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万的故事

  最近,超忙。


  人忙了是什么状态?


  过去看别人在群上聊天还挺有意思,现在看到他们蹦达就觉得是一群无聊的人,你们咋这么闲?


  老杜约我骑行,约了两次,都不巧。


  一次是我去沂源给客户送酒了。


  一次是我去济南机场接娃了。


  下午,我看天气不错,多云,无风,我电联老杜,问他坐诊不?骑车不?


  他骑。


  其实,我不用问,只要不下刀子,他就骑。


  老规矩,他骑公路车,我骑速降车,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同速,我若是骑公路车,他是追不上我的……


  我去他办公室,跟丢了东西似的,先是挨着翻了一遍。


  他问,找啥?


  我说,看看有没有收礼,前几天有个视频看了没?有几个患者家属去了肿瘤科主任的办公室,到处都是礼品,茅台、中华,连冰箱里都塞得满满的。


  他说,我这里是清水衙门,敞开门都没人送。


  我们一起骑到临沂大学,他提议往东骑,要带我去看个厂房,这也是我们之前讨论的一些话题,就是我认为地产到头了,不涨就是跌,因为通货膨胀在不停地酝酿,房价可能没变,但是钱不值钱了。


  钱为什么不值钱了?


  你知道吗?北上广的房产总值已经能买下美国了。


  即便是县城里,家家户户都住着百万豪宅,但是过着穷日子。贸易战真正的软肋在楼市,之前的两轮关税制裁都是前戏而已,当然出不了系统性的坍塌,因为关键时刻随时可以锁仓,不允许交易就是了。


  今年,是企业违约的高发期。


  明年,是个人违约的高发期。


  钱不值钱了,那么就需要买些硬通货,A股市场里也可以买美股,是通过基金,例如纳指ETF,贸易战之后买入量明显上升,而且产生了高溢价,其实大家就是用来对冲人民币贬值的,等于间接做了海外资产配置。


  资本市场是嗅觉最敏锐的。


  贸易战之后,美股一直在涨,而A股一直在跌。


  都在寻找避险渠道,有朋友是贩船票的,他说了一句话挺有意思的,美国的船已经开走了,现在欧洲的船票正在一票难求,哪怕天价也有人买。


  生怕登不上船了。


  当然,这些离我们挺遥远,贫贱不能移。


  我觉得与土地相关的东西还是值得投资的,因为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可能不会选择买房,但是会买车位,车位是刚性需求。另外就是选择合适的厂房,现在破产的企业越来越多,相对而言是有拣漏机会的。


  上次一起吃饭,就谈到了这个,我的意思是遇到合适的厂房帮我物色个,我投资用,厂房还可以变通,变通成啥?


  私人宅院。


  这边很多这么做的,在里面盖上了HOUSE,还搞上了凉亭之类的,更有甚者开了私人会所。


  老杜带我看的这个厂房在东环路上,厂房占地15亩,建的还不错,一直没有投入使用,老板貌似资金紧张,反正低价出售,150万,手续齐全可以过户。


  老杜怎么知道这个信息的呢?他姐夫在这里看大门。


  老杜的意思是你自己考虑考虑,这又不是买支铅笔,莽撞不得。


  我说,这个我没有太大的兴趣,原因很简单,离我老家太近了,我若是在这里买个厂房,那不如在我家圈块地,花不了多少钱,我想找的是城区的厂房,例如工业园的,要么是河西的,就是周围被居民区包围的。


  他说,那贵了。


  我说,可以要个小点的。


  为什么对厂房这么敏感?


  厂房作为工业地产,在珠三角已经炒的火热了,蔓延全国只是时间问题,当然他们那边的炒房更主要的模式是“二房东”,可以百度一下,到了疯狂的地步。


  老杜提议:晚上咱俩去吃鱼吧。


  我说,我不是很喜欢吃鱼,特别是淡水鱼,我觉得有泥腥味,那个大家都说很火的饭店你知道不?XX鱼庄,老板娘挺漂亮的,她儿子跟我儿子同学,我去吃饭,她非让我点条鱼,我说我对鱼很挑剔,她说不好吃不要钱,吃完饭她过来问我,好吃不?我说一般般吧,结账时她死活不要钱。


