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

  对于一种生物而言,最大的敌人是什么?


  时间!


  如何才能对抗呢?


  要么,不死。


  要么,繁殖。


  为什么有些物种濒临灭绝?就是因为繁殖不下去了。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时间也是最大的敌人,会带走我们的父母,带走我们,带走我们曾经拥有的一切……


  像我爹,不到60岁,若是你说他是老年人,他不服,自认为还是青壮年,没有任何年老的迹象。


  可是,他的伙伴已经死了好几个。


  死,一点都不遥远,随时随地,我们忌讳讨论死亡,感觉只要逃避了这个话题,就可以躲避死亡。


  咋可能呢?


  家里太冷,我接父母进城,在路上,我爹批评了我,说我不应该批判中医,理由是我娘去田野里给他拔的中药,泡脚以后,病情控制住了,只要不严重就不用手术了。


  我满口答应,内心突然对中医和中药产生了好感。


  人都会变的,特别是立场这玩意。


  前些日子,跟牛哥谈到了父母这个话题,我们遇到了同样的困惑,想带着父母出去走走吧?却总有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我父母其实很可怜,连火车都没坐过,只是远远地看过,在我娘记忆里最浪漫的事,可能就是我爹骑电瓶车带她去火车站看火车,但是从来没坐过。


  他们的理想是坐一次火车,从县城坐到临沂,再坐回来。


  但是,光想,没实现过。


  飞机?


  更是连想都不敢想。


  我爹最远去过青岛,我娘最远去过徐州。


  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时,有几套方案,一套方案是开着车一路南下,一直到三亚,然后换条路再开回来,花不了多少时间,但是可以一次性满足父母的心愿。


  还有另外一套方案,就是直飞海南,在那里住上几个月,很多疾病都与寒冷有关,例如肺气肿、高血压,这些病到了海南自然就会缓解。


  但是,父母肯定都疼钱。


  后来,还提到过一个方案,去台湾。


  最终敲定了这个方案……


  做儿女的,总觉得还早还早,总是把孝心寄托在未来,可是一拖再拖的结果就是没有机会了,只能临时突击一下,带着父母看看世界最后一眼。


  我问过心理学老师:“死,是不是很可怕?”


  他说:“死没有知觉,就跟你躺在床上睡觉一样,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入睡的吗?进入死亡跟进入睡眠一样,是无知觉的。”


  我问过我爹,会失眠吗?


  他说:“也会,考虑儿女,总觉得要管的事很多。”


  我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考虑太多,老师说过,做父母的一定要戒掉儿女瘾。”


  父母到城里以后,在家里待不住,他们习惯了走动,习惯了劳动,总觉得在屋子里憋屈得很,于是不断地逛街,只看不买……


  我想,长期这样也不是事,没事就容易找事,老两口再吵架就不好了,可是找点什么事干呢?


  最初,媳妇提议让他们在小区打扫卫生。


  对于这个提议,我是非常地生气,你把我爹我娘当什么人了?农村来的是不错,但是要他们给别人打扫卫生?绝对不行!


  这几天,我也动摇了,遇到打扫卫生的大爷我总是很远就打招呼,家里有纸箱之类的我就送给他,我顺便问他很多问题,例如一天打扫几遍呀?要干多久呀?走多少路啊?有没有人嘲笑呀之类的。


  他很热情地一一回答我。


  他觉得扫地是个蛮不错的健身方式,一个月1000元,白得的。


  我爹退休金一个月也就这么点。


  我爹为什么不愿意搬到城里?


  他觉得自己没有固定收入(还不到60岁,60岁才领退休金),非要等自己60岁才进城,否则心里没底。有时我觉得自己挺可悲的,整天朝外看,很少看看自己的家人。


  我有个朋友,把父母带到了身边,也是我们这里的,也是做互联网的,爸爸帮着打包快递,妈妈闲暇时绣十字绣,然后再在网上拍卖掉,有两幅在我手里,是别人拍了送给我的,可能是传递这种爱心吧。


  我两个姐都是月薪2000元左右。


  我宁愿帮别人赚点钱,也没想过自己人,我完全可以给他们开个淘宝小店,哪怕一个月赚3000元也非常得开心,可是我不想让他们折腾,总觉得赚多了钱会带坏他们。


  可能是心理变态吧!


