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卑微

  那年,我去天津,坐火车去的,住锦江之星。


  旁边是个汽车贸易公司,主要做进口汽车。


  吃过早饭,出去溜达溜达,进了汽车展厅,有路虎有宝马,真好,眼花缭乱的,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咦?宝马还有两厢车呀?


  当时没见过宝马1系,感觉真新奇,就想进去坐坐,刚要拉车门,一个胖胖的销售员走过来,没好气地说:别动,那车卖了!


  我急忙解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我灰溜溜地走了,从那以后我对宝马有了阴影,原来卖宝马的都这德行?有啥了不起,暴发户才开宝马,送我我都不要,奶奶个头的。


  这个事对我触动特别大,为什么别人进店都有人迎接,我进店没人搭理呢?问题是不是出在我自己身上?我是不是太像屌丝了?我的确是屌丝,关键是他们怎么看出来的呢?看我的打扮?看我背个背包?看我蓬乱而又飘逸的秀发?我可是用飘柔洗的头。


  一定是我出了问题。


  另外,因为我连宝马120都买不起,所以有了鬼鬼祟祟的感觉,当时假如我身价30万,我会很装B地回应他:卖了?卖了咋了?我付全款,马上开走。


  我恨我没钱呀!


  今年,我去过几次宝马4S店,媳妇买MINI,我去帮着选车,销售员每次都很热情,而且主动要求试驾,因为前段时间宝马试驾出过事故,只允许场地试驾不允许上路了,但是主动要求我上路试驾,跑了很远很远,开得我都嫌累了……


  原来,宝马也很热情,饭点的时候还提供午餐,免费的,我儿子最喜欢跟我去宝马4S店了,一群阿姨陪他玩,他跟我一样,就喜欢美女。


  上周,君子过来,他生了二胎,想换车,目标是宝马3系,长轴的,问我什么意见?我认为家庭用就两个标准:舒适、安全。若是问我,我的答案肯定是选择日系,车子安全不安全,其实关键在于你选择了什么价位,捷达是公认比较安全的车,要是与霸道撞一撞呢?


  车子过了20万,碰撞级别多可以达到5星,只要别违章别超速,一般没啥问题,旅行时我经常跟队友讲:无论前排还是后排你们都系上安全带,即便遇到了事故,刹车到了60以下,即便是真的撞了车,我们也能捡条命……


  我跟君子去打球,恰好遇到了一辆老皇冠,05年的车子,车主是个穿JEEP的中年男子,他主动过来打招呼,问我的是不是新款?


  君子问他:“皇冠这车咋样?”


  他说:“十年了,就换过一个油封,什么毛病都没有,开这车跑长途一点都不累,谁开谁知道。”


  君子问:“为什么不选宝马?”


  他急忙摆手:“又不做生意,那么张扬干嘛?”


  丰田其实主要在南方,北方还是认宝马奔驰,我买了皇冠以后,只遇到过一辆同款,还是天津牌照的,经常有人问我这车多少钱买的?有猜10多万的,有猜20来万的,但是没人猜40万以上的,太普通了。


  不满意的地方肯定有,例如铁皮薄。


  我最喜欢的是它的大灯,LED的,真亮,跑夜路仿佛是白天,前些日子我开媳妇的车子去济宁,回来的路上我总怀疑没开灯,咋这么暗?


  另外,音响很给力,我觉得一点都不输朋友的柏林之音,当然他认为我耳朵里长驴毛了,不识货。


  还有就是发动机声音好听,特浑厚,一点杂音都没有。


  最最让我觉得惊喜的就是GBOOK导航,有人工台为你服务,地图全自动更新,而且发生碰撞以后自动报警,偶尔我忘记了关窗也会短信提醒。


  还有太多太多,例如舒适性。


  还有就是自适应巡航,这玩意其实蛮有意思的,高速巡航的时候特别有帮助,特别是视线不好的时候,你没发现前面有车,它就能发现,能及时帮你刹车,关键是省心,一口气跑1000公里很轻松,我早上出发去杭州,下午到杭州时还生龙活虎的,晚上还能折腾到凌晨一两点,一点都不累。


  最关键的一点,我觉得自从买了这个车,运气特别好,偶尔有女生坐我车,我就调侃她:只有皇后才有资格坐我车。


  我说这么多,不是向大家推销皇冠,而是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从而造成了价值观的统一或对立,遇到统一的我们仿佛遇到了知音,遇到对立的我们则试图去说服他们……


  其实是徒劳的!


