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分之一

  刚进村子,在小卖部门口遇到了我爹。


  他们正在高谈阔论娱乐圈的事。


  我爹愤愤不平地说:“娱乐圈没个好玩意,要么离婚,要么吸毒!”


  我问:“那咋还都想着成名?”


  他说:“你千万别吸毒。”


  我说:“这是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你觉得明星没接受过禁毒教育?他们为什么明明知道毒品有害还吸?”


  我曾经问过娱乐记者一个问题:“娱乐圈里还有谁吸毒?”


  她笑着说:“你应该反过来问,娱乐圈里谁不吸毒?”


  我在想,假如我也进了娱乐圈,我可能会吸,因为这是概率问题……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选修心理课,老师问了一个问题:毕业五年后,觉得自己能成为千万富翁的请举手。


  男生90%都举了手,我也举了。


  老师说:“实际上,这个概率只有万分之一。”


  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


  在设计你的人生理想时,既要宏大,又要现实,要问问自己是否具备挑战概率的能力?


  如今,我们毕业十年了,貌似没有同学成为千万富翁。


  我去云南的时候,走的边境线,沿途也听说了很多贩毒的故事,偶尔在路上也能遇到缉毒警察,抓毒贩跟卖猪仔似的,一抓一客车,那些犯人吊儿郎当的,一点也不当回事,戴着脚镣去上厕所,有说有笑,可能习惯了。


  在瑞丽,我问过一个朋友:“这边吸毒的多吗?”


  他说:“太多了,有钱人吸鸦片,没钱人打针,这里拥有全国最便宜的毒品,很多外地人蜗居在这里,就是为了吸毒,一天10块钱就够了,即便是吸鸦片,一天300元也够了。”


  我心想,也太TMD便宜了吧?


  他说:“做生意的在一起吃饭喝酒,总是要吸点鸦片的,本地人从来没觉得这是坏东西,认为吸了可以延年益寿。”


  我问:“你吸吗?”


  他说:“我不!”


  云南、海南都是毒品重灾区,看墙上的标语就知道了,多是与毒品有关的,而且沿途有很多关卡,武警小兄弟会跟机关枪似的问你一系列的问题,容不得你有半点含糊,车上每一处都要翻一遍,还要让警犬闻来闻去……


  即便是高速上,也会突然要求你停车。


  当时,我们开着皮卡去的,后面拉着行李和装备,每次都被翻一遍。


  从泸沽湖到西昌,我们途经大凉山,也就是吉克隽逸的老家,那里当年也是毒品重灾区,家家户户吸毒,家家户户贩毒。


  为什么呢?


  因为,西昌是云南毒品进入内陆的中转站,而大凉山则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很少有人识字,也没有地,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更没有什么所谓的法律意识,听说贩毒能赚钱,于是他们就充当了主力军。


  他们招待亲戚朋友也用毒品。


  就这么蔓延开了。


  所以,我爹对我的劝说,我只能满口答应,至于未来如何,我也不知道,一切假设都是不成立的,因为那仅仅是假设。


  当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时,耳濡目染,我们都会变化,而且是不由自主的,个人意志力其实是蛮脆弱的,因为经受不起集体催眠。


  大家都吸,你不吸?


  那不跟你玩了。


  要不,来一口?


  戒不掉了!


  还有一点,“毒品”是我们认为的,在他们眼里,这可不是毒品,而是宝贝,是可以升天的宝贝……


  在昆明的时候,听警察叔叔闲聊。


  他说:“缉毒警察、法制记者都是很容易被拉下水的,因为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在听毒贩描述那种欲仙欲死的状态时,总是想亲身体验一番,结果,戒不掉了。”


  过去,曝出哪个明星吸毒,粉丝口水一片。


  如今呢?


  老百姓也慢慢地接受了现实:原来娱乐圈吸毒是常态,被抓到只是运气问题。


  春节时,我跟本地一个开酒店的朋友闲聊,无意聊到了同性恋和吸毒现象,他认为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哪怕是一个小县城,只是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很少为老百姓知道而已,老百姓没看到,就觉得没有。


  有个读者是车模,有次我问了她这个问题,就是模特界有没有吸毒的?


