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温馨提示:本文有偿阅

读我回农村的第二年,结婚了。

有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父母对我回农村的理解就是以后是个地道的农民了,没有太多指望了,又是大龄青年了,既然如此,早点结婚吧,否则人家都笑话,我是从上海回的农村,在上海时女朋友还是成群的,但是当我决定定居农村时,只有我现在的媳妇愿意跟随,也算有眼光!

所以,一切按照农村风俗来的,唯一的创新,就是人家是婚车拉回家的,我是用小推车把媳妇推回家的。

婚礼,就是亲戚朋友参加。

很简单。

唯一的仪式就是拜堂,村长宣读,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

仪式就结束了。

核心就是招待亲戚朋友喝喜酒,亲戚朋友都是提前下过通知了,过去要带着馒头来,我结婚的时候已经很少有用馒头的,一般都是直接给钱,100元是比较常见的了,也有给50元的,我说的这是很近的亲戚。

再远一点的呢?

就是三十二十的。

街坊邻居呢?

若是平时有走动的,例如别人娶儿媳妇的时候咱去送过钱,人家也会来送的,送过咱就要记录,记录好了以后结婚当天安排人去叫,不能遗漏,若是只给了钱你没去叫,哪怕人家知道也不会来喝喜酒的,甚至有些要叫多次才可以。

也是一种陋习,但是没办法,咱要遵循游戏规则。

所以,当天把这个当成了最重要的任务,谁去了就打勾,谁给了钱还没来的,重复去叫,换人叫,表示尊敬,甚至有人在工地上干活,要派车去接回来。

街坊邻居会给多少钱?

关系比较好的,给50元。

一般就是二三十块钱。

我比较懒,但是我擅长指挥,我手下的兵也多,所以我爹我娘跟人家娶儿媳妇不一样,人家都是忙的团团转,我都直接没用他们,除了拜堂时给他们磕个头,他们就去喝酒去了,全是我安排的,我分析过利害关系,整个婚礼最大的问题只会出现在遗漏客人上,别的都没问题。

我们把这个事弄好,就没问题了。

会不会赔钱?

若是找厨子来家做饭,赔不了,例如喝最普通的酒,抽最普通的烟,但是我嫌麻烦,干脆,咱都下饭店,我按照最高标准要的,酒喝的是兰陵陈香,一瓶好几十块钱,已经算好酒了。

当时关于标准问题,我和我爹观点略有冲突。

我爹的意思是,咱就随大众标准,人家怎么弄,咱就怎么弄,别搞的太次了,也别搞的太好了,你就是搞次了也好,搞好了也罢,人家顶多议论两天,也就不再议论了。

核心,就是怕议论。

吃什么菜,喝什么酒,还是村民议论的焦点,如今,亲戚朋友结婚动不动进城,去大酒店,回来时,他们议论的还是这个问题,好不好吃,够不够吃。

为什么本地婚宴全是硬菜?

根源就在这里。

昨天我参加了个婚礼,几乎没有青菜,除了海鲜就是肉,盘子摞了三层,整个的鸡,整条的多宝鱼,整个的肘子,一般婚礼,只要是有农村亲戚的,肉菜都会光光的,但是我看了看,很少有能吃光的,我们一桌全是猛男,打球的,饭量都是惊人的,也没干出来。

这应该就是顶级婚宴标准了。

就是全是硬菜,数量也多,例如十人一桌上十八个菜,你想山东的盘多大?只是我觉得有些浪费,咱也不好打包。

后来我算了算,若是我随200块钱的礼,我能赚回来,菜品至少人均100吧?应该不止,两盒中华要100吧?喝半斤白酒至少100吧?还有个小礼盒呢?礼盒里还有两盒中华……

我不抽烟,让我拿回来给了我爹,我爹也不抽烟,他可以送人。

在本地,我参加的婚宴是比较立体的。

农村的,乡镇的,县城的,换种方式区分,就是有钱的,没钱的,有品的,没品的,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没有人选择那些很精致的餐厅呢?例如五星酒店的西餐厅,更适合搞婚礼,包括我们的西装本身就是需要(?)舶来品。

可以搞不?

可以!

前提是什么?