  君子去宝马4S店了,开着他那辆破捷达,他就是受我影响而买的捷达,二手的,3万买的,还能卖3万,捷达就这点好处,不贬值,我8万8买的,开了两年卖了8万,国庆6万买的,开了两年卖了6万。


  神奇不?


  君子提出试驾,被委婉拒绝了,说是驾龄不够,他拿驾照恰好11个月,差几天就到1年了,一般遇到类似情况,你可以提出体验坐乘,让试驾专员开着车带你去溜达溜达。


  说白了,他太像当年的我了,一进宝马4S店就蔫了,蹑手蹑脚的,给人的感觉不像来买车的,被拒绝是必然的。


  君子其实就是认准了宝马标,他的目标是选择最便宜的3系,就跟我当初买摩托车是一个道理,管它什么配置,是宝马就行。


  我觉得他会后悔的。


  为嘛呢?


  因为,现在老百姓对宝马也熟悉了,若是为了迎合老百姓,想让他们佩服你,你就直接上7系,哪怕贷款也搞。


  你觉得开个3系就能搞定?


  白搭了。


  球馆里有开3系的,烧包得要上天了,有时我都很鄙夷地想:你那么能咋买个破三系?又不是M3。


  当然,我的眼光世俗了点。


  牛哥买了奔驰E,买了当天就后悔了,后悔没上S,因为老百姓懂的也多了,他们也知道宝马分3、5、7系,奔驰分C、E、S系。


  以前,我对这些东西还是蛮在意的,如今就跟手机似的,谁会在意你用的什么手机呢?我对车子也麻木了,4年折腾了7辆车,应该以后不会再折腾了,当然若是真有钱了,也许会买辆法拉利,不过这个愿望应该此生完成不了了。


  我现在也很少开车了,偶尔接接朋友,若是我自己?我宁愿骑自行车。


  上周,来了一个做微商的,他刚买了辆宝马,118,通过金融公司做的零首付,他想用这个作为噱头去招代理,他意外地发现,竟然没人相信了……


  这一招,不灵了。


  不是宝马不灵了,是微商做烂了,没人相信代理模式了,最关键的一点,是老百姓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变化,你想想你多久没刷朋友圈了?


  频率会越来越低。


  人是有惰性的,就跟牛哥讲的那个故事似的:公猩猩跟母猩猩在一起半年就阳痿了,咋办?换个母猩猩接着就好了。


  这是动物本性。


  人也如此。


  小时候老师要求写日记,我们能坚持得很好。


  可是你见谁坚持到老?


  博客刚出来的时候,人人都去开博客,仿佛人人都是作家,可是坚持写的又有几个呢?后来又玩微博,天天刷,等红绿灯也刷,做饭也刷,你现在还刷吗?


  微信朋友圈,也是如此。


  不是内容不行了,而是人的惰性决定的,对什么都会审美疲劳的,就是把范冰冰嫁给我们,我们能保证天天不厌烦吗?我们睡着范冰冰可能还想着柳岩。


  从这个角度可以得出一点:无论什么模式,都不会常青,包括一个王朝。


  例如《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大家觉得很新鲜,我们甚至能说出所有参赛选手的名字:平安、金池、吉克隽逸、李代沫、金志文、梁博……


  最新的一季,你能说出几个?


  再过上十季呢?