  他说,我带你去吃六线鱼,很特色的小店,六线鱼没什么刺,海鱼,肉好吃,这鱼都是进口的。


  我说,行。


  我们各自回家洗了澡,换了衣服,我抱了一箱大红马,打了滴滴,出发了。


  他给了我坐标,我到了以后,转了三圈没找到。


  在老杜的电话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门有巴掌大,然后是在地下一层,跟捉迷藏似的,老板娘挺漂亮的,老板戴个眼镜,看俩人的气质应该是有一定社会身份的,特色就是烤鱼,所谓的烤鱼有点类似空气炸锅炸的,不是我们传统理解的烤鱼。


  整个小店就四个菜。


  真牛B,这样奇葩的地方你都能找到。


  没人,就我们俩,据老板说,还预订了一桌。


  鱼还不便宜,巴掌大的鱼,98元/条,反正我们俩吃了顿饭没点酒,400多块钱,还不能微信支付,只收现金。


  鱼好吃不?


  好吃。


  这种店,完全是玩票店,就是老板喜欢做鱼,而且做的出色,当成兼职了,只服务少数朋友,一晚上接待那么一两桌,当成娱乐了,也不卖酒水,这点有点类似老黑烧烤,你想想一个卖烧烤的不卖酒,这需要多大的自信?想喝酒是吧?他帮你去旁边商店买……


  老杜拿了瓶五莲原浆,53度的,有些年岁了。


  他喜欢喝白的。


  我说,咱喝点红的吧,尝尝我的酒。


  他说,红酒别喝了,一会我抱回家,别害怕,我给钱。


  我说,给钱就不让抱了。


  他说,我不是开玩笑,是真的,过几天我请外甥们吃饭,反正都要买,不要理解为了捧场,是我真的有需求。


  我说,我送你了,真的。


  他说,该多少钱就多少钱,这是尊重价值。


  老杜是明白人,他层次在那里,他给我钱,我真要,酒我也给他,但是我会通过其它方式再感激他一下下。


  我说,卖酒和喝酒完全是两个概念,例如我们去日式餐厅,我媳妇喜欢喝里面的一款气泡酒,78元/瓶,这么说咱觉得好便宜,但是真喝了就觉得好贵,我们俩喝了四瓶,一结帐,觉得后悔了,品尝一下就行了,咋喝这么多,你看我请大家吃饭,一般至少抱一箱酒,900多块钱,大家也没觉得有啥,但是要是从吧台拿酒呢?那这顿饭就觉得请的很重,甚至负担不起。


  他说,本地请客,酒水在内,人均百元就是大面子。


  我说,那天,我跟刘胜在闲聊,一箱红酒卖到900元以上的,很少很少,淘宝销量最高的,一个月不如我一天的销量,哪怕赵薇的店也不如我卖的多,因为这是淡季,很少有人买红酒。


  他说,这个季节一般就是啤酒,正式一点的就是白酒。


  我说,你不缺酒,茅台、五粮液,地下室全是吧?


  他说,哪有,我倒是想呢!


  我说,上周,我去济南送酒,顺便去机场接儿子,就是你给我打电话那天,那姐妹是做医药的,类似长生生物在济南的驻地代表的角色,当然不是做长生生物的,她要酒是请医生们吃饭的,我问她请的频繁不?她说正常频率是每周一聚,我们俩也聊到了那个视频,就是肿瘤科主任办公室里的茅台、中华,她笑着说,那算啥?连随手礼都算不上,在三甲医院这些部门干主任干到退休若是没有2000万的存款,那属于干的很失败的。


  他说,夸张了。


  我说,我认为她说的很多话是靠谱的,毕竟她是业内人士,而且做的是高端医药,跟这些人天天混在一起,其中我们又谈到了钱色交易,我们俩观点很一致,真正牛B的业务代表是不陪睡的,真正牛B的人也不睡你,因为“睡”是不值钱的,你再美能美过5000元/夜的模特吗?


