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

  刚从拉萨回来,总感觉队友亲得不得了。


  那咋办?


  搞点事吧,定期聚聚。


  打羽毛球吧,每周一、三、五。


  打得不好咋办?


  找个教练吧,教练60来岁,个头不高,光头,别看他年龄大,我们一群人车轮战都不是他的对手。


  偶像,绝对的!


  有天,牛哥喊了一个哥们过来,这哥们接近1米9,受过专业训练,他打得我们教练满地找牙。


  呀?原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呀?


  教练说:“我就是个看大门的,只是偶尔陪客人练练球,没受过专业训练。”


  我问:“你打了几年?”


  他说:“四五年吧!”


  教练被虐,我特兴奋,不是幸灾乐祸,而是这件事给了我信心,我心想,我比他小30多岁,只要我经过1个月的专业训练,虐教练岂不是很容易的?我有这个信心。


  跟其他人不同,我一天到晚闲的蛋疼,每天下午我都去球馆找他,他在球馆真是看大门的,平时也没啥事,我私下里给他一些小恩小惠,他对我特好。


  陪我练球。


  他每教我一个动作,我都会反复地揣摩、练习、总结、实战,而且我耐力比较好,每天训练两个小时没问题,就是说,我每天都能超出他对我的期望,他对我的期望值是5分,我能做到9分。


  教练说:“你再有一年,就能打到我现在的水平。”


  听了,既高兴又失望。


  为什么高兴?


  我若是能打到他的水平,虐普通玩家已经跟玩似的了。


  为什么失望?


  我这么用心的学生,竟然需要一年才超越老师?


  太费劲了,别忘记了,他是个60多岁的老头……


  一转眼,三年过去了。


  我现在能打过他了吗?


  白搭,我没有坚持下来,遇到他,依然是被虐,若是当年我能够坚持日复一日的训练,现在我应该属于比较专业的了。


  可是,我没有,因为我只想速成!


  这些年,看过太多人大起大落,大起大落还算好的,至少起过,很多人压根就没起过,为什么呢?


  因为,只想速成。


  我跟很多创业者表达过一个观点:无论你进入什么领域,至少要有两年的学习期,你试图省掉这两年?你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不了解现在的微商,也不了解现在的淘宝,反正我们刚进入互联网的时候,很少有新人在前两年入门,很少很少,即便有,也是凤毛麟角。


  例如,暴走?


  在公园里,若是比谁走得快,那我绝对是凤毛麟角,有时晚上在公园里遇到咬咬,他是练拳击的,很健壮,为了方便聊天,我们选择暴走,跟一些人小跑差不多,暴走这方面,我真没遇上过对手。


  当然,对手太弱,年轻人没有几个健身的,要么是大妈,要么是大叔,要么是妹子,就是很少有男人。


  有天,我去接孩子,还没到放学时间,我去公园溜达两圈吧。


  遇到一个老大爷,光着脚在暴走,速度非常快,我心想,等我虐你吧,于是我跟在他后面,一圈1.5公里,走了第一圈,我跟得很紧,距离不超过20米,第二圈我就有点跟不上了,距离在50米左右了,第三圈,他甩我100多米,第四圈,我已经彻底放弃了。


  我平时最好成绩是8分钟1公里。


  他是7分40秒。


  别看这20秒,差距大了……


  我坐在排椅上休息,等他又走过来一圈,我喊他,他摘下耳机,跟我闲聊了一会。


  我问:“你天天走吗?”


  他说:“天天走。”


  我说:“我也天天在公园,咋没见过你?”


  他说:“平时,我早上5点过来,今天早上有事耽误了,改为下午了。”


  我问:“大爷,你今年多大年龄?”


  他说:“69。”


  我问:“走了几年了?”


