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总是彰显自己的实力,长远来看不是一件好事。 我有个朋友做知乎很厉害,写文章也很厉害。大家看他的文章(每次都是几千上万字的长文),见识过了他的厉害,每次对他文章的期待都很高,觉得干货要吃到饱才肯走。 慢慢地,他自己写作压力很大,每次写文章都极其努力,但是读者对他后面的文章越感乏味。 是不是他不行了? 我去认真看了,文章信息量很大,是他应有的真实水平,有些文章甚至比他之前的还要优秀。但是为什么读者看了反而没了感觉? 答案是,期待高了,容易失望。 选秀节目上,很多其貌不扬的小老百姓,表演一些出人意料的才艺,很容易播的满堂彩。因为大家对他们期望值低,所以表演上只要稍微出众,容易形成反差受到追捧。 例如街边买菜大妈唱美声花腔,
我懂一点基础的ps和排版技术 自学的,主要是用来应付日常的基本组图需求。 当然,淘宝店里的精美主图肯定不能自己做。因为做淘宝就是卖图片,图片的好坏会直接决定销售转化。我这个技术水准还远远不能胜任主图的设计工作,都是找的外包美工。 如果做的是低价非标品的生意,前期店铺需要大量上新,不可能每张主图一开始就找外包美工去做。一是量非常大,二是后面表现不好的链接是要下架的,没必要每一张都做得非常精美,所以就自己做个底图模板套一下。 慢慢沉淀出一些数据比较优异的宝贝,再去找美工多次做图,测图,看转化。 做网络推广日常有很多执行性的工作,所以日子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快乐轻松。例如写文章一写一上午,复制粘贴发帖子一发一下午,连续采集整理素材几个小时,作图一作
快到中秋了 能明显感觉到小区业主微信群里,大家发广告的频率增加了。 卖柚子的,卖猕猴桃的,还有其他干货的都有。只要是好的东西,街坊邻里都很喜欢的,只要广告不是刷屏式的,大家都能接受。大家平时也喜欢在群里买点吃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形成的规矩,广告之前都会发个红包。 如果有人不发,就很容易被大家嫌弃,发的产品甚至无人问津。发了红包的,大家自然比较能包容,其实钱不在多少,是态度问题。 发了显得更尊重别人,不发就是强撸别人。 谁都不爱被强撸。 出来赚钱的人,自然不能太抠门。如果太抠门,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人很穷,根本没赚到什么钱。 舍不得小利,套不着大利。 业主群里有个陕西的业主,住4栋,老家是专门中猕猴桃的,巨甜
现在一忙起来,文章更新,断断续续的。 有读者在后台催更,也有读者微信发信息问:今晚是不是不发文了? 每次被问到,内心都有些小愧疚。就像答应了别人什么事,自己没做到一样。内容创作者很大一部分成就感其实源于受众的认同。 如果作品不被别人期待,就会失去创作的动力。 听说刚入门的媳妇日后想要不做饭,有个诀窍——夸自己婆婆做的饭菜好吃,并且不断追问婆婆还有什么拿手好菜。 婆婆如果心思单纯,就会一直做好吃的给媳妇吃。 当然,如果碰上城府深的婆婆不吃这一套,也另有套路。这里不教坏大家,毕竟和朝夕相处的人一起,还是要真诚多一点,毕竟是一起过日子的,相互坦诚共同承担才是王道。 以前出去学习,大家想老师分享多点牛逼的干货,就夸老师讲的好,一连
上周末参加了个聚会 在场的基本都是和我一样的小卖家,当然也有店铺层级比较高的大佬。一交流下来发现,大佬有大佬的烦恼,小卖家有卖家的烦恼。 赚钱的烦恼,在不同的层级是不一样的。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是谁,在哪个阶段,都有自己需要面对和突破的瓶颈。 网络变化非常快,抖音一周不玩就变天,电商三天不实操在一线就掉队。平台运营规则一直在变,稍不留神就跟不上了。 相对来说,自媒体还是一件比较稳定的事情。 因为变数少,只要扎根在一个领域里做内容,只会越来越牛逼,因为沉淀足够了。 电商不一样,玩法都是一阵一阵的,以前牛逼不代表以后牛逼。谁都有可能翻车,谁都有可能翻盘。 出去上课,经常可见店铺在第七层级的大佬,依然低声下气,极其
夜深了 忙碌了一天,终于有时间停下来敲点字。 人什么时候最清醒,人什么时候效率最高,没有外界干扰的时候,时间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候。 我始终觉得大的办公环境会扼杀人的灵性和创造力。所以职场对人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如果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尚且是件好事,如果没有那就是在一片混乱中不断寻找自己的心性。 人终其一生,都在争夺生存空间。 职场生存空间的争夺: 职位高的人,薪水高,拥有独立的办公空间,专门干动脑子的事,他们对自己的时间有更大的支配权。 职位低的人,薪水低,在敞开嘈杂的大办公室办公,专门干螺丝钉干的事,他们几乎不拥有自己的时间。 居住生存空间的争夺: 有钱人,买了大房子,居住环境大,远离闹市区,有良好的安保
周末有小电商聚会,朋友问我去不去? 我说,去! 太久没出去走动了。 上半年疫情影响,几乎没出家门,现在趁着线下培训很多都开放了,应该多出去走走,钱赚不完的,该花的时候就花。 实操在一线很很重要,多走出去交流消除信息差也很重要。 闭门造车,在我看来并不完全是个贬义词,一根网线也是可以连接大千世界的。闭门造车比较适合做了大量市调,制定了合理的执行方案后,在小房间里日复一日死磕,最终拿到结果。 但互联网信息泛滥,闭门造车要抓出有效的信息难度非常大。不定时地外出交流学习,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拓宽眼界,快速拿到真实有效的信息。 隔着屏幕,大家都喜欢来虚的;一见面都老实了,也更容易交心一些。 在网上,我们可以多说一些话,因为要