  他说,这倒是真的。


  我说,她跟我谈到了一点,我感触特别深,就是一定要多赚钱,人得了肿瘤以后,有钱与没钱完全是两个生活状态,有钱可以使用进口药,没钱只能吃安慰剂,国产药要么靶向不准,要么副作用太大。


  他说,咱这边就有一个,那XX厂的老板,一个月吃药就要8万多块钱,正在跟保险公司打官司呢,保险公司不赔,他起诉了。


  我说,她很愿意跟我交流,因为很多话题,她不需要解释我就懂,包括医药问题,冷链运输问题,她自己也说,有时发冷藏药怎么发?装几个冰袋,放长途客车上就发来了,还有疫苗问题,若是拿着放大镜来审视任何一家医药公司,都是一样的结果,长生出事更多归结为运气问题,若是用这种方式把几大龙头给杀了,那么整个医药行业水平是倒退的,因为剩下的还不如他们,这就跟食品企业是一个道理,为什么小企业没事?因为没人盯着你。


  他说,无论什么行业,水至清则无鱼。


  我说,我们还探讨了一个观点,例如医生不养生,大鱼大肉大烟大酒。


  他说,上次我提醒过你一个事,你没有重视,不要写中医问题,大方向在提倡,你不能唱反调,这是很危险的,也不要假装当那个觉醒人,人家真正觉醒的人是看破不说破。


  我说,我也和她探讨了中药问题,观点也是基本一致的,大量投入中药方向的研发,其实是使错了劲,使中国医药与世界医药差距越来越大,包括抗肿瘤的中药,更多的是安慰剂的作用,现在很多肝病患者在服用中药,其实就是把自己往死里弄,中药是对肝脏、肾脏伤害最大的,但是医药公司又必须朝这个方向研究,因为中医信徒群体太庞大了,甚至成了主流。


  他说,你还是安心考虑考虑怎么赚钱吧,这些事不是你操心的,现阶段,你怎么呼吁都白搭,等高学历群体成为社会主流时,这些问题都不需要科普了,已经成为常识了。


  我说,前几天,我们几个球友在闲聊,就是数谁读过高中,数了一圈,90%是没有读过高中的,男的还好一些,女球友读过高中的那更是凤毛麟角。


  他说,你们单位应该都是读过大学的吧。


  我说,在编的,基本上都是,要么本科,要么研究生。


  他问,你在单位表现怎么样?


  我说,自我感觉良好,至于别人怎么评价我,我没问过,当然肯定是五花八门。我一直觉得我在骑友圈表现很好,从来不出风头,一直都是付出者的角色,我在群上发的红包最多吧?而且每次都是200元,每周至少发一次,一年少不了万儿八千的,关键是我从来没点过别人的红包,聚餐也多数是我买单,酒水十有八九是我提供的,后来,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无意听到了骑友对我的评价,我觉得真有意思,大家把我发红包理解为了爱装B,而且是带有阴谋论的,意思是还不知道要酝酿什么阴谋诡计。


  他说,不要指望所有人都懂你。


  我说,给我定的罪名是太能吹,我想来想去,我什么时候吹过牛?貌似是某人提到XX一个月收入1万多,很让人羡慕,我作为路人甲冷冷地说了一句,就是一天1万也没啥。


  他说,那是你活该,你不是没事找抽嘛,多这个嘴干嘛。


  我说,我就是过过嘴瘾,哪像你,收收礼退休前就能攒2000万!


  他说,我做梦也攒不到,你说的现象有,只是极个别的科室,多数科室都是清水衙门,你知道急诊上为什么罢工吗?最苦最累的活都让他们干了,却没有任何油水,就拿那点死工资,若是这点工资跟公务员比,也不委屈,但是就怕跟油水科室比,越比越生气,同是医院的同事,为什么收入差别这么大?


  我说,就看谁更狠。


  他说,实际上呢,开药是很谨慎的一件事,级别越高的、能力越强的,开药越谨慎,很多药物其实是抢了人体自愈功能的功劳。


  我说,中药就是啊。


  他说,我希望你从内心深处放下中医这个梗,也许有一天,这就是你人生的信仰污点。


  我说,你还记得大波浪不?骑着一辆红色闪电,跟你一起去骑过青海湖,XX局的,本地四大名媛之一。


  他说,记得,她前夫不是那个XX嘛。


  我说,对!大波浪也做红酒,过去自称是本地做酒最厉害的,前些日子我和小魏数了一圈,本地名媛没有一个不做红酒的,不仅仅是名媛,商会里至少有30%的老板兼职做红酒。本地有个卖茶叶的姑娘,她也想做红酒,咨询了我,问我如何切入,我跟她讲,红酒跟茶叶略有不同,红酒准入门槛高,必须建立在人脉资源之上,不是一个纯市场的玩意,除非是做张裕。


  他问,你去找大波浪取经了?