  村里炒股的人很多,我爹蠢蠢欲动。


  他多次要求我带他去开户,都被我拒绝了。


  我说:“要是都赚钱,那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


  他给我列举了一圈,谁谁一天赚了多少钱,我爹的想法很简单,投上5万块钱,一天赚100就行了。


  我说:“揣着贼心上贼船,最终的结果就是被贼踹到水里去。”


  今年,股市不好,大家不再吹嘘赚了多少钱了,我爹也消停了。我经常会写炒股的话题,其实就是写给我爹看的。


  我们总是坚信自己比别人聪明,咋可能呢?


  我问过心理学老师,为什么我跟媳妇总是有矛盾呢?


  他问:“你认为自己是个对家庭负责的人吗?”


  我说:“差不多吧,从物质上、精神上都是如此,从来没有过离婚的念头,哪怕遭受了再强烈的诱惑。”


  他问:“信仰爱情吗?”


  我说:“信仰。”


  他说:“爱情只能持续十个月左右,信仰爱情的结果就是不断地寻找。”


  我说:“人家不是有很多爱一辈子的吗?”


  他说:“我觉得现在人谈的爱情不是爱情,现在有的是亲情,有的是友情,有的是一种责任,有的是无奈组合的一种婚姻。啥叫爱情?爱情的解释应该说是男人见了女人,女人见了男人,就永远放不下了,脑子里时刻有你的形象,总是坐立不安,满脑子都是这种感觉,懂不?”


  我说:“我懂,但是不能跟别人这么讲,人家会觉得咱不正常。”


  他说:“很多人,一辈子都没遇到过爱情。”


  我说:“明白了,就是我既追求爱情,又追求家庭的稳定性。”


  他说:“是的,你可以看看,诗人、画家、音乐家多存在类似的问题,既浪漫又传统。”


  我说:“现在好多了,跟媳妇交流越来越多了。”


  他说:“每个人内心都有类似的冲动,只是有人有机会,有人没机会,有人有自制,有人没自制,还是那句话,没有对与错。”


  我问:“他们让我去上教练技术,你觉得如何?”


  他说:“不错,体验一下吧。”


  2012年,我们去拉萨的时候,大家总是谈到教练技术,牛哥、胡律师、蝉禅他们都上过教练技术,貌似牛哥最早……


  回来后,大家陆续都去上了,我依然很坚挺,总觉得接受不了类似的培训,而且还要介绍别人来上课,我怕自己陷进去,一旦我陷进去,那可坏了,别人一般感召两三个人,我一感召就是一个班。


  所以,我努力地克制,谁游说我,我也坚持。


  牛哥建议帮主去上课。


  帮主上课以后收获很大,帮主和牛哥又推荐王锐去上课,当时王锐跟我观点类似,什么骗人的玩意?但是俩大哥推荐了,就去上吧,几万块钱也无所谓,买个面子。


  结果,王锐收获也很大。


  王锐又推荐心语去上课,心语是王锐媳妇。


  前些日子,王锐一家、高哥一家来曲阜,我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过去玩,当时心语正在参加教练技术,明显感觉比以前自信了很多。


  心语的意思问我去不去?


  我说:“这样可以不?先让嫂子去。”


  于是,媳妇先报名了,现在貌似涨价到5万了。


  媳妇的意思是我们俩一起。


  我说:“你上完课了,再来感召我,不是正好嘛?省的你去感召别人,还给别人压力。”


  一般,很少有感召我的,因为我这个人固执,固执的明显表现就是排斥,会戴有色眼镜,但是他们俩人感召我,我知道他们是发自内心地对我们好,能感觉到。


  他们认为我是有能量的,只是有东西羁绊住了我的发挥,上课可以让我解开这些羁绊……


  在跟王锐的交流中,他有一点是很打动我的,就是他是一个不解释的人,不怕被误解,他尽管做自己的,不在意别人如何看。


  我去俄罗斯的时候,有个队友叫广坤,他后来被王锐感召去上课了,但是一直没有进入状态,有“给面子”的嫌疑,他这个人其实挺好的,就是太早退休了,比我还小好几岁,已经进入退休状态了,我们都觉得他太颓废了,但是他的追求就是最简单的生活。


  我问过心语:“你要不要让王锐跟广坤解释一下,感召是没有提成的。”


  心语说:“如果是你,你肯定去解释,但是王锐不会,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初心是好的,就不会去解释。”


  我在想,为什么有些时候我们会拼命地解释一些问题?