  也许节目都没了,就跟当年的《正大综艺》一般。


  所以,对于读者的离去,我觉得是必然的,你今天关注我,明年未必关注我,也许明天就不再关注了,因为你也会审美疲劳,再牛B的人也不过就那么几把刷子。


  所以,读者换了一拨又一拨。


  是人性决定的,当然与我自身成长太慢也有关系,假如我是奥巴马,那么我永远都是你的焦点,你生怕错过了任何一次与我会面的机会,我能召见你都是给你面子,你要用海飞丝洗上两遍才能见我……


  我跟君子讲:我们不受人重视,问题一定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是我们自己穿的邋遢了,是我们自己不争气了,就如同刘冰,这个季节了还趿拉个拖鞋,衣服也好久没换了,他来找我,我要跑200多公里去高铁站接他,还要安排他住五星酒店,生怕打扰他休息,陪他聊天我还要不停地问他几点休息?


  为什么呢?


  因为,他牛B,他有钱,他厉害。


  当年我们认识的时候,我是嘉宾,他是队友,几年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秋思也是我队友,每次来我都训她,嫌她又给我添乱了……


  昨天,我去看房子,我们东边的商铺1万8,只卖不租,一套差不多300万,我觉得是蛮好的,就是大了一些,我用不了这么多,我只是做个展厅,小生意,我在这里买过两套房子,售楼员又是我读者,自然对我蛮热情的,允许我零首付或者分期付首付,但是我觉得超出了我的预算,关键是我觉得把300万变成了水泥太不值了,就如同有人问牛哥:你是不是把资金都投到房产上了?


  牛哥说:“恰好相反,房子只是我的资金枢纽,类似资金池,我投入100万,可能从房子上贷出200万,一方面我用着房子,一方面我用着资金。”


  但是,这些招术对我不灵,因为我没贷过款,不熟悉这里面的游戏规则。


  但是,牛哥炒房子的套路我学会了。


  例如,这边有写字楼,我可以零首付拿下来,我每套交上1万定金就可以了,他们给我的政策是买一层送一套,就是我带着朋友去买一层,他送我一套。


  一套是20来万。


  我就在想,这个事我完全可以干,我把本地做淘宝的忽悠到一起,大家坐下来谈一谈,我提出帮大家一起申请政策,零首付,大家在一起办公多好呀?我白得一套房子。


  而且,只要我想干,绝对能成,这玩意最容易形成从众效应。


  但是我一想,没意思,万一被大家知道我背后有猫腻,大家就不喜欢跟我玩了。


  看了这里的房子,我又去北边的商业区看了看,一街之隔,房价差一倍。


  我进了售楼处。


  吧台上的大姐很疑惑地问:你干啥呀?


  我说:“我找套房子开个店。”


  她说:“你坐那里等着吧。”


  我说:“找个资料我看看吧。”


  她说:“你先等着,我打电话给你叫人。”


  一会,从楼上下来一个小伙子,穿的也挺随便的……


  我在想,为什么你的房子卖不上价,为什么这里的店开了一家死一家?一定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顾客来了就跟仇人似的。


  看了一圈,没有满意的,走了。


  我刚上车,接到了北京来电,澳大利亚大使馆打来的,问了我一系列的问题,至少有20个问题,问我爹问我娘问我干什么的靠什么吃饭,问我跟爱人的关系如何,有多少存款,有几套房子几辆车子,平时喜欢去哪里玩,喜欢吃什么。


  有被审问的感觉。


  咱就要当审问去对待,一一认真回答。


  挂了电话,我在想一个问题,应该把儿子的户口迁出来,不应该再放在农村了,不是忘本的问题,而是给自己增加了太多不必要的解释,充满了不信任。


  出个国,我要反复证明一点:我还会回来的。


  因为这个事,我抑郁了好几个小时,突然觉得自己蛮卑贱的,平时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仔细想想,我说服一个陌生人信任我都这么费劲。


  我们牛B啥?


  我们全家都是农村的,父母还在第一线。


  我们有啥身份?