  我说,没,她找到了我,平时她多么高傲的一个人,非喊我过去喝茶,看我不去,她就主动来了,她问我一天能发多少货?我说十瓶八瓶的。她不信,还插了我一刀,别人都说懂懂能吹牛B,但是我越观察越觉得不是这么回事,我觉得你干的比吹的还好,一班人不懂你,我是二班的。


  他问,她怎么突然想起你来了?


  我说,本地的法国酒,基本都是刘胜的渠道,只是有人是直接渠道,有人是二手或三手渠道,肯定是刘胜跟她提起了我卖酒的事,我卖酒也颠覆了刘胜很多认识,例如定位、速度、方式,你看我只做一款酒,这个做法很奇怪不?而且我不按支零售,最低起售单位为箱,别人可能进货周期是季或月,而我是周,甚至更频繁。


  他说,她复制这些有难度。


  我说,她卖酒的确很厉害,但是不赚钱,一是价格上不去。二是过于依赖集团客户,而这几年反腐这么厉害,集团客户采购量也不大,何况现在集团客户也都自建渠道做进口酒了,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她其实还是低估了我,她认为我只是靠模式、技巧做起来的,其实忽略了一个最核心的资源,那就是我本人。


  他说,这个呢,怎么讲,因为过去大家没有接触过类似你的角色,所以很难理解这些,包括我也是观察了你好久才觉得你这个小伙很有意思,因为你很多行为是反常规操作的!


  我说,红酒的准入门槛是非常高的,例如球馆里也有一些人脉王,我发什么朋友圈,他接着转发什么朋友圈,能卖的了吗?一瓶都卖不了。后来,我跟刘胜还探讨过这个问题,就是商业身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商业身价,例如在单位上班,年收入5万,那么商业身价就是5万元,例如大波浪卖酒年利润50万,那么她的商业价值就是50万,假如我一年做酒可以产生1000万的利润,那么我的商业价值就是1000万,其实做红酒是非常打击人的,怎么说呢?就是平时觉得自己人脉很牛,一到关键时刻需要买单了,结果没人出手了……


  关键是啥呢?


  一旦卖不了,就觉得是酒不行。


  要么就是季节不行,要么是广告语不行。


  其实,都不是。


  就是商业价值太低。


  饭吃到一半,我去买单,老板说不能微信支付,那我就假装去厕所,然后出了门,找了个路人甲跟人家换了500块钱,我转给了他510元,他给了我500元现金,路人甲很讲究,收了以后把10块钱又转回来了,我没要。


  我去买了单。


  没一会,老杜上厕所。


  他肯定去买单。


  然后老板就把钱退给我了。


  老杜说,董,说好谁买单就是谁买单,让人下不了台,我以前也这样,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买了,心是好的,但是有些时候让人接受不了。


  我说,你这弄的我好尴尬。


  老杜也没现金,他是先赊着。


  我就好奇了,老板你为什么不弄个微信收款?难道你是原始人?还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后来,我还是去付了。


  老杜没再推辞。


  走的时候,微信转给了我900块钱,他要那箱大红马,他骑着一辆电动车,把酒绑在后面,摇摇晃晃,我追上他,不让骑了,我帮着推着,送回家。


  我跟老杜说,钱我收了。


  他说,收就对了。


  我说,我做生意之后,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就是格调问题,我越坚持原则,大家越愿意跟我做生意,我讲的很明白,酒的价格是死的,没有任何讨论的空间,无论您要一箱还是一百箱,同价,你看我最近经常出去送货,基本上都是大客户,无论要多少箱,都是按照900元/箱给的,我曾经想过给折扣,刘胜问了我一个问题,假如你突然给了一个折扣,你知道对方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吗?妈的,懂懂过去赚了我这么多钱,所以我就把这个原则卡住了,但是按照原价对待本地客户就很尴尬,我都跟同事交代的很好,一律同价,但是可以送酒,例如那些低端酒,送上箱也无妨,但是,他们不愿意跟同事结算,因为期待奇迹,就是老板能给个折扣,但是到我这边,我就一口否决了,就是原价,你觉得贵了可以给我送回来,得罪了就得罪了,他们应该普遍认为我这个人不会做生意,不随和,其实恰好反了,我给你的折扣越大,你越觉得我黑心。


  他问,因为口感而产生的回头率高吗?


