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景气

  在悉尼歌剧院旁边,我坐在凳子上休息,发现垃圾桶上有个小盒子,盒子里有不少用过的针筒……


  这?


  一问,盒子是为吸毒者准备的,防止他们乱丢针头,扎到环卫工人咋办?


  那么,澳洲是不是吸毒合法?


  NO。


  但是,赌与嫖是合法的,这个前面文章里我们提到过,就是讲那个百岁妓女故事的时候。


  导游带我们去逛了逛赌场,比云顶赌场还大,关键是人气旺,以前在南非、马来西亚、韩国也进过赌场,也许是玩过几次的缘故,我竟然蠢蠢欲动了。


  我口袋里有150澳元,换了筹码,去了一个台子,单次最低押注50澳元,没几把,我就输光了。


  前后没有三分钟就结束战斗了,队友们纷纷惋惜。


  我在想,为什么我输的这么快?因为我本钱太少,可玩的次数太少,次数越少概率的变数越大,就如同猜大小游戏,如果开100次,大与小的概率基本持平,如果只开三次呢?那么概率就不会这么平均。


  玩的次数少,变数大,就更刺激,要么赚的快,要么赔的快。


  要想让这个游戏有意思,应该选择低倍区,一晚上也输不了100元,于是我借了队友100元去玩10元区,果然,玩了半晚上还是100元,中间赢过200多,后来也输到过只剩30元,好在力挽狂澜了,回本后我就不玩了。


  纯属娱乐。


  我问过导游,有没有提成?


  他说,以前有,换钱的2%,例如我换了1万元,那么他就提成200元。现在没有了,因为赌场生意好了,不需要靠游客来拉动了,之所以带我们来开开眼,是因为我们每人凑了100澳元给他,小费,他请我们每个人吃了一个巧克力。


  赌场不怕你赢,就怕你不来,导游天天来,导游是不是也会湿鞋呢?


  会!


  多数导游都喜欢玩两把,输多赢少。


  我问导游,留学生有没有喜欢赌的?


  他说,太多了,很多人把学费都输上了,只能找个借口骗父母,要点钱,再赌……


  我在10元区玩的时候,果然遇到了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20岁左右,说中文,不像游客,因为他们有VIP卡,是可以换积分的,积分貌似是可以抽奖的,赌场里的跑车就是奖品。


  我想,父母以为你们在这里好好读书呢,没想到你们在这里这么糟蹋。


  导游过来喊我。


  我问导游,那些是留学生不?


  导游说,是。


  我问了导游一个问题:你带过的团,赢的多还是输的多?


  他说,这个东西就是玩刮刮乐,无论你中间中多少,最终一定会刮光的,除非一次来个大的,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不过也有赢的。


  我问,赢的最多的呢?


  他说,带了这么多年团,就遇到过一次,一个大叔,其貌不扬,貌似还是个光棍,前面几天大家都不搭理他,他也不合群,可是在赌场那天他手气特别好,赢了30多万人民币,他把大家的团费都给报销了,剩下的行程他就跟皇帝似的,有人端茶有人倒水,包包都有人主动给背,还有大妈视他为偶像,待遇完全变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心想,终于知道他为什么是个光棍了。


  如果我赢了这么多呢?


  我全吞了?


  大家肯定不高兴。


  我把大家的团费给报销了?


  貌似我有些不舍。


  干脆,还是别让我赢这么多钱,否则一团和气成了乌烟瘴气……


  多数人内心都有赌性,只是没有被激发而已,以前我觉得我不好赌,但是当我进过几次赌场以后,我发现我赌性也蛮强的了,动不动就小试牛刀一把,好在悬崖勒马,否则越玩越大,最终把老婆孩子都押上了。


  这里很多荷官都是中国人,荷官的脾气普遍比较好,什么大场面没见过?输急眼了掀桌子的,动手打人的,破口大骂的,经历多了自然淡然了。


  那么,这些荷官会不会也喜欢赌呢?