  要么,的确理亏,想博点面子。


  要么,内心脆弱,受不了委屈。


  前几天,有个读者批判我,认为我忽悠了他,理由就是给了我好几次地址,我竟然没送书给他……


  他这么一顿批判,还用了粗话,我也怕了。


  我就是个胆小鬼,我急忙道歉。


  我说:“你要换位思考呀,每天上千条信息,难免有遗漏,何况不可能做到人人送书。”


  说了一通。


  他又把我指责了一番。


  我心想,只要你别生气就行。


  第二天,我在整理快递单的时候,发现已经给他发过了,大喜过望,是去指责回来?还是炫耀一番?


  想了想,这个事就翻过去了。


  他收到快递以后,给我发了个信息,他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关于误解,心理学老师是这么说的:“误解你,受伤的是对方,你何必在意呢?”


  可是,我们习惯了在意,习惯了各种解释。


  前天,跟写作老师吃饭,谈到了改变的话题,老师建议我改个笔名,叫啥呢?


  哑巴!


  我心想,这个名太俗了,难道想让我成为另外一个“SHUTUP”?


  我问:“为什么给我起这么个破名?”


  他说:“哑巴不会用嘴说话,他表达情感的方式是行动,对待朋友也好,对待读者也罢,学会闭嘴是很重要的,别人不会在意你说了什么,但是在意你做了什么。”


  我说:“有一天,有个女的加我,我顺手看了看她QQ空间,发现她每天都写一篇日记,非常简短,就写今天看了什么书,跑了多少公里,要么是游了多少泳,一看就让人肃然起敬。我给她发了个信息:哇,这么坚持啊?她回了一句:想泡不?”


  他问:“恶作剧?”


  我说:“是,一个朋友。”


  他问:“你现在有1000个朋友吧?”


  我说:“差不多。”


  他说:“每天坚持联系4个人,送出4份小礼品。”


  我说:“我已经在做了,建立了朋友数据库。近半年,我也反思了自己身上的问题,总是朝前看,很少去维护过去的友情,总觉得朋友不会疏远,其实当我们很少主动付出时,朋友就会疏远,哪怕曾经是再铁的兄弟。”


  他说:“把这个事跟写日记捆绑到一起,日复一日。”


  为什么吆喝着送签名书和瑞士小刀?包括中秋节送的月饼,其实就是我迈的第一步,不管我是以吆喝的方式还是以私下的方式送出,只要是送出了,就是付出了。


  在曲阜的时候,我们三家人聚到一起,聊到了“友情”这个概念,心语谈了一个观点,也是教练技术里的一个观点,就是重新梳理自己的朋友,所谓的梳理不是清理,而是开启新的篇章。


  原本是敌人的,主动打个电话。


  可能化干戈为玉帛了,毕竟谁都不希望有仇人,只是大家都较着劲而已。我记得当时我在文章里提到这个观点,很多人看了都有触动,主动去给自己最不愿意联系的朋友打了电话,得到的多是好消息。


  原来关系普通的,升级为兄弟。


  原来是兄弟的,亲上加亲。


  这个给我很大的启发,例如我跟胡老师是2005年认识的,马上就十年了,虽然感情很深,但是基本不联系,我们两年没见过面了,要不是因为喝了酒,我也不会给他打电话,一打电话,接着就约着见面了。


  例如小躺老师,他是我的恩师,我的书就是他给出的,我们是2007年认识的,但是我很少跟他联系,我总觉得感情这么深,联系了干啥啊?何况他又当领导了,我不能太主动啊,有巴结的嫌疑。


  我破产以后,他主动联系了飞扬……


  我特别感动,我以为他们都不关注我了呢?原来每天都看。


  这些年,我一直处于蜕变期,身边朋友换了一拨又一拨,有人认为是坏事,有人认为是好事,从个人成长而言是好事,说明圈子是不断变化的,从友情而言是坏事,因为焦点永远在下一个。


  有一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问谁借10万块钱?