亲戚朋友都上档次,不用太上档次,跟我似的就行,我能理解,甚至能符合要求,例如所有朋友都必须着正装出席,不追求吃大鱼大肉,对生活略有讲究。

遇到过吗?

遇到过,但是一般都是小范围宴请,例如车友结婚,他单独请这个小圈小聚,会选择类似的餐厅,小两口还特意穿的很喜庆,很浪漫,很有味道。

若是亲戚朋友很杂,有农村亲戚。

那完了!

而且,他们觉得没吃饱!

我们的婚宴标准以及模式,不仅仅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品味,还取决于我们的出身,哪怕我现在再结婚,应该还是会采取在农村宴请亲戚朋友的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大家兴师动众的进城,都嫌麻烦,无非就是我在镇上选个比较体面的酒店,用最好的标准,一次性解决问题,酒可以稍微上点档次,例如海之蓝。

足够了。

这些年,要说我参加过最惊艳的婚礼,是俩大学生的婚礼,俩人都是济宁的,男的是做互联网项目的,女的是学音乐的,俩人在大学里就赚了一些钱,四五百万是有,就是十多年前的那种快钱,主要是竞价广告之类的,在那个年代,只要你胆子够大,一年赚个几百万都算很普通的,各搜索平台就是中国最大的灰产基地,当时小伙子是在网上搞了个什么中医研究院的网站,投放竞价广告卖癌症中药套餐,一个疗程上万元,那些年我搞出境游他们经常一起参加,有钱,搞艺术的,婚礼连个司仪都没用,直接就是一场舞台剧,有音乐,有灯光,就跟红色娘子军似的,台下基本就是两个系的同学,有亲戚朋友吗?

有,基本都在包间里。

观众得当,演员得当,演出到高潮的时候,突然停了电,就是故意停的,然后全黑,大屏幕是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朋友送的一句话:新婚快乐。

例如,HELLO,我是XX,我在巴黎,祝XX与XXX新婚快乐。

是新郎发动自己的网友资源,很用心录制的。

每当回忆起这个场面,我就在意淫,倘若是我结婚,做这个事就太简单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有我读者……

但是,这样的婚礼,咱搞不了。

第一、咱太丑,咱也没有艺术细胞。

第二、咱姑咱姨欣赏不了这些。

他们的婚礼原本是想毕业后举行,后来有两件事催化了婚礼提前,一是家里有老人病重,二是男孩因为做的业务失联了很久,经过多方努力,破财消灾,重获阳光,保了学业,保了声望,准备从头再来,改邪归正,山东的说法就是要冲冲喜,办场喜事冲走霉运。

普通婚礼,那就经历了太多太多,光我开婚车拉过的新娘有多少啊?!大部分婚礼对于新人而言,都是遭罪,有时司仪也会坐在婚车里,跟新人讨论方案,一般都有一个要求,就是减少环节。

正常情况下,一套流程下来,怎么也要1小时。

很烦人!

旁观了这么多婚礼,我个人总结了一下,婚礼要想搞的有意义,三点最重要:

第一、新人照要拍的好,我说的新人照不是影楼里拍摄的那种,也不是穿别人衣服拍的,而是拍一些很生活、很本人的合影,要找那种专业做人像摄影的,你看明星拍的婚纱照,多是如此的,普通老百姓拍的婚纱照,都不像本人,很失真,偶尔我翻翻我们一大家的相册,例如我哥和我嫂的,我更喜欢他们去泰山上的合影,很自然,很恩爱,关键是就是他们本人,而他们挂在客厅的婚纱照呢?偶尔我过去串门,总觉得挂的是别人。

第二、婚礼模式,舞台剧这种一般人不能效仿,包括抖音上的那些伴娘舞,多是因为新娘本身是舞蹈专业的,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若是新娘不会跳让伴娘们抢了风头,那适得其反,若是做不了舞台剧,可以做一些很个性的演出,例如选个自己很喜欢的乐队来演出,几首歌就可以,也不要觉得太奢侈,把婚车之类的费用省下来,能请个很不错的歌手或主持人,你看山东电视台那些主持人,很多人出场费才5千块钱,咱照着两三万的标准去,我结婚的时候,零点乐队的出场费才2万元,我再结婚,我不让我们村长给我当证婚人了,我让莫言给我当。

本身,这也是一种能量加持。

得到了强有力的祝福。

不要局限于形式,而是要追求能量。

要把婚礼现场当作品去设计,就是有一个能让自己吹嘘一辈子的点,当然不一定非要请人来唱歌,我一个弟弟结婚是请的相声演员,山东广播台很有名的两个主持人,现场也搞的非常好,高潮迭起,仿佛是春晚一般。

德云社这类相声演员的特点是什么?