  她说:“太正常了!”


  她自己也坦认,吸过,包括怀孕的时候。


  她不懂的毒品有害吗?


  比我们还懂。


  为什么还会吸呢?


  因为圈子,人有分享欲,有排斥欲,朋友觉得吸毒是很好的事,那么就会偷偷地加到你的酒里、饮料里,希望你也分享到这种快感,同时大家都玩你不玩,觉得你是异类,一定要把你同化。


  所以,这玩意是堵不住的,能从清朝流传到今天,就能从今天流传到明天。


  我们习惯了鄙视别人。


  鄙视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下?


  假设!


  认为自己当了官,肯定更加的廉洁。


  认为自己发了财,肯定更加的慈善。


  认为自己成了名,肯定更加的优雅。


  这都仅仅是假设,也许你成了他们,你更加的变本加厉。读高中时,那些嘲笑音乐生是骚货的多是丑八怪,她们自认为自己不会被人包养……


  那只是因为她们没经受过诱惑而已!


  昨晚,一群人闲聊,聊到了员工管理这个话题,听了半天,我觉得太无趣,也许是我员工太少的原因?他们遇到的问题,我都没遇到。


  为什么呢?


  因为,我选人很苛刻,两个标准:


  第一、公务员。


  第二、出身城市家庭。


  我们买的是员工的时间吗?


  不是!


  是体力吗?


  对于具体干活的人而言,是!


  但是,对于大部分岗位而言,我们买的是他们的智慧、资源、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完全可以兼职,利用下班时间或周末就可以完成。


  虽然我们都鄙视公务员。


  但是,你不可否认一点,在一个小县城,他们是整体层次最高的群体,而且社会关系网非常好,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能找到熟人,因为他们是一个大圈子。


  而且,我只选40岁以上的,他们没有创业的野心,又有一定的经济压力,不再刻意端着贵族的架子了,已经很现实了。


  这也是我昨晚发表的观点:选择大于努力!


  而且,要适当保持距离。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他,因为他不希望有人知道他在兼职做事。一方面是为了营造距离感,距离感可以产生朦胧美,彼此都是欣赏的。


  我们本地有个羽毛球群,挺火的,多是公务员,平时看聊天记录感觉蛮有意思的,相互吹捧……


  有天,我发了个广告:谁教我打羽毛球,不用技术太好,一般就行,我付费。


  没人说话。


  过了一会,纷纷找我私聊。


  一个月工资3000元,谁不想再赚点钱?高贵都是用来演戏的,真到了生计问题,多会妥协。


  有一点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你是发自内心的欣赏他、尊重他,把他当老师,要感恩他对你付出的一切,同时要给他双倍的工资,例如他期望每个月2000元,那么就给4000元,而且是悄悄地给。


  你就想一点就行了:公务员考试是最苛刻的入职考试。


  素质肯定没问题。


  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工作都可以跨空间完成,何必非要待在一起办公呢?


  这个思路是谁给我的?


  蟠桃,他的公司都是职业经理人负责的,但是不是一般的职业经理人,而是由退休老干部来全程负责的,而且多是处级以上的,这些人只是希望发挥余威,蟠桃很懂他们,因为蟠桃也是官二代,他就给配上车子、秘书,让老干部继续享受原有的生活模式,他们不是为了赚多少钱,就是为了继续获取尊重。


  这些人相当的负责。


  让我经营个大团队?


  我搞不了。


  所以,我只能采取鸡窝战术,就是这里一个窝,那里一个窝,每个窝都有一只母鸡在全程孵化,我是公鸡。


  我选快递员也是如此,现在跟我们家合作的快递员,我们是几天结算一次,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我很少过问发了多少单,也不问一单多少钱,他只需要告诉我总数就可以了……


  我对他出奇地信任,因为我能感受到他的用心,他会仔细帮我查看每一箱的打包情况。


  小县城太小,快递员也可以交叉收件,谁拉到就算谁的大客户,也有主动找到我的,可以给出更低的价格,我统统拒绝了。


  我父母会用心吗?