  我说,还可以,但是口感这个问题其实是伪命题,每个人的口感都不同,有人觉得好喝,有人觉得一般,还有就是喝酒方式也很关键,例如咱这边喝法,也不醒酒,上去就跟啤酒似的干了,再好的酒也浪费了,只能是大浪淘沙,不断地筛选口感认同者,刘胜也不建议我宣传口感,而是建议宣传性价比,就是可以拿这个酒跟三四百元的酒对比。


  他说,我相信你。


  我说,我自己是非常喜欢大红马的,后来有人给我想了个广告语,我觉得太好了:好酒,相信你懂。


  他说,一语多关。


  我说,对。


  老杜是第二个让我很感动的本地朋友,就是他能以支持者的身份出现,这就如同当时茶小刘开业,我过去办了一张会员卡是一个道理,说再多祝福话有用吗?不如我成为你的客户,不需要优惠,不需要打折。


  大家都是明白人。


  茅台好喝不?


  我身边很多球友就不喝,你说它再贵再好也不喝,就是不喜欢闻那个味,红酒也是如此,红酒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就是通过醒酒时间来感受口感变化。


  若是廉价酒呢?


  醒不醒一个味。


  京东上“拉菲”卖的很好,是不是真酒?


  关于是不是真酒,也有两个声音,专业做酒的直接就定义这些“拉菲”为假酒,甚至法文都拼错了。


  还有一些则认为,不是“假酒”,而是茅台酒与“茅台镇”酒的区别,都是正规注册的商标,没有问题。


  于是,人们买来很有面子,请朋友喝酒,来,开瓶100元的拉菲。


  我的直觉是,京东不会犯低级错误,毕竟是京东直营的,要么就是京东被供应商给骗了,只是……


  从专业角度而言,动辄三四万箱的销量,仿佛是拉菲不限量生产。


  我又研究了一段时间,基本搞懂了套路。


  什么意思呢?


  例如中粮集团收购了酒鬼酒,然后呢?中粮集团又在其它酒厂生产了低端酒鬼系列,都是真酒,里面都有大品牌中粮,都有小品牌酒鬼系列,这就是拉菲的套路,就是拉菲家族有两大知名酒庄,同时旗下又拥有无数小酒庄,这些小酒庄既有家族背书又与拉菲沾边。


  懂了?


  周五,青岛有个买家问:能否自提?


  我说,可以。


  约定了周六下午6点,很准时,提前了2分钟。


  一见面,一握手,我就知道他是做酒的,有直觉?


  不是,我看到他手提袋里装了两瓶酒。


  很儒雅,西装,袖扣。


  寒暄,就坐,泡茶。


  他说,董老师,我是来请教几个问题的,您觉得涉及到商业机密可以不说,只是听听您的建议。


  我说,别您您您的,用你就好。


  他说,好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单款酒?


  我说,不说全球,单说法国就有3万多个红酒品牌,我之前也写过,日常我们喝过的红酒,除了列庄以外,基本上都是第一次接触的酒,做的品牌越多,科普成本越高。


  他说,是的。


  我说,反过来说也对,做的品牌越少,越容易做成品牌,例如大红马被我慢慢做热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做单品我可以高库存,我单次进货量越大,我拥有的谈判砝码越大,我一次要100箱与一次要1万箱肯定是不同的底气,若是我做N款酒呢?每款酒可能只要10箱,那么我没有资格跟源头谈,只能跟三级以上批发商谈。


  他问,为什么选了法国酒?


  我说,机缘巧合,因为我们有个乡党在法国,而且还是蛮出名的贸易商,算是真正的法国通、资源通,例如前些日子环法自行车比赛,他是唯一在贵宾席上的华人,我觉得算是天时、地利、人和,恰到好处,而我正处于人生转折点,后来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做红酒就应该做法国酒,而且只做波尔多,不需要科普,懂酒的人都懂,你说智利的好,澳洲的好,那么人家就会问,为什么不做法国酒?我做的要么是AOC的,要么是AOC有机认证的,这点很重要。


  他问,你如何看新西兰红酒?