平时演出好,正经演出差。

例如上电视了,不好笑了,为什么?

因为大部分常用包袱不能使用了。

而一些正经的相声演员呢?

真让他们放开了说,不输德云社,更骚,讲起黄段子来也是一套一套的,济南有不少小剧场,有些相声演员在里面讲的就是骚相声,什么武松遇到了孙二娘,武松用棍不用枪,几个回合扒了个光脊梁……

第三、特殊的礼物。

礼物不一定多么贵重,但是一定要用心,而且要有隐蔽性,就是真的不让对方知道,在现场给对方惊喜感,不要以值不值钱为评判标准,而是要用上时间,用上心,包括这种全球祝福类的,也是很不错的,当然用多了,就滥了。

现在的婚礼,新郎新娘都很紧张。

仿佛是在参加演出。

很难真正去享受自己的婚礼。

除非你是明星,你的朋友也是明星,例如大家一起去斐济岛举办一场婚礼,这种对于老百姓而言,很遥远。

县城里比较有钱的人,会如何举行婚礼?

多是分次举行。

在女方那边搞一场,让其亲戚朋友聚餐一次,在男方这边搞一场,让亲戚朋友聚一场,然后再分次宴请,一组一组的,例如同学一组,同事一组,车友一组,球友一组,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能照顾到每个人。

总而言之,婚礼这个玩意,没有统一的标准,怎么办怎么好,不能轻易效仿,容易成为东施效颦……

从婚礼就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活在一张很固定的关系网里,无法轻易创新,因为有各种各样的规矩约束着,基本最终都会是这么一条:人家怎么办咱怎么办。

例如,你很牛B,很有钱,突然提出,不收礼金。

你会发现,你喊谁,谁都不去。

因为,你坏了规矩。

所谓的规矩,就是群体共识,也可以理解为群体催眠。

老外怎么举行婚礼?

我之前经常推荐一个视频:是《Sugar突袭婚礼现场》,有兴趣的可以搜一下。

对于婚礼,每个人都有很多设想,例如请伴娘集体跳舞,请自己喜欢的歌手来唱歌,找名人当司仪,甚至搞旅行婚礼,全球拍摄婚纱……

可是,为什么真结婚的时候,又是老一套?

就是因为,人很难跳出自己的成长环境、家族环境,每个人都容易高估自己的另类性,我这就算另类的吧?我另类的原因是父母不管我,可能也管不了,所以什么都是由着我自己,我这种人都很难在生活环境里创新,因为你创新就意味着和世俗为敌,处处反着干,例如我娃刚出生不久,我觉得受什么按部就班的教育?咱追随的是散养,例如从小在农村长的,上什么幼儿园?

当时我有个读者,两口子带着娃去了大理,开了客栈,不让孩子上学,自己教,至于他们是不是真的享受这种生活不知道,反正后来也跟游学组织合作之类的,等于把俩孩子当托了,让大家去住他家之类的,在抖音上也曾经火过一段时间,我娃前年还去过他们家。

过去,我就很接受他们的理念,觉得这样教才能教出自己想要的孩子,现在我看他们夫妻俩?

就是俩傻逼。

包括我在的那个六人群,每天睁眼六件事,他们利用空余时间带娃提前跑,例如三年级就学五年级的课程,我给他们科普过一个观点,任何领域都是术业有专攻,教育也是如此,你可能是985或211大学毕业的,但是你未必比一个专科毕业的专业老师更会教学,教学是一门专业课程,你懂不代表你会教,这么说吧,在辅导课程领域,再学霸的父母离专业老师也有很大的差距,不理解这种差距的人才是真木头……

所以,你必须要把教学主力归还给老师,自己只是起辅助作用。

不能颠倒了。

当年我春风得意时,我采访过一位教育领域的大咖,我问他如何看待疯狂英语与新东方,当时疯狂英语如日中天,他说,教材是什么?是集全国之智慧选出来的,是最适合的、最合理的,民间教育若是想做好,只能做辅助,不能做颠覆,所以疯狂英语不会有太大的市场,但是新东方会。