  你很难想象是谁愿意借给我。


  是一个我们曾经一起出去旅行的朋友,我连他名字都记不住,因为很多年了,他对于蒸蒸日上的我而言,是纯粹的过客。


  但是,他却对我用了自己的真心。(虽然感动,但是钱我没要。)


  我在想,这样的“真心”应该被我忽略了一个又一个。


  心理学老师问过我:“真正的尘埃落定是什么时候?”


  我说:“搬家以后。这一点,我很佩服我爹,他比我看得远,他认为飞扬不做饭也好,不上班也好,都是环境造成的,因为我们两家生活在一起,饭都是我娘做,又住在农村,她的确没有上班的地方。我们搬家以后,飞扬必须做饭,而且她又开始创业了,我觉得自己瞬间变了,以前我是想家,但是不喜欢待在家里,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那种感觉?就是出门特别想家,但是一回到家,接着收拾东西就再出发,永远只想在路上。而现在呢?我哪里也不想去,只想在家里,谁喊我,我也不愿意出去,不是想不想见的问题,也不是有成见的问题,而是想感受这个家最温暖的时刻。从欧洲回来以后,高姐让我过去聊聊心得,我是很想去,而且我过去用不了两个小时,可我就是不想出去,但是我又很想去,矛盾不?”


  他问:“你接着开始审视自己的过去了?”


  我说:“是的,感觉那是荒唐的几年,现在哪怕是晚上12点在济南,我也会赶回家,这种变化太奇妙了,无法形容。我跟朋友分享过,我认为改善夫妻关系的根本是改变家庭环境。”


  他说:“你再改变两点就更好了,一个是去我化,一个是别怂恿创业。”


  我说:“这个我也意识到了,我准备慢慢转向于纯文学。”


  他说:“不要给别人希望,就不会有失望。”


  我说:“现在偶尔也有人找我,我都表达得很明确:我本身就是个LOSER,你还指望我能给你带去什么?”


  他问:“飞扬怎么看你?”


  我说:“我总贬低她,甚至一生气就把她说得一文不值,其实她有很多优点,平时我总说她是拜金女,其实恰好相反,她对我钱多钱少不在意,她嫁给我的时候,我连1万块钱都没有,家具都是她出钱买的。现在我又落魄了,她一点都不介意,其实我自己也不介意,只是外人会拿这些标准来衡量我,但是我没在意过别人的看法,毕竟每天被2万人在嘴上或心里评论着,是好是坏是极品是垃圾,都已经麻木了。”


  前几天,跟牛哥在一起,谈起了教练技术。


  他认为处于人生两个阶段时是最值得上的:最落魄的时候,最高涨的时候。


  就是寻求突破的时候。


  若是对自己的人生很满意,何必上教练技术呢?


  我问牛哥:“能否用一句话来形容教练技术?”


  他说:“就是把你的一生给呈现出来,从你出生到你死亡,让你站在外人的角度去看看,这是你想要的人生吗?可能你从来没有站在外面看过自己。”


  我问:“会不会看了以后很愤恨自己,觉得自己咋过的这样的生活呢?”


  他说:“会,没有人不哭,因为身在其中时,你从来没觉得这是邋遢的人生态度。”


  要模拟很多,模拟死亡,模拟失去,模拟人性……


  以前,我都是持排斥心理的。


  但是,我遇到了三件事对我改变很大,一是车祸,二是事业,三是父母。


  都算是坏的经历吧。


  而且是撕心裂肺的痛,每次痛都对我改变很大,这些改变都是积极的、正面的,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以前,我也蛮孝顺的,但是跟父母一直保持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正常距离,不远不近,不至于说揽着我爹的脖子之类的,从来没有。


  包括,我也不愿意让他们过多地走入我的生活。


  而经历了这些事以后,我就理解了牛哥和蝉禅对父母的那种用心,是无微不至的,像对待孩子一样去对待父母。


  如今,我也这样了。


  带着他们四处走走,教他们坐电梯,告诉他们如何吃西餐,带着他们登上最高楼俯视整个城市,带着他们去兜风……


  以前我是怎么认为的?