  从法律角度讲,也是农民,就如同我们去旁听法院审判,那些自由职业者的身份要么是农民,要么是无业。


  农村户口叫农业,城市户口叫无业。


  多么荒凉的称呼。


  为什么大家拼命地当公务员,就是希望有个体面的称呼,我说我是写文章的,对方接着问了一句:你加入作家协会了吗?


  我心想,擦,我懒得加。


  人家心想,吹啥吹。


  今年,我跟媳妇商量了几次,我说我们一定要再开个店,要让你忙碌起来,也让我忙碌起来,否则对孩子影响特别大,别的孩子的父母都有工作,而他却不知道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老师也好奇,咋没有工作呢?


  孩子是需要父母有标签的,我们可以自己安慰自己:这东西无所谓,但是孩子在意,那么我们就要给他一个体面的答复,例如我是做烘焙的,在银座有店。


  农村孩子,要想爬得有体面,太难了。


  农村孩子,就是农村孩子。


  昨天在球场,遇到了学校的老教师,闲聊了一会,我问他农村孩子跟城里孩子差别大吗?他说蛮大的。我问他今年学校招了多少新老师?他说17个,不过都是临时工,一个月才1000来块钱。


  这些人为什么宁愿做临时工也不愿意去工厂呢?


  体面,社会身份。


  我二姐就干了七八年的临时工,一个月才800块钱,她还算不上临时工,是借调关系,就是她分配到了比较偏远的学校,但是她在城里教书。


  我想起了丁锐,他算是个奇葩,活明白的人,整天研究生死,而且相当的尖锐,见佛杀佛,见上帝杀上帝,他一个人能对付N多佛教徒或基督教徒,在我遇到的这些写文章的人里,我真心佩服的就俩人,一个是赵老师,一个是丁锐,丁锐粉丝比我多,他写的有深度,我也是他的粉丝。


  我提到了脱发的问题,我说真TMD郁闷,说不上哪天你们见到我就成光头了,所以趁现在还有头发,我要留披肩发,再不得瑟这辈子没机会了……


  他说:“你若是想明白了,有没有头发并不重要,有没有头衔也不重要,有没有粉丝更不重要。”


  他很疯狂,去火葬场体验死亡,让工人把他塞进火化间,然后打开鼓风机,他说鼓风机吹起散落的骨灰时,感觉很微妙,什么名利都是个球。


  他说这些是有资格的,因为他有钱有闲,还有那么一点深度。


  而我们呢?


  什么都没有,自然要追求这个球。


  青岛有个朋友,创业板上市了,上市前其中有个流程是去面审,类似当面审查的意思,工作人员训他们就跟训儿子似的,提一个问题,那么你就要回答一个问题,有些业务董事长未必熟悉,总经理想替着解答一下,结果换来一句:你闭嘴,轮你说的时候你再说。


  就这种氛围。


  他们团队经过三次面审,感觉跟审犯人似的,使他都气馁了,说的好一听,咱好歹也是个老板,咋被那帮家伙训得跟儿子似的?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再去。


  有时,我在想,为什么我不愿意去大城市?


  可能就是不愿意有这种卑微感,希望自己能活的有优越感一些,昨天陪我打球的小伙子也谈了同样的感受,他喜欢生活在县城。


  我说:“你年轻,必须去大城市,蹲在县城容易颓废。”


  他说了他的理由,例如互联网时代,在哪里都一样……


  咋可能一样呢?


  我们在这里太有优越感了,使我们不再卑微,却是夜郎自大,我喜欢看历史,特别是二战时期的,我原本想写个专题,但是校正老师觉得题材太敏感,给咔嚓了,看看二战时期的那些英雄,在元首面前算个P呀?不是挨骂的问题,是随时会掉脑袋。


  旅行社说,我的签证审核还缺点火候,要求补交房产证复印件、车产复印件,还要提供不低于50万的存款流水,可能是因为我是自由职业的缘故,别人只需要提供5万存款就可以,我需要50万,要证明我是不会走的。


  没办法,弱国无外交。


  我们国家强大吗?