就是核心教材,永远是核心的。

家长辅导也是,你带孩子提前跑,也只能是走马观花的跑一遍五年级的课程,真正孩子学习的精力,还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三年级。

这个才是正道。

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几个,都认可。

我这么另类的人,咋能让孩子接受跟你们一样平庸的教育呢?我没打算让儿子读幼儿园,在家玩耍多好,该跑跑,该跳跳,整个田野都是你的,那时我不跳绳,也不打球,骑山地自行车,每天25公里山地行,风雨无阻,我媳妇那时很崇拜我,特别是下很大雨的时候,她会去路边迎接我,就跟等待一位英雄凯旋一般。

我娃那时呢?天天跟着我父母去田野里干活。

我媳妇呢?背着一个长焦镜头,天天去四处拍照,所以我们家在村里也是神经病,他们会议论,咋弄了这么个娘们?也不干活,也不带孩子,还带个相机四处拍,有什么好拍的?

偶尔,我们也去赶集,我有辆电动车,骑的那种,人家一般都是坐着,而且妇女不能骑坐,要侧坐,我媳妇不,直接站着,两个手扶着我的肩膀。

后来,村里是这么流传的,他骑着车,媳妇在后面站着掐他的脖子,疼的他骑的嗷嗷的……

孩子到了上幼儿园年龄。

咱自己不去上学,人家总是来叫,另外,大家也看烦了,要不?送镇上幼儿园看看?

送去后,发现,的确不行。

虽然我们也是农村的,但是我们还是相对比较干净的,包括我家的装修之类的,都是城市风……

镇上幼儿园的那群娃,别提了。

跟一群老鼠似的。

上学第一天,我就送了老师两提桃花姬,当时我做着东阿阿胶的区域代理,在本地这些商超铺货,所以你不能说我不懂驴皮,驴皮有价值不?

有!

女人都说吃了以后,很好!

心理安慰,也是安慰!

上了两天,我们觉得不能继续上了,孩子多,孩子脏,老师凶,又回家了,但是这个时候知道不上学是不行的,于是我们举家搬迁进城了。

后面的故事我写过,因为不在学区,咱又不认识人,我就直接在朋友圈悬赏了,我出2万元,求一个幼儿园名额。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包括我这个行为,在大家眼里,也是神经病。

我摸透流程后,后面我几个兄弟家的二胎,都送同一幼儿园了,这个东西说难很难,说简单就是一层窗户纸,其实就是两提桃花姬就解决的问题。

儿子上幼儿园的事,我也反思了自己。

我以为自己与众不同,君临天下,王者归来,其实就是普普通通老百姓,很多戏都是自己给自己加的,例如觉得咱住县城不是太委屈了嘛,咱是从上海回来的,什么样的有钱人没见过?咱不就是最有钱的嘛,真进了城,跟邻居们认识了,渐渐的发现,咱就是个屌丝,不用说别的,我们楼上有开宾利的,有开超跑的,随便摸出来一个就比我们富有,而且人家长的也好看。

我不由的想起了两次聚会,一次是我住农村时,大志来找我,他指着纳税排行榜跟我讲:董哥,以后你第一,我第二。

我说,好。

注意,我们俩都没觉得是吹牛。

咱这智商,这有什么难的?县城不过是一群土人,没见过世面的人,还不知道出过国没……

咱智商都碾压他们,赚钱不更是如此吗?

如今,每次见大志,我都把这个事提一次,他依然嘴硬,跟我讲:快了,快了。

去年,他做了1.5个亿的流水。

应该能赚个二三十万。

我们这些自命不凡的人,别说县首富了,在村里当首富都不可能,所谓的认命就是渐渐的发现,我们不过如此,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若是还不认命,就在自己家办红白公事时,看看亲戚朋友们的狼吞虎咽,就明白了,这就是真实的你,真实的背景,包括现在我偶尔回去参加这些事,我娘跟我一桌都是提前给我把肉抢下,生怕我吃不饱。

我们小区就算比较不错的了,偶尔我下楼扔箱子,马上就有老年人给捡走了,要么是帮儿女看孩子的,要么是本小区住户,普遍都穿的不错,很体面。

有时我在想,我爹我娘这一点还是很好的。

昨天,我爹过来送孩子,走的时候看到我们门口的箱子,我说,你顺便帮着扔楼下垃圾桶吧。

我爹说,扔了干嘛,我拿回去攒着。

我说,你不会也翻垃圾桶吧。

他说,那个咱不翻,但是箱子留着卖的多好?