  也赌!因为他们自认为很懂规则,会去别的赌场玩,比一般人赢的概率高,但是依然是输多赢少,上次在游轮上我采访过几个荷官,他们到了韩国也赌。


  很多人去游轮,就是为了赌博,从第一天赌到最后一天,能赌到最后一天的说明还是蛮有实力的,一般三四天就销声匿迹了,没钱了,上次在游轮上就遇到几个,我第一次明白什么是赌徒,什么叫输急了眼,真是废寝忘食,连饭都在赌桌上吃,输了就拍桌子,赢了就嗷嗷喊。


  我问澳洲导游,有没有团队来了就是为了赌博的?


  他说,有。


  常走河边,湿鞋是早晚的事,阿俊姐规劝过我:我们都是自制力不强的人,一旦沾上黄赌毒,一定戒不掉,所以要远离这些,不要去挑战概率,因为我们不属于能战胜概率的群体。


  陷入其中的,多是盲目自信的人。


  昨晚,我们去逛街,一家便利店,类似7-11,里面有彩票卖,颜姐想买,我提议别买了,颜姐说:澳洲的彩票至少公平一些,万一中了大奖呢?


  我说,就是因为大家都是这么想的,所以彩票才能卖掉。


  彩票这个玩意,其实就是澳洲人发明的,澳洲人最喜欢赌,什么都可以拿来赌,包括谁将是下一届总理……


  在马路上,如果遇到了一条狗,你是可以随意拥抱的,狗狗开心,主人也开心,貌似人人都喜欢小动物,海鸟也不怕人,考拉也不怕人,最有意思的是袋鼠竟然也不怕人,任你抚摸,澳洲原始森林太多了,到处都是,路边经常能遇到大蜥蜴,超大,也不怕人,你拍照它也不跑。


  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人太少了,情感无处倾注,只能倾注到动物身上了。中国游客到了海边,要么挖贝壳,要么捡海星,这里海星特别多,但是不如中国的好看,这里的海星是黑色的,有那么一点恐怖,老外看到海星会重新扔到海里,我们捡到海星则会拿在手里玩,一直玩死为止,导游平时看着蛮不正经的,遇到这种事他变得一本正经:这是自然生态,贝壳不能挖,遇到海星要扔到海里。


  我反问了一句:既然你们这么保护自然环境,为什么还钓鱼呢?


  他说,我们钓鱼也是有规矩的,低于20公分的要放生,你有没有发现这里的野生海豚不怕人,就是因为很多钓鱼者喜欢把钓到的小鱼喂给海豚。


  海豚的确不怕人,我们有个项目就是喂野生海豚,每个人拿条鱼把手伸到海里,海豚自然会过来抢,很可爱。


  海里的鱼到处都是,我们游轮在前面跑,鱼儿在后面追,仿佛我们公园里的鲤鱼,太多了,密密麻麻的。


  我就纳闷了,如果我就是钓到了小鱼,我拿回家吃,有人管吗?


  导游说,有人管,澳洲为什么犯罪率这么低?因为犯罪的成本特别高,刚来(谁?导游吗?)澳洲三个月就上了一次法庭,就是因为钓了一条25公分的鱼,以为可以带回家,但是那个品种的鱼要30公分才可以带回家,被罚了300澳元。


  是抽查,讲究的是随机性。


  在机场,我感受到了澳大利亚执法的随机性了,例如手提行李很少有人称重吧?但是在澳大利亚登机前,有人就推着秤随机抽查背包。


  澳大利亚是航空大国,国内航班是非常密集的,安检非常松,仿佛没有安检,出站与进站都在一起,跟公交车似的,据说很多澳大利亚人是坐飞机上下班的。


  飞机上也没有饮料,没有餐饮,想要?收费的。


  总觉得他们的生活太无趣,早九晚五,商店一般9点才开门,下午5点就关门了,到了晚上能开门的要么是赌场,要么是妓院,要么是酒吧……


  太无聊了。


  晚上饿了,想找个商店,太难了,在这里生活的确很安静,心情也是蛮舒适的,仿佛忘记了自己是从中国来的,拥堵与自己无缘,走在马路上连个人都没有,不过整个城市倒是灯火通明,澳洲有个规定,办公室晚上不能关灯,目的是照亮整个城市,政府有电费补贴,澳洲咋这么多电?澳洲的太阳厉害,太阳能发电。