  他说:“快10年了吧,退休的时候,体检出一些毛病来,又是高血压,又是高血糖,就开始走路。”


  发自内心地佩服,他太结实了,压根不像69岁的人,使我想起了前几天在新泰见到的纪中大叔,他也60多岁了,陪陈盆滨跑马拉松,他去年跑了20个马拉松,今年跑了17个了,全世界跑,他身体比我还结实。


  上次在济南聚餐,谈到了男人的梦想。


  什么梦想?


  80岁了,依然能每周一次。


  大家都唉声叹气的,意思是够戗……


  我又想到了羽毛球教练,当时我们经常调侃他,问他还行不?他说比年轻的时候还厉害。偶像!


  记得当时论坛上有个帖子特别火,说羽毛球圈子是最淫乱的,乱搞。


  这个也是误传。


  但是不可否认,大妈大叔打羽毛球时间久了,也会有第二春。


  无论跑步还是暴走,对我改变都不大,只是精神了一点,体重没啥变化,媳妇天天调侃我,儿子也摸着我的肚子问:爸爸,你有小宝宝了?


  媳妇给我买了个体重计,带APP的,可以显示肌肉、脂肪等一系列参数变化,我的体重几乎是很平稳的,上下浮动不到一公斤,只是脂肪含量降下来了,标准。


  我也想速成。


  当然,我现在比过去又成熟了那么一点点,成熟体现在哪里?


  就是明白了一句话:欲速则不达。


  所谓的明白,不是明白它的意思,而是从骨子里尊重它的规律,对于健身,我现在的规划就是到80岁,不动摇。


  每天走路或跑步,每天写文章,要把这两件事坚持到死去。


  我要做的事,一定有人已经做到了,谁?


  赵老师呀,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写文章到8点,风雨无阻,30年如一日,跟他同龄的作家多已沉寂,要么就是新瓶装旧酒,而他呢?


  年龄越大,写的东西越新。


  最初,他的标签是乡土作家,农民三部曲嘛,再看看他近几年的作品?


  写农产品电子盘的《白老虎》,纪实文学,获奖了。


  写佛教题材的《双手合十》,入选了上一届茅盾文学奖提名。


  写道教题材的《乾道坤道》,入围了这一届茅盾文学奖。


  写人类地质历史的《人类世》,已经交稿到出版社了,是赵老师的巅峰之作……


  我要说的意思是什么?


  他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颠覆自我,接下来他要写一部反映中国婚姻变革的书,还要再写两部纪实文学,当代佛门,当代玄门。


  不说别的,为了写《双手合十》,赵老师走访了400多家寺院,用了四五年的时间,谁又有这个耐心呢?


  昨天,我问了一个问题:“有没有担心过《双手合十》不能出版?”


  赵老师说:“宗教题材的书,的确挺敏感的,但是我当时是这么想的,即便是不能出版,我也要写,因为我想写,后来也周转了几家出版社,折腾了一年半才出版。”


  这种精神,太鼓舞我了,永远在创新,永远在颠覆自我,永远活得很有劲。


  赵老师的写作计划已经排到70岁了……


  不要觉得他累,他特别享受!


  从日照到淄博,三个半小时,我们俩全程都在聊天,越聊越兴奋,我们谈文学,谈宗教,谈信仰,谈人生。


  我问:“赵老师,若是你在大城市发展,会不会机会更多?”


  他说:“什么事,都是有利有弊,若是在大城市,人脉关系会更好一些,名气也可能会大一些,但是在小城市里也有好处,就是更容易深入生活。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你的思维和高度要跳出城市的框架,至少要放眼全国,甚至全球,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能被同化。”


  中午,遇到一个读者,89年的,做哈根达斯的,在山东有八家店,这么小,这么能干,真了不起。


  我问:“你为什么会选择卖哈根达斯呢?”


  他说:“我就是喜欢这个品牌。”


  我问:“喜欢到什么程度?”


  他说:“我上大学,第一堂课老师就讲的哈根达斯的广告语: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从那时起,我就对这个品牌痴迷了。”


  我问:“你自己找的门路?”


  他说:“是的,毕业后我就到处找渠道,看看能不能代理,最终终于实现了梦想。”


  我问:“是拿到了配方?”