  我说,过于前卫,不像红酒,例如我卖酒经常遇到买家问有没有包装?我都是建议他们去淘宝买,要啥样的有啥样的,我不提供这些,对于老外而言,他们觉得酒瓶就是包装呀,但是国人还是需要包装的。而新西兰的红酒呢?更极端,连木塞都不使用,直接使用铁盖,总觉得缺少了仪式感,例如淘宝上也有卖电子醒酒器的,你不觉得不伦不类吗?大家要的就是最原始的感觉。


  他说,懂行。


  我说,日照有几个做新西兰红酒的,曾经找我合作过,当时我对红酒没啥感觉,也没谈成,我现在想想,每个自称一手货源的人,至少是五手以上。


  他说,我做的这个的确是一手的,是自己从新西兰进过来的,一个柜,最初就是想深耕这个市场,做好酒,做品牌,但是的确遇到了你说的问题,就是懂酒的人太少,科普成本太高,而且口感无法界定。


  我说,口感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先入为主,心理暗示。


  他说,压的资金太大,库存太大。


  我说,及时止损。


  他说,很难出手。


  我说,在产品推广中,科普的成本是最高的,红酒最后一环是酒庄,酒庄的零售是进价的3倍以上,即便如此也是微利,其主要成本就是科普,我现在对红酒的认识就是颜值很重要,就是第一眼看上去是否喜欢,还有就是定位要准确,要么就是低价,要么就是名庄,不要轻易尝试性价比,除非你本身是科普达人,等于没有科普成本。


  他问,那我能不能跟你合作?


  我说,我好不容易做好的铺垫,不可能更换。


  他问,你说的那个朋友,他是怎么跟人合作的?


  我说,他属于鳄鱼型的,从不主动出击,擅长等待,因为他在巴黎,有HOUSE,有古堡,而且在中法界有比较好的人脉网,大家去巴黎往往去他家里坐坐,包括一些达官贵人,这些人都是他潜在的客户,假如他想深耕一座城市呢?他会不断搜集当地有商业价值的人员,然后他来科普,科普的结果就是这些人都开始做红酒了,而且都是他的下游,你肯定明白这点,红酒这玩意只适合从上而下卖,抓住了一座县城最牛B的50个人,一座县城基本上就覆盖了,我曾经给他提过一个建议,就是换个纵深方式,就是邀请网红去巴黎,带他们体验一圈,自然成了你的铁杆粉丝,从而再科普,他们自然会做酒,不比我厉害多了?


  他问,我适合这么做吗?


  我说,适合,前提是,你要想想,怎么说服这些人,最适合做红酒的人不是酒水渠道商,而是兼职玩票的高能量群体,若是想给他们科普,就需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之上,否则,他们是不会信你的。


  我能感受到他的无力感,想快速处理掉,而没人接盘,主要是他的定位有点高,而又不是硬通货,尴尬了,想批发掉又不知道该卖给谁?


  指望自己慢慢消化?


  太费劲了。


  当时对红酒市场过于乐观,总觉得中国人是有品位的,应该来点上档次的,没想到主流依然是拼多多。


  淘宝上的波尔多红酒,主流价格就是200元一箱,咱可以倒推,200元包邮,还有赠品,赠品少不了20块钱吧?仓储+包装+运费少不了30元吧?还剩150元,天猫还要扣点,还剩140元,总不能亏本做生意吧?一箱怎么不要赚20元?还剩120元,那么可以理解为酒的成本价120元/箱,每支20元,这酒还是从波尔多运过来的,追溯到源头,不是1欧酒又是什么?


  有成本管着,总不能亏本做生意吧?!


  你真以为这是什么大师之作?


  之所以弄个大师出来忽悠忽悠你,是因为中国人信奉物美价廉这个说法,之前我还想过一句广告语被大家给否了,我说,不是什么大师之作,只是良心甄选。


  说实话,是很危险的。


  我写红酒很容易被大家理解为做软文,其实我何必做软文,我需要广告直接硬来就行了,而是写写我做红酒以来的一些感悟。


  做生意真的很有意思,跟玩游戏一般,一步一步的把城堡搭建起来!

b0ahDDDD-b0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