  帮儿子干活,肯定用心,对不?


  其实,也未必!


  他们当了这么多年农民,根本没有客户服务意识这个概念,也有应付的嫌疑,至少不像我对待每一个快递那么用心,我会很在意每一个细节,但是他们觉得无所谓,不是他们缺少了对我的爱,而是缺少了商业意识。


  他们会想,装起来就行,何必这么仔细呢?


  我能教育他们吗?


  能,但是教育了也白搭!


  我要求的工序是非常严格的,每个苹果必须先清洗再擦干再包牛皮纸再装箱再用吹风机检查是否有头发再封箱再打包再装车……


  实际上,很多工序都被无意省掉了。


  选择大于努力,特别是选员工这方面,即便是亲爹亲娘,也未必好用。


  昨天,蒙蒙把剩余的400本《狼图腾》拉过来了,他卖不了,只能卖给我了,正好我们正在给读者发书,大约要发700本,让他帮着完成最后一个环节:贴快递单。


  这应该是最简单、最轻松的事。


  我还笑着问了一句:会贴不?


  他说:“当然!”


  晚上,快递员给我打电话:“快递单全部贴反了!”


  快递单应该贴在封口处,而蒙蒙觉得封口处不美观,全部给贴到反面去了……


  路上,我跟蒙蒙开玩笑:“如果说做签名书是爬泰山,你现在连山门都没进。”


  他说:“咋可能呢?”


  我说:“《狼图腾》当初我不让你做,因为这属于快餐书,没有收藏价值,而且电影很难超越原著,电影不会带动太多的图书销量。”(他当初坚持要4000本,后来我让他退掉了3000本,还剩1000本,后来900本卖给了我,我若是不要,就砸他手里了。)


  他问:“当初,你咋知道《狼图腾》没市场的?”


  我说:“不是没有市场,而是你的做法太冒险。当初有个策略是可以赚钱的,就是你接着批发。你想想在签名书市场赚钱的,其实就是那几个搞批发的,包括你买的这批《狼图腾》,其实已经被倒过一次手了。”


  他问:“我自己去找作家签不好吗?”


  我说:“生意就是生意,就是价格差,你一定要让上游赚到钱,你能去找莫言连续签10次吗?不能,但是你给出一个价,例如200元/本收莫言的签名书,那么他的亲戚、他的学生、他的朋友都会去做类似的生意的,他们主动供货给你。我觉得签《白鹿原》比签《蛙》还难,但是我开始收《白鹿原》以后,大家纷纷都签到了,书最终都流淌到我这里了,他们有利润,自然还会继续想办法去签到的。我们是做生意,不要想着垄断产业链,《白鹿原》就是1000元/本也不夸张,前提是保真,有知名作家都找我要这本书。”


  他问:“你觉得这个市场怎么才能做起来?”


  我说:“我为什么说你没入门呢?其实目前做签名书的人,都没有入门,因为大家都只是盯着我的读者群体而已,没有真正的去面向目标消费人群,因为大家没有开淘宝店、天猫店、京东店、实体书店。”


  他说:“我是真想做。”


  我说:“正规做生意是需要庞大资金的,开一家书店+天猫店,少不了50万,而且你手里没有硬通货,例如莫言的、铁凝的、王安忆的。”


  他说:“你不是有吗?我从你这里拿就是了。”


  我说:“我每样是1000本,是用来送读者的,正好的,我不卖。其实你仔细想一件事,大家玩了这么多签名书,其实我成了最终的消费者,因为大家卖不了,最终都流通到我手里了,把我当成消费者了。有些关系好的,可能原价给我了,有的加10块钱给我,例如《白鹿原》我收的是180元/本,因为那小子送了1万块钱的礼物,就签了50本,他卖给我180他还亏本,后来有价格低的,有160的,有120的,年前有一批发过来了,数量也蛮大的,价格出奇的低,平均下来60左右,我没要,不是我不喜欢这批书,而是搞得我不舒服,我没说要,直接给我发过来了,而且是货到付款,书是好书,事是好事,就是搞得我有些小情绪,所以最终没要,我认为收书比卖书更有学问。”


  他问:“签名书这个市场的根本难点在哪里?”