  他说:“哈根达斯没有配方这一说,所有的冰淇淋都是从法国直接进口过来的,所有的冰箱都是用意大利进口过来的,统一的标准,严格的冷链供应。”


  我问:“哈根达斯好吃吗?”


  他说:“好吃,一会带你去店里吃个。”


  我说:“真没吃过,前几天朋友送了我们家一箱,不过被我儿子霸占了,跟他妈妈约定好了,每周吃一个。”


  说实话,我见过太多年龄比他小比他成功的创业者了,例如93年开卡宴的,很常见,做互联网的一抓一大把,但是没有几个是走正道的,甚至我使劲想,都想不出来谁是做正经生意的。


  他很让我感动,仅仅因为情怀,而成就了一份事业。


  就是痴迷,仅仅是痴迷。


  因为生意非常稳定,每个店有三个人,一个店长两个职员,他什么都不用操心,他去干嘛去了?


  找了份具有标签的工作,上班去了。


  目前在实习期。


  我问:“现在哪个省是空白的?”


  他说:“多数都是空白的,就拿附近的来说吧,河南是空白的,河北是空白的。”


  我问:“能打进去吧?”


  他说:“外围的可能不好干,但是想做肯定没问题,哈根达斯有个最好的点,就是各大商场求着你进。”


  我心想,要是组建个团队去做河北、河南市场,一年赚个两三百万也没问题呀,当然我仅仅是想想,毕竟隔行如隔山,这玩意咱玩不了,最关键的一点,我没吃过,没有情怀所在。


  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


  那完了,全部内部消化了……


  挺佩服的,超出我的想象,原来“痴迷”于吃,真不是坏事。


  我总喜欢教育人,嫌人家没有事业心,反复地灌输“痴迷”理论,总会问同一个问题:你为了你的梦想,有废寝忘食过吗?


  其实,我知道这么教育是没用的,因为“痴迷”一定是源于主动,是主动的痴迷,而不是被动的痴迷。


  每个人都有自己痴迷的点。


  只是有人找到了,有人没找到。


  没找到咋办?


  就跟牛哥说的一样:没找到,就把找到当目标。


  你就是痴迷于驾驶,你也会出名的,例如你可以写安全驾驶的教程吧?你可以出书吧?你可以搞安全驾驶培训吧?你可以参加拉力赛吧?


  你可以做的事太多了。


  就怕啥?


  你不是真痴迷,而是假痴迷!


  前几天,跟表弟他们聚餐,提到了一个“孙悟空”,我把手机视频翻出来问表弟:是这个人不?


  我录的他的表演视频。


  表弟说:“就是他,到我店里来了,要帮我做广告。”


  我说:“他一天三五百很轻松。”


  这个人从小就喜欢孙悟空,初中毕业就去学猴戏去了,跟着六小龄童的徒弟的徒弟的徒弟学的,有模有样。


  那天,我在肯德基门口。


  突然看着孙悟空骑电动车过来了。


  我拿手机拍照。


  他急忙招呼我:“别,别,别!”


  我心想,你咋呼啥呀,我又不是不给你钱?


  他看我有点生气,急忙停好电动车:“不是那个意思,是我还没摆好姿势,你拍出来效果不好。”


  耍起了棍子,真有点孙悟空的样子……


  每当有小朋友过来,他都抱着合影,不要钱。


  他说:“我不是要饭的,我不要钱。”


  我问:“那你这是干啥?大热天,穿这么多。”


  他说:“我发广告的。”


  他车子里一筐,都是广告。


  我问:“找你发一天广告多少钱?”


  他说:“300也行,500也中。”


  我说:“那你赚海了。”


  他说:“热,热死了。”


  我问:“日程排得满吗?”


  他说:“往后七八天都满的。”


  后来,我们又闲聊了一会,他给了我一张名片,整个闲聊就给我一个感觉,他是真痴迷于孙悟空,你随便问一句孙悟空的在《西游记》里的片段,他都能演得有模有样……


  痴迷,真好,发自内心地佩服!