今天去了一趟深圳华强北 陪一个开店的朋友过去看货源,逛了小半天,他有了收获,找到了一些供应商,满心欢喜。 我也有收获,没忍住,买了个小的无人机,想着平时跑步可以带出去玩一下,结果回来被老婆数落了一顿。 不管了,今晚充满电,明天出去跑步先玩一下。 华强北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市场,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网上电商3c数码90%的货源基本都是这里出去的。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供应链入口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别小看一个格子铺一般的小档口,出货量惊人。 这些年逐步从电子数码转型为护肤美妆了,国产的、进口的化妆品都可以在这里拿货,很多海外代购其实都是这里的货源。 大家都以为你的代购小姐姐真去海外了,其实只是去了一趟华强北。 很多人不知道,做电
小舟爸爸的外贸生意逐渐回暖,开始忙碌起来。 和我们一起打球的时间少了,陪自己孩子的时间也少了。 恰逢孩子暑假,小舟没地方去,就总往我家里跑,带着我家儿子玩。我也落个轻松,省去了很多陪孩子的劲儿,有了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 赚钱和陪伴,两难全! 天下父母的第一难题。 小舟爸爸他们都实名羡慕我,因为我一直都是“不忙不闲”的状态。 没有KPI,没有催促,收入也不受过多因素影响,很多时候都是随性而为。生活没有太多刻意的规划,也没有太大的欲望,但自己一直在日复一日做事,很多事情都是感觉差不多了就行了。 例如发了一篇付费文章,收入在3000-5000元,或者接一个广告800元,那么这个月公众号的收入任务基本完成了。剩下的便是不思“上进
很多人低估了文字的力量 一千个人眼里,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样一篇文章,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不同的收获。 写文章的人就像是做菜的人,做一大桌子菜,吃饭的人谁爱吃什么,各取所需而已。 例如这篇短文: 我弟弟一直不务正业,有点小聪明,沉迷网赌,一直靠着在几个app上来回借贷来生活,居然也活下来了。 平时吃饭都是叫外卖,用软件不断注册外卖平台新用户领大额红包,经常一元钱就可以吃到几十元的外卖,乐此不彼,不思上进! 今年交了女朋友,听说是做主播的,经常有人打赏,但是钱还是不够花。喜欢买名牌,花钱大手大脚,还没进家门就花了我爸妈十几万。 我爸妈很宠我弟,典型的“扶弟魔”。我结婚的时候他们没有给嫁妆,说要留给我弟娶媳妇
我小富即安的思想很“严重”! 七八年前,大安老师说得更直白一些。他说我是小农思想,虽然有深耕“自食其果”的思维,但不是一个很好的人生猎手。 人生猎手,应当是不断捕猎的状态,哪怕吃不完扔掉也要追捕下一个猎物。 深耕思维和打猎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 当时同一批学员里面有个叫xx哥的人是典型的打猎思维,我们称他为快枪手,换项目,换女朋友都很勤快。 他有没有钱? 有钱!来钱快,但是花钱也很猛。 这个项目赚了50万,肯拿出30万投入下一个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上。一般人是没有这个魄力的。 在感情上也不拖泥带水,敢追,敢分,追得凶猛,分得也快。 他有个很吊的理论,追一个女的,如果超过一个月没上
今天早上在一个短视频高端群里,一个mcn机构旗下孵化的ip号被封了一大半。一夜睡醒,公司接近倒闭的状态。 在公域做流量,基本就是靠天吃饭。 头条系为啥这么严? 想上“它”的人太多!对“它”动手动脚的人太多! 听说有为仁兄做今日头条引流的,干废了1000+账号之后,万念俱灰,把电脑设备都给卖了,准备回去承接家里的西瓜地。 回家种了半年地,现在西瓜卖得还可以,才勉强从阴影里逐渐缓过来。 前期平台需要内容的时候,垃圾上去都能爆,主要是为了揽客。 抖音一开始放几张明星照片做个幻灯片,加点热门音乐就能爆,现在有人在上面表演吃翔,大家都觉得姿势不对,让你重来。 客人多了,就要开始过滤了。 头一批做头条赚到钱的人,现
夜了,抽根烟不写东西了,写了怕睡不着复制点内容给大家1.很多人喜欢加一堆大佬的微信观察,其实围观很多大佬不一定是件好事,关注点多了就散焕了,形多则神散,找不到唯一核心。真想发生改变,或者赚钱,我们认真对标几个适合自己的就行了,多了真的伤身。2.很多人认为有粉丝就能赚到钱,其实不是的,我见过太多有粉丝不赚钱的人。粉丝属性是很关键的一环,例如别人只是来上个厕所,你非要人家留下来买单吃顿饭,或者看你一场电影,是非常难的。至于出路在哪,我也不知道,熬吧。3.大家如果要做公众号涨粉快,就做资源类公众号,例如电影公众号,电子书公众号,漫画公众号,壁纸公众号,美女图片公众号,小说公众号…这些号日涨几百粉很简单,但是如何变现需要认真琢磨。4.有些人脸看着年轻,心理年龄大;有些人样子看着老气,其实是个巨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