我媳妇出来嗷嗷的朝他一顿,意思是你攒这些干嘛?又脏又丢人。

我爹拣了一个最好的箱子拿走了,剩余的不敢要了!

等咱年龄大了,可能遇到垃圾桶,也不由自主的过去翻一翻,咱总觉得咱的父母跟人家的不一样,咱的父母孬好不说是有点钱的,没想到,是一样的。

这几天,有些恍惚。

主要是自己违背了纪律,很是自责,例如我做定投,理论上是不能乱动的,但是每隔一年半载,总是会乱动一次。

这个也不是单纯的人性问题。

有两个原因。

第一、顺风顺水久了,人们会过于自信自己的判断力。

第二、麻痹大意了。

这就跟战争一样,为什么人类总是隔几十年就来一场战争,是因为,和平久了,人们容易浪漫化战争,当年一战的时候,参战士兵都是手舞足蹈的,大家没感觉到是去送死,而是去当HERO。

聚餐的时候,认识了个行长,他谈了一个观点,蚂蚁为什么要在这个节点上市,是因为以后没有机会了,今天是最高估值,整个蚂蚁的核心业务是什么?就是贷款业务,而且利率非常高。

为什么这么多年,互联网金融这么多?而且多是高利?

放贷不是银行的事吗?

根源就是两点:

第一、整个传统银行的小贷业务,反应过慢。

第二、没有征信大数据支撑。

例如你想在借呗借钱,你随时可以借,刷脸就可以,你在工商银行的APP上试试?

非常难!

借呗的违约率未必就比银行高多少,甚至应该这么说,整个互联网金融的最终出钱方,还是银行,银行低息借给了他们,他们高息放出去了。

数字货币的推行呢?

未来就是要建立官方的大数据,对一个人的评估更加的立体,那么就不需要这些第三方金融了,你贷款可以直接刷脸从银行贷。

利息低,放款快。

例如我们这些传统企业去银行贷款,需要找多少关系,送多少礼,甚至贷1500万需要先给行长打过去100万,钱到人家卡了,人家才放款给你。

而互联网金融呢?

已经实现了秒贷,余欢在多年前就跟我讲过这个观点,互联网金融体系现在拼的是什么?就是谁的大数据更牛,谁的征信体系更牛,从而谁的算力更牛,也就是谁能做到秒批。

行长的观点是看空互联网金融。

他看我持有中概互联,强烈建议我暂时避一避。

我定力算是可以的,几百天如一日,根本不动,大家说什么我也听不到,但是有能量的人说话,咱还是要参考一番的,中午又喝了点酒。

牛哥在多年前就提过一个观点,炒股的人不能中午喝酒,喝了酒燥热,冲动,容易亏钱。

我就冲动了。

回家就把中概互联清了。

我清了以后,两个交易日涨了3%,腾讯创新高了,阿里巴巴创新高了,等于我亏了1万5千元,当然可以再买回来,但是总觉得平白无故的亏了这点钱很不好,最主要的自责是自己犯了错误,破坏了纪律。

这两天我在想,我属于对浮动比较不敏感的,纯粹是表演需求的定投,我都偶尔会犯这种错误,若是把这个投资看的太重的人,更拿不住,更容易被人左右。

是人就会犯错。

只是需要再次反思,就跟国家发动了战争一样。

今天,不也是人人喊打的时代吗?

真打了。

你放心,都很怀念之前风平浪静的日子,就如同全球在怀念疫情前的日子,过去还能偶尔出境旅游,现在这些就已经不可能了。

………………………………
特别说明:

A、文章非纪实文学,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勿对号入座!

B、文章为有偿阅读,单篇1元,包年200元,可日付可年付。

C、公众号:懂懂朋友圈,每天更新健身、定投、私人生活。

………………………………

 


DD-b0b0DDb0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