  澳洲的太阳太厉害了,我已经黑了三圈了。


  进商店,最显眼的位置放的一定是防晒霜……


  晚上,实在无聊,想去逛逛,看看有没有按脚的,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有条华人街,里面什么都有,也有按摩店,貌似是良子,去逛逛?


  发现,不营业。


  这边的商店普遍没有防盗门,就是玻璃门一关,上面挂个CLOSE,我看了一下按脚的价格,一小时50澳元,还是蛮贵的。


  不知道有什么服务。为什么这么说呢?我采访过一个读者,她在美国做按摩师,她跟我讲在美国的女华工里,有50%是从事按摩行业的,但是按摩行业也是分LEVEL的,最低级的就是按摩的,类似正规足疗店里的按摩,再往上就是有点特殊服务了,例如可以让客人摸,还有的帮客人摸,还有的可以让客人上,最最顶级的是扮演M,任客人虐。


  我问她,有什么梦想?


  她说,梦想是拿到绿卡。


  为什么单身女士很难拿到美国签证,就与这个有关,我问了一下澳洲导游,他说澳洲也是如此,妓院里要么中国姑娘,要么台湾姑娘……


  我说的那个读者,她做的是正规的按摩,拿到绿卡以后,她想把孩子也带过去读书,她自己辛苦点无所谓,一切为了孩子。


  澳洲的这个导游蛮有才华的,写一手好文章,他分享给我看了,是真的水平很高,至少我写不出来,不知道谁告诉他的,说我是作家,基于此,他特别喜欢跟我交流,读他写的诗给我听,让我点评,我问他是不是有思乡之情?


  我只是随口一问,因为他写到了家乡的月亮之类的。


  他说,想家,在澳洲虽然是好山好水好福利,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家,这一点特别矛盾,一方面已经适应了澳洲的生活,一方面又特别想家。


  我问过赤道姐同样的问题:以后回国吗?


  她说,回。


  我问导游:为什么不做生意呢?


  他说,你看到没,即便是按摩店也是早九晚五,赚钱太难了,社会越成熟机会越少,因为无处投机取巧,你就是让工人加班这也属于投机取巧,你们都喊着要法制社会,却没有想一个问题,法制社会真的健全了,你们还有赚钱的机会吗?


  有道理。


  一个国家的法制越健全,阶层越固化,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欧美总是出现XX家族,因为法制健全的情况下,各个领域都很成熟,你想钻空子进去?太难了。


  但是,我认为即便是法制社会,只要勤奋一点,还是有机会的。


  晚上,我们在大街上溜达,溜达到了酒店密集区,希尔顿酒店旁边,有个商店竟然营业,里面有药妆,有保健品,还有一些特产,并且有中文标示,队友们看到以后异常的兴奋,提着篮子就去扫货了,而且价格优势很明显,大家扫了几千块钱的货,有蜂蜜,有保健品……


  我在想,这个商店极有可能就是中国人开的。


  两个原因。


  第一、商店定位很明确,就是针对中国游客的,而且就开在了酒店区,来澳洲的中国游客普遍会在这里停留一站。


  第二、半夜还营业。


  中国人在澳洲或新西兰是很喜欢开商店的,移民的捷径,赤道姐就开过一家,开上几年就可以卖掉,卖给那些有移民需求的人,一个小商店能卖300多万,关键一点,商店是比较容易盈利的,如果买汽车修理厂之类的呢?很难盈利,北纬姐买了一个汽车修理厂,200万,很便宜吧?但是修理厂不盈利,每年至少要额外支付100万的运营成本,不支付不行吗?不行,你就拿不到永居资格。