  表面上很强大,出去才知道,我们就是个弱国,我们的新闻总喜欢吹气球,仿佛我们是世界霸主一般。


  什么时候,我们出境自由的时候,才是强大的开始。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成为香港人?


  因为,他们拿着护照买张机票,世界各地可以随意行走了。


  我们呢?


  跟审查犯人似的。


  人有两面性,一方面很容易卑微,一方面又很容易自大。地主婆原来在新浪工作,我以前有个认证的新浪微博就是她帮我开通的,我们关系一直很好,她一直都在互联网公司做高管,如今又跳槽了,进了一家视频直播公司,还答应赞助我去旅行,又是赞助那个又是赞助这个,我说啥都不要,我就要钱,哈,答应了。


  我写了原麦面包代购的事,她去做了,因为她公司楼下就有一家原麦山丘,她只是想体验一下这个事到底能不能成。


  我的建议是啥?


  第一、你要先熟悉别人是怎么做的,怎么熟悉呢?很简单,先成为别人的客户,在淘宝上买人家的一次代购。


  第二、你要进入烘焙圈,不能针对我的读者卖,我的读者多数不知道啥是原麦山丘,包括我也不知道。


  她没听,直接做了,排了一下午队,没抢到几个面包,平均每发一个快递要100多块钱,就那么几个面包,她觉得这个市场白搭。


  她跟我讲,我把她训了一顿。


  我说:“你是指望高雅地赚钱,咋可能呢?任何一分钱都不是那么容易赚到的,这个事说白了就是跑腿的事,你咋能嫌排队时间长呢?”


  她干不了,认为这是无业游民才适合的事。


  我们这边有个作家的徒弟,是个妹子,一直在家闷头写文章,我觉得是没啥出息,因为她的文章完全是想象出来的情节……


  我建议她做个公众帐号。


  她不做。


  我的意思是啥?


  你跟我周末似的,每天推荐一篇优秀的小说,只选名家名作,只要你坚持做,很容易火,你从1980年开始找,把每年的获奖的短篇小说找出来,这个事够你忙活一年吧?而且你还能学习别人的写法。


  这么来一圈差不多需要一年。


  那咋着再来一圈?


  把每个省的作协主席、副主席的短篇小说找出来,又一年。


  此时,你的公众帐号已经火了。


  接着,顺势推出你自己,或者偶尔夹杂上两篇你自己的小说,别人也觉得是大家之作。


  她不乐意干。


  不知道咋想的。


  米姐才写了几篇文章?她被我忽悠着开了公众帐号,最近也被后台邀请了,后台邀请三步骤,第一邀请认证。第二邀请开通评论。第三邀请开通打赏。


  当开通了打赏功能时,就跟米姐的文章似的,一篇少不了200元。


  能买20斤猪肉吧?


  我们小时候,一年一家人都吃不了20斤猪肉,你就满足吧!


  一个人有1000个铁杆粉丝就足够养活自己了,假如我有1000个铁杆粉丝,我每年不会低于100万的收入,前几天写的那个小书店,一周只卖一本书的那个,为什么很多人不屑一顾?因为他们认为赚钱太慢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一旦你做好了,你慢慢培养了1000个粉丝,即便是一个月买你一本书,你也至少有3万元的利润。


  当然,也许3万元对你没诱惑力。


  什么是铁杆粉丝?


  愿意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你的,就如同我们喜欢周杰伦,能花钱去看演出的,那才是铁杆粉丝……


  如果你有1000个喜欢吃原麦山丘的代购客户,你有1000个代购美国狗粮的宠物主,你有1000个喜欢付费阅读的读者,你觉得还养活不了自己吗?


  想想,我们不是太卑微了,而是太高大了。


  高大,未必能上!

 

b0aeDDDD-b0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