  我说:“三点:第一、让人知道你有签名书。第二、你是值得信任的。第三、你手里的书多是硬通货。这个事是需要绝对的魄力的,因为创业不是过家家,不是发个说说就能创业,而是要真正的框架,有员工,有库房,这些都需要庞大的资金作为保障的,而且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些书都卖不掉,有价无市。”


  他问:“签名书到底有没有市场?”


  我说:“我是不建议你进军这个市场的,上次我提到过,你有个硬伤就是不读书,你不知道什么书好,什么书不好,什么书是硬通货,什么书是昙花一现。另外生意就是生意,必须是生意玩法,签名书只是商品而已,对于整个生意链条而言,它只是基本体,而不是全部,有书不代表能卖出去,这涉及到营销、管理等问题,你连书店都没有,谈什么卖书?但是让你砸上几十万开个书店,又的确很难,你觉得通过QQ空间卖红木家具行吗?为什么红木家具店一定要有气势?是为了营造氛围,签名书也是如此,现在大家卖出的签名书,只是被好奇者买去了,要么买来送礼的,而不是真正的目标客户或收藏者。”


  他说:“你把人搞糊涂了,一方面你在大量的囤书,一方面你又说这个市场不行,到底让人咋着?”


  我说:“我的套路不具有可复制性,我主要是用来当赠品的,另外用来维系人脉的,跟老师可能半年不联系,但是我坚持每个月给发一本书过去,他会感受到我时刻存在,明白我的意思吗?我为了签名书专门建立了朋友数据库,但是关系特别好的,我也不发,他们反而会觉得我有问题,没事发什么书啊?”


  他问:“你觉得我开个书店如何?”


  我说:“如果你真想进入这个市场,你就把几个做签名书做得不错的朋友联合起来,大家共同出资去做这个盘子,一旦模式成型,的确有利润可做,那么可以再做招商加盟。”


  他问:“人家凭啥跟我合作?”


  我说:“凭他们也是这么想的啊!”


  蒙蒙妈妈说蒙蒙挺固执的,其实我已经感受到了,当初我让他退《狼图腾》,他就是不退……


  但是,创业不仅仅需要固执,更需要的是理性,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巨大的市场,毕竟中国人口基数太大,但是是不是适合你,这是个大问题。我们有个拉萨队友,他是做钱币收藏的,咱可能想,这玩意有利润吗?


  他在北京有别墅,现在移民美国了,跟我同龄人,是从中国最穷的地方走出来的,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了。


  咱能学得来吗?


  学不来!


  一定要冷静分析自己的特长是什么,不要盲目地创业,越着急越应该冷静,别盲目地听信什么站在风口的猪。


  猪又没翅膀,早晚要摔死!


  例如,拿东阿阿胶的电商代理,我们总觉得很难,其实很简单,给钱就放,我们总盯着人家出货前几名,一年利润上千万,就是两个很普通的京东店。


  咱想,这不容易嘛,咱干过他们。


  越想越觉得是个大机会。


  当真的把代理拿到手的时候,发现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咱用什么招,他们也可以用什么招,靠读者群体作为支撑?


  假如有1000个人支持,这已经是非常庞大的数字了,每人支持100元,也仅仅是10万元而已,能赚多少钱?不到1万块钱。


  当大家都觉得是机会的时候,往往未必是机会了。


  现在是全民创业时代,最大的机会其实就是针对这些准备创业的人提供的代理项目或加盟项目……


  随便刷一下朋友圈就知道了,都是卖货的,而且以加盟或代理的为主。


  他们觉得自己能赚到钱,其实他们就是终端消费者了。


  大家可以观察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经常参加培训的人,最终往往都成了讲师,这跟开篇我们提到的吸毒是一个道理,因为你接受了耳濡目染,你就慢慢地朝这个方向发展了。


  我媳妇内向不?一紧张,说话都结巴。


  可是,她现在已经想着朝教练或讲师方向发展了。


  代理或加盟过项目的人,如果有一天发展起来了,他也会想着使用这个模式去圈别人的钱。


  有个例子更直接,组织别人卖肾的,多数是当初被骗卖肾的!