  你们呀,就是井底之蛙,原本生活的很幸福,何必非要扒着井沿看一眼呢?不看挺幸福的,一看就陷入了比较和痛苦。


  这也是我拒绝父母进城的缘故。


  以前,朋友们聚到一起,主调永远是“抱怨”,总而言之要嘲笑一圈,谁都不如咱牛……


  后来,上心理学课,感觉到了另外一种氛围,大家不会指责,永远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当一个手指指向别人时,有四个手指是指向自己的。


  最初,王锐跟我说这句话,我觉得理解不了。


  后来,仔细想想,的确有道理。


  现在,偶尔我还是会抱怨,但是跟过去不同了,至少意识到了,可能改变是痛苦的,甚至是反复的。


  前天和静静去跟写作老师吃饭,是个什么事呢?


  静静想写采访录。


  我说:“采访录是好东西,但是会让人浮躁,尽量的不要采访创业圈的,因为你把控不准,很容易被利用,互联网圈做采访录的,最终基本都沦为了工具。”


  她问:“那应该做什么采访录呢?”


  我说:“选择一个大的分类,例如你想采访画家,采访书法家,采访教育家,采访民间艺人,都是可以的。”


  老师说:“这里面有个最关键的问题,是砝码问题,你身份低了,采访不到有影响力的,你必须先有标签或身份。”


  她说:“我在报社工作。”


  老师说:“这个可以,你可以跟报社谈,让报社给你开辟一个独立的栏目。”


  她说:“我就是这么打算的。”


  我说:“那个谁,大美女,本地最有名的媒体人,她不就是做采访录的嘛,不过她采访的多是企业家。”


  她说:“争议很大。”


  老师说:“有影响力必然有争议。”


  我说:“采访录是很容易出书的,最近我看了一本采访录《用文字呐喊》,是邱晓雨采访六个作家。”


  老师问:“什么感受?”


  我说:“我看书属于比较认真的,基本一个字一个字看的,对话部分我都仔细看了,也做了笔记,但是邱晓雨写的感受,我都是直接跳过,我觉得太矫情了,采访录最有魅力的地方,其实是被采访人说了什么,我买这本书不是因为作者是邱晓雨,而是因为被采访人是阿来、莫言、贾平凹。”


  老师问:“你有他们的签名书,心理有什么变化?”


  我说:“两点最直接的变化:第一、感觉我们很近,甚至是很熟悉的朋友。第二、看他们的文章觉得很亲切,仿佛是我看自己的文章。这种能量场是个很奇怪的玩意,过去都是他们写赠懂懂友人之类的,后来我建议不要写懂懂了,而是写世博,等儿子长大了,一看家里咋这么多名人给他签过名呀?其实人家名人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只是随手写个名字而已。”


  老师问:“看了这本采访录,什么感悟?”


  我说:“能不能成作家,关键在于经历,莫言写的《红高粱》之类的多是亲身经历,包括吃煤的经历,贾平凹写的也是,我本来觉得最不可能是亲身经历的就是《尘埃落定》,看了阿来采访录才知道,原来他真的生活在土司时代。这是一个平淡的时代,很难出现经典作品了,因为太平静了,人性显现之处必须是痛苦的经历,例如在大饥饿时代,一个人用两个馒头就可以睡遍右派美女。海明威为什么那么牛B?不仅仅是他文笔好,而是他经历太丰富了,参加过多次战争,还参加过非洲科考团,他写的其实都是真实经历。我想了想,我坐在家里,是不可能成为作家的。”


  老师说:“这个时代,只能出平庸的作品。”


  我说:“还有一点,就是阿来说的,格局变了,过去是全民阅读,现在是全民写作,作家的位置越来越尴尬。过去出来一本书就是全国畅销,动辄百万销量,现在销量过万都太难了,因为人们的焦点散了,至于说流芳百世?已经不现实了。”


  老师说:“我给你个建议,试着不用电话,不用QQ,坚持每天读读书。”


  我说:“行。”


  试了一天,挺好的,希望大家也尝试一下,QQ浪费了我们太多精力……


  《用文字呐喊》这本书我看完了,有喜欢的,我送给您,只有一本,回复的时候说一声就行,我联系,给您发过去。


  看过了,以后也不会再翻了,不如传递下去!


  ——————小贴士——————


  近日,有人在恶意刷我QQ空间访问量,可能导致我QQ空间被封,请大家关注我微信公众帐号dong_note,二维码如下:


  图片

 

b0adDDDD-b0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