  北纬姐马上就拿到身份了,所以当她谈到让我去芬兰的时候,她愿意把修理厂送给我,我只需要继续支付运营成本就可以了,拿到身份需要600万左右。


  当然,我也不会白支付,过几年,我又可以卖给下家。


  标准的击鼓传花。


  今年,北纬姐把公司经营范围增加了保健品和对外贸易这一块,想把保健品出口到中国来,那么公司就有盈利的可能了,一旦公司能盈利了,这个公司也就值钱了……


  国外的服务行业不好干,因为人工太贵了,但凡是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分类中国人就很难进入,我们擅长的还是贩卖,所以大家喜欢开超市,这玩意简单呀,进了货卖掉就行了,而且中国人知道怎么避税,他们在澳洲也避税。


  新西兰、澳大利亚还是有炒房和炒地的可能,因为中国人正在大量移民,有刚需,而且对于不懂的人而言,贵100万折合成澳元也不过是20万,感受不到,中国人最喜欢卖给中国人。


  若是在欧洲国家呢?


  很难!


  我问过北纬姐这个问题,在芬兰买房子能升值吗?她说不会升值,特别是公寓,是有维修成本的,电梯多少年一换,管道多少年一换,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房子普遍不升值,HOUSE也是如此。


  那天,我开了一句玩笑,若是100万可以买张美国绿卡,队伍能从北京排到上海,现在移民的成本越来越高,想不考雅思就移民新西兰,门槛要在2000万左右了,即便如此,依然有人在排队。


  我先别想这么长远,先去上海再说吧,能在上海立足,就能在世界立足,出国以后我才理顺一件事,中国的房子车子是全球最贵的。


  例如,澳洲的房子理论上跟中国差不多,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汇率问题,澳洲人赚的是澳币,我们赚的是人民币,例如在澳洲买辆车也不过是两三万而已,在中国两三万能买辆啥?QQ?


  澳洲人均1.5辆车。


  澳洲的车子还是以日本车为主,很少有大众,路上没有见过一辆中国车,澳洲的车子比新西兰的车子要新一些,新西兰的车子多是二手的,我遇到一辆陆巡是83年的,跟我同岁,依然在跑,这些车子多是从香港、新加坡淘过去的,无论新西兰还是澳大利亚,他们对车子貌似都不怎么讲究,主要比拼的是游艇,有车子不牛B,有游艇才牛B。


  我们去参观过游艇码头,有些游艇正在出售,1000多万人民币。


  我经常关注跑车论坛,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写提车作业的多是留学生,一直不理解,但是在澳洲逛了一圈我搞明白了,太便宜了,30万澳元就能买到豪华跑车,对应到中国,不考虑汇率的前提下,30万连低配的A6都买不到。


  要是我们生活在澳洲,赚的是澳币,我们都住着别墅,开着法拉利。


  美国人为什么优越感那么强?因为美元给力,他们的钱太值钱了,老美来中国消费,仿佛我们去柬埔寨,我们10多个人在柬埔寨喝了一晚上啤酒,吃了N多烤串,结账的时候100美元,太便宜了。


  我们在柬埔寨或越南,富有的连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特别是去越南,亿万富翁……


  这次旅行时间有点长,大家都想家了,约着有机会再一起旅行,大家说的都是真心话,出来真的很长见识,大家也渴望能经常出来走走,但是真的走出来是非常难的。


  难到什么程度?


  我第一次出国与第二次出国间隔了三年,记得第一次出国的时候,大家分手的时候可不舍了,约定每年至少要一起出一次国……


  结果呢?