  看我读者就能看出来。


  平时回复特别频繁的那些人,走着走着,就突然成了讲师……


  为什么呢?


  因为,他不仅仅在回复里活跃,还喜欢四处参加聚会,看别人搞聚会很有意思,他也想搞,一来二去,成了讲师。


  所以,当你谈在家创业的时候,就注定了是终端消费者,因为你没有那个吸毒的氛围,你是吸不上毒的。


  昨晚,聊到了舆论。


  舆论其实可以换一个字,叫愚论。


  看看落马的贪官和曝光的明星就知道了,舆论就是一棍子打死……


  我就有个疑惑,他既然是个草包,为什么当了40多年领导?难道大家都没发现?还是大家都是草包?


  难道真的一无是处?


  最大的反面人物应该是蒋介石,可是我去了台湾,听台湾老百姓讲起蒋介石的葬礼,无论多大的官,都跪在街上,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我的疑惑是什么?


  如此的草包,为什么你们这些将军之类的还这么哭?


  不应该庆幸才对吗?


  在台湾的那些日子,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一个能够吸引住这么多人才的蒋公,真是个草包吗?


  应该不是。


  相反,我认为他一定有出奇的人格魅力,否则绝对不会获取这么多尊重,否则绝对不会有这么多粉丝。


  是舆论蒙蔽了我们的眼睛。


  使我们扁平化地去评判人,非黑即白。


  绝不允许小人有君子的一面。


  绝不允许君子有小人的一面。


  实际上呢?


  人人都是综合体,既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可是我们舆论要么只歌颂阳光,要么只抨击阴暗,就是不能如实的、立体的展示给大家。


  这是一个快餐时代,大家没有心思想这些。


  刚要思考一下高峰打人,结果王学兵又来了……


  我们的焦点在不断地被拉扯,容不得我们半点清静。最终,我们随波逐流,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力。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被我们唾弃的人,哪怕是秦桧,也是我们可望不可及的角色,例如我们对三国人物指指点点,可如果我们穿越回三国,他们依然是名人,我们依然是草包,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也就是说,意识到自己几斤几两很重要,不要动不动挑战概率。


  我们一年只能赚10万元,是我们没遇到好项目吗?


  不是,是我们没有这个实力。


  半个月前,王锐让我找世界各地的保健品,现在我把信息汇集出来了,他接着就要拉我去日本,接着再去欧美考察一圈,这是他的眼界决定的。


  普通做保健品的策略,无非是从商场里买点做个代购啥的,很少想着去签下中国区域代理……


  有次,无意谈到了签名书。


  王锐给蒙蒙的建议是:跟报社谈合作,例如手里有《白鹿原》,就让报社搞《白鹿原》的连载,在下面给你设立一个豆腐块广告:提供签名版的。


  肯定火。


  他这么一做,就解决了目标群体、流量、可信度三方面的问题。


  如果王锐来做签名书,他照样可以做大。


  事情大小,与格局有关。


  不要轻易地迷信自己是个高人,你问问自己:你去年赚了多少钱?


  10万?50万?100万?


  正常情况下,你不可能出现翻倍的收入,翻倍可能偶尔会出现,但是至少不是常态,一个国家的GDP增长速度才是7%,而且还是有水分的。


  其实,我今天讲了两个事:第一、你拥有什么样的思维或习惯,取决于你的环境和圈子,吸毒就是例子。第二、不要试图挑战概率,要准确定位自己。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意识到的人,不多!

 

b0aeDDDD-b0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