  我喜欢雨伞,准确地说,我喜欢下雨,但是又有点叶公好龙的感觉,买了伞,又不用,只是放在家里看,媳妇去日本给我买了一把好伞,现在还没舍得拆开包装。


  我曾经有个想法,若是我真的痴迷于伞,我完全可以开个全球伞店。


  面向全球寻找好看的伞、好用的伞,每把伞都有它的故事,店一定会很火的,我记得我写完那把伞的故事,有个做海淘的大哥到我们家来玩,他说他把我那篇文章转发出去了,链接里带的是他们家的伞,还卖了不少。


  但是,伞这个玩意,真正当情怀的不多。


  维维看了以后特别激动,他急忙联系我,当时不是“大白”很火吗?他接着告诉我:董哥,咱做透明伞吧?别太贵了,比普通的贵20块钱就行,成本加20元就可以达到国际水准了,就叫大白伞,好吗?


  我默许了。


  于是,他急忙去注册商标之类的……


  后来,我又嫌麻烦,没有继续深入跟进,伞是有市场的,可以拿来众筹,拿来做概念,但是与我的初衷有出入,我只是喜欢艺术品级别的伞。


  而且喜欢长柄伞。


  为什么我建议牛哥做油画?因为海外商品进入中国越来越便捷,说得通俗一点,有两个影响:


  第一、中国人越来越喜欢买进口货。


  第二、国际品牌也慢慢进入了价格战。


  但是,油画不会,因为它是艺术品,产地优势大于品牌优势,同样花5000元,有两幅作品,你选哪个?


  一个是欧洲不知名的画家。


  一个是国内半知名的画家。


  我选前者,因为可以讲出故事来。


  最近,媳妇买了不少画,不过是家装用的,她问我好不好看?


  我能说不好看吗?


  但是,不符合我的审美,我觉得太业余了。


  她买的就是小鹿呀,小狗呀,大象呀啥的……


  我喜欢稍微有点深度的油画,当然我的深度在专业人士眼里,尚未入门,就怕自己不痴迷,一旦自己痴迷了,那么就会不断地去参加各地的油画展,去听他们的讲座,去拜访画家。


  为什么我们没去?


  还是不够痴迷!


  你能想象到一个大学生给哈根达斯写信是多大的勇气吗?更是一种痴迷,我甚至觉得就是这份痴迷打动了对方。


  李书福就喜欢VOLVO,梦想就是买下VOLVO,最初做摩托车的时候,就给人家写信,人家不搭理他。


  他不断地联系,不断地联系。


  最终,他把心爱的玩具纳入了囊中……


  被收购以后,对方工会总是问同一句话:你要带我们到何方?


  他只回答一句:ILOVEYOU!


  我爱你们,我痴迷于这个品牌,难道还不够吗?


  你说,我们进入一个行业,就想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咋可能呢?我们是业余级的,人家是痴迷级的,咋比?


  那咱应该咋定位自己?


  找到自己痴迷的点!


  靠强迫自己,白搭。《白老虎》是一部调查文学,准确地讲,应该是记者的工作,但是记者为什么干不出这样的活?


  因为,他们的工作都是被迫的,甚至听说写稿子就头疼,你咋可能做出点事来呢?


  不现实!


  那天,我在牛哥办公室,就我们俩,谈到了股票,他给我讲他是如何成功在5000点出逃的……


  牛哥说:“我整夜整夜都睡不着了,我就在想,投资应该是快乐的,不应该是焦虑的,既然是焦虑的,说明风险太大了,自己已经承受不了了,应该撤了。我急忙爬起来,对着电脑分析,然后总结出第二天的操作命令,写到本子上,第二天早上再确认一遍,严格执行。”


  牛哥从钱包里掏出纸条来给我看:这是我昨天写的,早上我为什么说8点过去接你?因为我必须要在8点半以前到办公室,再把昨晚的思路回顾一遍,再判断一下,看看对不对,若是对,就严格执行。