  再出去,太难了。


  考虑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另外在国外的时候,人很容易迷恋上外面的世界,而一旦回到家呢?就开始迷恋家的温暖了,不想出门了。


  回家容易,出来难。


  一眨眼,我出来快半个月了,群上有人问我出来多久了,我说半个月了,群友感叹半个月貌似啥事也没干成,而我们却跑了这么多地方。


  我也在反思自己,平时我在家不是也这么日复一日的混日子吗?是我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了,这半个月,几乎每两天飞一个城市,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吃了很多,喝了很多,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很有素材,只是现在还没静下心来,等我静下心来,写上几个月,写不完。


  来澳大利亚前,高姐给我打了个电话,我们谈到了旅游业的不景气,高姐说,其实这是最佳的出行时机,价格便宜,人又少。


  平时这个季节是澳大利亚的旅游旺季,国内是冬季,这里是夏季,而现在呢?旅游团很少,我们一起的只有四个团,而且都是小团,我们团只有14个人,其中一个是领队,你知道现在旅行服务有多好吗?全程住星级酒店,飞机直接联运到家门口,例如我是山东的,那么机票帮我买到济南,自费项目直接免费送,例如体验直升飞机,不要钱……


  无论去哪个景点,中国人很少,多是老外,没有乱糟糟的感觉。


  中国经济不行,从旅游业就可以看出来,领队也纳闷,前几年每到这个季节,都是40人的大团,现在几乎看不到40人的团。


  我们13个人,还是来自全国各地旅行社凑起来的,云南的、湖南的、陕西的、山东的。


  经济的确不景气。


  貌似实体行业普遍进入了价格战,特别是双11对实体经济冲击更大,例如我们去欧洲的时候,成本价就1万多,若是直接单买机票呢?也是1万多,而双11的时候团购欧洲游价格只有5000元左右。


  旅行社赔本,也干。


  我媳妇团购了两个名额,她带儿子去欧洲,一年内有效,什么时候去都行,你能想象吗?5000元去欧洲,连机票都不够。


  韩国呢?


  新加坡领队告诉我,从他那里走,800元。


  便宜的要死。


  我鼓励山东的朋友可以考虑韩国行,最近的国家了,飞机不到1小时,带着孩子去看看,孩子一定要出几次国,可以提升他的自信心,我们住在小县城,我儿子班上出国的小朋友很多。


  牛哥讲过一个故事,他想带儿子去趟欧洲,因为儿子读初中了,从来没出过国,他想让儿子领先同学一步,出去看看。


  结果一打听?


  儿子班上,除了他没有出过国,其他同学都出过。


  当然,这个说法我觉得可能夸张了一点,应该说多数都出过,现在有这个意识的家长越来越多,出国的门槛越来越低了,去趟泰国也不过是2000多块钱,省几顿饭就出来了,有时招待客人一顿就花几千。


  这次出行,遇到了太多有意思的事了,我有个十年没有联系的朋友竟然主动联系我了,说是要给我接风,说话都小心翼翼的,就因为他感觉我出国了,牛B了。


  最近,一直写出国题材的,大家不是很爱看,因为大家感觉写的内容太遥远,但是从侧面恰好说明了一个市场,就是旅游代购,边旅行边代购,大家对陌生的地方还是充满着敬畏感,总觉得国外带回来的东西肯定很好。


  我见过这么多做微商的,如果真要让我评价谁做的不错,我觉得还是做代购直播的群体,N多代理同步直播……


  若是边旅游边直播呢?招上N多代理,会异常的火。


  想免费旅游?


  太简单了,你可以帮别人做广告呀,例如在新西兰的牧场帮朋友拉个横幅拍个广告,在悉尼歌剧院拉个横幅做个广告,一个广告收1000元贵吗?


  不贵吧?


  一场旅行,岂止10个景点?


  总而言之,赚回你的路费肯定没有问题,你可以通过代购UGG或奶粉赚到一部分钱,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我在想,如果我在家,这半个月也是荒废过去了。


  多亏我来了。

 

b0aeDDDD-b0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