,他再修改,一直写到92岁。


  作者叫:钱穆。


  高晓松讲的很多历史段子,特别是科举方面的,基本上都是来自这本书。


  高晓松还喜欢讲啥?


  美国政治,因为他在美国生活多年。


  还喜欢讲啥?


  军事。


  他从小就是军事迷,所以学到不少军事史和地缘政治的东西。


  还喜欢讲啥?


  杂闻轶事,因为工作缘故,他去过的地方太多了,接触的人也多,什么事都知道。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但是前提是要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例如我可以写写汽车,我也很痴迷。


  春节时,单位的老领导给我打电话。


  他说:“你日记比过去写的强多了。”


  为什么日记能够获取他们的认可呢?


  因为,很多观点都不再来源于我,而是来源于牛哥他们,平时在一起交流,他们会表达他们的观点,我慢慢就接受了熏陶。


  后来,我就写过一个观点,纵然是今天,我也非常认同。


  就是:学习一个人,就要走入一个人的生活。


  如果,我们只是表面接触一下,看到的都是表象,真相并非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只有你深入了,你才能了解真相是什么,才会感受到不同阶层的思维差异。


  最近,大师兄一直在我们办公室。


  他最近的业务是组织了一场迪拜游,每人2万元,貌似快招满了,牛哥给的建议就是招满再走吧,只要跟着懂懂,就肯定会被写进日记,只要写进日记,就肯定能招满。


  而且,身边人也会替你着急的。


  因为,大家都想拉你一把,虽然可能只有一面之缘。


  大师兄就感叹,在武汉创业那么难,做水果也没赚到什么钱,而来到济南赚钱却是如此的容易……


  昨天,我也在群上谈了这个观点。


  其实,每年都有到我们办公室去创业的,我提供场地,提供人脉圈子,大家很自然的就融入其中了,因为我们办公室就是人脉中转站。


  但是,有几个点要把握好。


  第一、不要浮躁,当你出入都是奔驰宝马时,你觉得自己也处于这个收入水平了,你不会再看到小钱了,其实大钱你是赚不到的。基本上每个在这边创业的人,都会陷入类似的心理旋涡,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我是挣扎了好久才出来。


  第二、不要喝酒,在这里喝酒是常态,每天两顿,你想想,对于我们而言,喝酒是工作,是为了加深感情,维护客户,而你呢?喝酒是为了学习,对不?实际上,当你一天喝两次酒的时候,你已经没有清醒的状态了。


  但是,在喝酒的氛围里,如果你不喝酒,又会特别尴尬,你咋又能独善其身呢?


  第三、不要冒进,不要总是想着一年赚个几十万,几百万,把你的目标调整为5元/天,不急于求成,不要跟别人攀比,因为没有可比性。


  有的人本身就有商业天赋或性格优势。


  有的人,天生就时刻想着别人,生怕朋友吃亏,这种人咋可能不成功呢?


  昨天,我们在群上讨论了一个话题,假如我现在需要50万动手术,你手里有50万,你愿意不愿意给?发自内心的回答。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假设,类似《私人定制》里最后一个镜头。


  答案一定是高于现实的。


  希耳米说:“我没有50万,如果我有50万,我愿意拿出30万给你。”


  有人也说了,一定会拿的。


  我也信,因为她是整个群上最富有的人,也是最简单的一个人,她的心智模式就是付出型的,从来不求回报,群上谁卖东西她都买,哪怕大师兄的迪拜游她也买,其实她不去,纯粹就是支持。


  这就是她的心智模式。


  昨晚,我们还跟她争论了一个话题。


  如果有20万元,愿意不愿意给别人10万?


  我说,不舍得。


  她说,应该是不愿意吧?


  我说,你问问希耳米。


  希耳米说,是不舍得。


  这就是不同阶层的心智模式的差别,我们认为是不舍得,人家认为是不愿意……


  对钱的态度是有差别的。


  我讲了个故事。


  我们群上有个朋友,他爸爸得了癌症,有个大姐就找到了我,希望我发起一场捐款,于是我就发起了,一个晚上捐了2万元,我捐了1000元。


  通过这个事,我对慈善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很多人把这笔帐算到了懂懂头上,因为是懂懂发起的,他们不认识这个被捐助的兄弟,是买了懂懂一个面子而已。


  第二、有人父母病了,就来找我给发起捐款,凭啥给他捐,不给我们捐?


  第三、大家觉得高他一等了,甚至想左右这笔钱的用途,你有钱了,为什么不去给动手术,咋还给吃中药?你这儿子是咋当的?开始指手画脚了,大家有了控制欲和指挥欲,我捐了钱,你应该听我的,天涯出过类似的悲剧,强迫对方必须马上手术,但是因为手术时机不对,被捐助者死了。


  第三、大家不允许他富有,当他买了房子时,大家心理就不平衡了,为什么你有钱了不还给我们?