  我说:“别人都觉得你炒股靠蒙,没人知道你背后付出了这么多。”


  牛哥说:“每个行业,都需要痴迷者。”


  他是真的很痴迷,我为什么炒股,其实也是为了做一个倾听者,牛哥肚子里太多东西了,他缺少听众,总有人说不好意思去见牛哥或者见我。


  我心想,你太不懂孤独者了。


  建议看看鲁迅的文章,鲁迅文章里描写的高手多是孤独形象的,缺少玩伴,写的很真实。


  我们俩要是在办公室,就一个现象,各玩各的游戏。


  偶尔来个朋友,我们俩就联合调侃人家,氛围很好……


  你让他推荐股票?


  他不推荐。


  他属于保守派的,不会给自己留下任何隐患,万一赔了骂他咋办?骂是次要的,关键是会内疚。


  我会给他推荐股票,我小道消息多嘛。


  我推荐了,他也不会立刻买,而是会加入到观察列表里。


  他认为每个人炒股都有自己的套路,不要轻易的学习别人,否则就容易成了四不像,有人性格保守,那么就玩保守的,例如我玩的是ETF基金,现在基本上翻盘了,而且我炒的是美股和A股,四支对冲基金,目前是全线飘红,至于未来我就不知道了,人家找我推荐,我就真给推荐。


  胆子有点大了,哈~


  不过,凡是跟着我买的,都赔了。


  上次,我去了一个手工陶艺馆,很有特色,老板属于标准的艺人,年龄比我小,在这个领域干了15年了,那是真的痴迷。


  他说:“我坐在这里,一坐能坐一天,就盯着这些作品。”


  我心想,咋跟我一样自恋呢?我读自己的文章,能读得如痴如醉,有时忍不住咯咯笑了,媳妇问我:看啥呢?


  我说:“我在看懂懂文章呢,写的太好了。”


  我原来有个想法,就是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茶碗之类的在网上卖,因为这些东西真是卖情怀,很容易感染人,几乎每个人去了都会被打动……


  但是,我觉得价格稍微贵了一点,他批发给我的价格也要在150元/个,这还属于最便宜的,若是一些高端的,要600元/个。


  我理想的价位是50元以内,我可以卖200元/个,我也不会去卖的,我可以教别人去卖,现在喝茶的人太多了,喜欢个性茶碗的也多。


  例如我们在牛哥那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茶碗。


  我原来用的那个才个性呢,跟吃饭的碗那么大。


  昨晚,我跟红酒妹一起吃饭。


  她说:“每天都有六七个人问我可不可以做我红酒代理,我都拒绝了,关键是我觉得他们卖不掉,我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更不能对不起你。”


  我说:“对不起我无所谓,关键的不能对不起底线。”


  她说:“酒,他们拿到手,卖不了。”


  我说:“卖不了,最终就喝了,做微商的不都如此吗,面膜卖不了,直接当墙纸。”


  她说:“现在到处都是做全球购的。”


  我说:“全球购,就是阿里巴巴购嘛,其实有个分类是可以做的,会做得很好,也可以发展代理,就是全球扫货,扫杯子,包括茶杯、水杯、保温杯,只做国内没有的款式,这类产品没有竞争对手,很便宜的杯子就能卖出很高的价格,又是国外进口的,你可以招募很多代理,每款杯子进20个,你一发图片,他们接着发,谁卖了,你给谁代发货,很火,杯子,每个人都喜欢。”


  她说:“可以尝试。”


  我说:“我们拥有的一个很重要的资源,就是全球各地都有读者,你可以跟他们联系,他们也愿意做这个事。我在巴黎的时候,去逛巴黎春天,哎呀,那杯子,真跟艺术品似的,太美了。”


  当然,做这个事,需要跟郭敬明一样。


  痴迷于杯子!

 

b0aeDDDD-b0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