  从那以后,我是坚决不号召慈善之类的,你们谁有爱心,自己去捐助,我管不了,而且搞的我很憔悴。


  另外,就是我真需要50万动手术时,这个群上可能连10万元都凑不齐,虽然现在大家都如此的虔诚,但是树倒猕猴散,这是动物的本性,也是人性,我不怪大家,如果是我,我可能也会权衡利益关系。


  换句话说,关上电脑,很多人就是陌生人而已。


  不要觉得别人欠咱的,就是客户关系,你是卖鞋子的,你有病了,你觉得买鞋子的人有义务捐款吗?


  所以,当有付出模式的朋友出现时,一定好好珍惜,不仅仅不能索取,我们应该更加的付出,去帮助对方,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维护友情,当对方需要50万时,我们毫不犹豫,才能换来我们有病时,对方的毫不犹豫。


  心语,什么单都买,大家来了,她就想着给安排五星酒店,安排吃饭,她买单习惯了,大家反而觉得她买就是应该的。


  我是2004年参加工作的,当时21岁,跟着一个报社领导混,他有大餐就喊着我,我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又免费吃了一顿,真好。


  有一次,他有个业务员过来,我请吃了一顿饭。


  他就问我:“你咋没请过我呢?”


  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穷人骨子里的劣根性,就是占便宜的心理,没有付出的意识,穷人跟富人在一起吃饭,应该谁买单?


  穷人!


  因为富人不会占你的便宜,反而看到了你的性格优势,帮你一把就能改变你的命运。


  实际上,我是走到社会以后,才慢慢感觉到农村环境是害人的,例如农村有个观点,富人多是为富不仁的,当官的多是贪污犯,很自觉的就形成了对立面,而且总是想占便宜,努力上学的目的无非是找份好工作,天生的奴性。


  父母的高度是孩子的起点。


  我就不想这么教孩子,我要让他从小就要意识到付出的重要性,而且是潜意识的付出,就跟心语一样,总是替别人考虑,替大家考虑,这也是她这么富有的缘故。


  前天,我带着儿子出去玩。


  我问:“你喜欢唱歌不?”


  他说:“不喜欢。”


  我问:“你喜欢画画不?”


  他说:“喜欢。”


  我说:“你要不要当个画家?”


  他说:“我要当个魔术师。”


  我说:“是不是要帮爸爸变个女朋友?”


  他说:“不是,要变个汉堡出来吃。”


  关于慈善,我还想讲个故事,这个故事是阿俊姐讲给我听的,是真人真事。


  这个故事叫:一份鸡腿饭。


  大一,新生报到,有个同学在火车上丢了学费,6000元,同学们纷纷凑钱给她,帮她交上了学费。


  军训结束时,有同学在食堂里发现这个女生吃的是鸡腿饭,这是最贵的饭,一般学生是不会点的。


  班级论坛上就出现了这个帖子,讨论这个事。


  大家感觉被她骗了,开始孤立她。


  最终,这个学生退学了。


  原本好心,结果是悲剧,为什么呢?


  因为,人们有捐款控制欲,你接受了我的捐款,你就应该贫穷,你就不应该吃鸡腿饭,更不应该买房子,你要时刻低我一等。


  这是人性!


  如果我病了,在日记里招募,最终大家捐款了我50万,我出院以后,我又开始得瑟了,又换车了,读者圈子里就会有另外一个声音:当初我们救了他,他为什么不感恩?


  从这个角度来讲。


  捐款,也是渴望回报的,可能是渴望对方感恩,可能是寻求心安!


  慈善,不要轻易消费,雅安地震时,刘克亚找到我,他说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事情,他来发起一场马拉松演讲,24小时不间断,在YY上讲,谁想听就捐款1000元,争取搞个100万,然后制造事件效应。


  这种事,必须拉上我才行,因为在他们眼里,我拥有最大的鱼塘。


  貌似是让我凌晨讲,我半夜起来才发现,早没人了,改成了早上8点讲的,讲的啥呢?就是日记的一些事。


  具体捐了多少钱,我也不知道,貌似有20来万吧。


  其实,从汶川地震以后,人们对捐款越来越麻木了,王石当年的论调越来越为人接受了,纵然企业捐款1个亿,也没有太大的动静了。


  慈善,不值得消费了,慈善都是袈裟而已,说错了,是假裟,李亚鹏、李连杰都是经受不起推敲的,一切都会暴光的,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每个人都经受不起放大镜的推敲,都有阴暗面,除非死去!

 

b0adDDDD-b0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