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1

温馨提示:本文有偿阅读

我同学是办公室主任。

红人。

权力大的很。

组织红色旅游,请我当向导,给钱的。

据说,每月一游。

最初,是每月一聚,但是呢,大家都是酒场达人,一听着聚餐就头疼,包括她自己也头疼,要找地方,要下通知,关键是还要躲着藏着,毕竟现在稍微一露头就有人举报,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好事者。

她思来想去,要不,每个月把活动经费发给大家?

她不敢。

为什么?

好事者有二,一是眼羡别人,二是喜欢炫耀。

一旦说出去。

就被举报了。

这就如同日常发福利,你给每个员工发蛋糕卡、鲜花卡,这都是允许的,但是你不能发购物卡,你以为领导不愿意发购物卡吗?

也愿意。

只是,不敢。

下属嘴不严!

聚餐没意思,发钱又不敢,想来想去,就每个月组织一次短途游,大家一起吃吃喝喝,接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关键是大家真的能跟着长见识。

让我给向导干什么?

找能讲故事的老头老太,给他们讲讲战斗的惨烈。

我们要去爬的山,叫南北岱崮,是沂蒙七十二崮里比较难爬的,对于他们而言难爬,对于我而言,就SO EASY了,毕竟我是专业选手。

他们一行五人,加司机六人,司机是带车出租的,长期跟单位有合作,四十岁出头,退伍军人出身,原先就在机关当司机,车改后自己买了辆GL8,专门为各单位出差服务,由办公室结算费用,我问他平时活多不?

他说,比上班的时候,还忙,几乎,天天。

最初,我同学要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给推荐了两个地方,一是台儿庄,二是孟良崮。

她拒绝了台儿庄,觉得台儿庄现在成了大景区了,甚至偏娱乐了,另外略远,经费有限,不合适。孟良崮为什么不合适呢?

她觉得孟良崮是内战,是打的国民党,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也不是很合适,你看现在孟良崮击毙张灵甫的地方,无数人放酒放烟,毕竟也是抗日英雄。

她让我帮着找,抗日的,附近的。

最终,我给选了南北岱崮,战役很小,就是跟日寇斡旋了半个月,事不大,但是呢,关键是有作家给写成了报告文学,发表在了1943年的《大众日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上,据说:作品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充溢着深厚的革命感情,在当时引起广泛反响,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增强了斗争必胜的革命信念。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那么,作家就是化妆师。

临出发时,同学让我帮她开张发票,中午吃饭的,她是定额招待,就是按照人均一百元的标准开支,让我给带点啤酒、零食、礼物,她给我转六百块钱,调侃的说了一句,不够你给添上。

我提前去山下给联系了炒鸡店,加我七个人,好在女多男少,女人饭量小,她们吃鸡也吃吐了,所以一只鸡就够,再点些青菜啥的就好,我一大早就过去跟老板打好招呼了,一半炖,一半炒,再三提示,一定要少放盐,甚至不放。

老板记住了。

老板问,什么时候上菜?

我说,12点,整。

跟同学他们汇合后,我们先去爬山,一聊,除了司机都认识我,至少听说过,原因就是我同学是大喇叭,没事就懂懂长懂懂短的,他们都耳濡目染。

大BOSS没来,说去杭州学习去了。

二BOSS是个女的,卷发,长的有点像华春莹,穿着皮鞋,总是打滑,我把拐杖借给了她……

她在队伍里年龄最大,体能最好。

基本跟我是同一梯队。

我问,你是不是经常爬山?

她说,很少。

我说,你体能可以啊。

她说,我游泳。

我问,每天吗?

她说,没特殊情况,差不多。

算是野路,不少荆棘,我又从背包里找了一副手套给她,她笑着说,你包里啥都有啊?

我说,还有水,要不?

她说,我包里有水。

我说,领导哪能自己带水,一定要让人端着才能喝。

她说,哪什么领导,都是普通人。

我说,我要是考上公务员,我爹能天天在村里唱大戏。

她说,可别,还是自己做点事好。

我说,管着别人感觉更好。

她说,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现在公务员是弱势群体,就如同开豪车是受社会监督的,你一出了点剐蹭,马上舆论就问,你的钱是哪来的?你是做什么的?你凭什么开好车?当干部也是如此,也是受监督的,每个细节都要注意。

我说,可是大家还是想当。

她说,真没啥意思,我们是工作久了,不知道出去能干什么,只能一条路走到头,为人民服务也好,自己养家糊口也罢,没别的选择了。

我说,你们系统,我有三个老朋友。

她问,谁?

我说,XX桂。

她问,你跟她什么关系?

我说,我们在论坛是笔友,也谈过恋爱,她妈不同意。

她问,她妈为什么不同意?

我说,一是嫌我年龄小,还是学生。二是她有社会身份,我没有,她应该20岁左右就参加工作了,我们认识的时候,她已经工作好几年了,她文笔特别好,我记得你们有内刊,她是主笔之一。

她说,写文章这个事有印象,但是对这个人印象不是特别深,因为她调走好几年了。

我问,去哪了?

她说,具体也不是很清楚。

我说,那时整个论坛,在80后里,我觉得她算是佼佼者,我们俩也是因为对诗认识的,那时整个文风就是偏文言文,谁若是用文言文写作,哎呀,那直接就是满屏喝彩,也流行对诗。

她说,2000年左右吧。

我说,是的。

她说,那时大家有什么事,都去论坛反映。

我说,是的。

她问,后来走职业写作路线的人多不多?

我说,报社那些,基本都走了写作路线,这是他们的职业,而且报社的工作人员,几乎人人出书,而且几乎是人人自费出书,前段时间,我看有位老朋友出了书,另外一个朋友给写了个序,其中赞美了一句就是:媒体人出书者无数,但是能像XX这样不用自费出版的,凤毛麟角。

她问,除了报社那些呢?

我说,基本就是以文学爱好为主,很少有转化成饭碗的,我算是例外吧,我觉得最可惜的就是XX桂,因为她真的有才,我都自愧不如,她比我大一点,是读的中专,从中专考的专科,她那个时候还不是因为学习差读的中专,而是因为学习好才读的中专,到我中考的时候,我们班第二名也考了中专。

她说,那个年代,是。

我说,我一直都觉得,XX桂的写作,就是上天赐予的饭碗,若是认真发展,不得了,博客时代,她还开了个博客,粉丝也不少,我偶尔去给她留言,她就把我的留言给删了,也不知道我怎么得罪她了,她还写了篇文章,说有些杂草之类的要定期锄掉,就是说的我……

她问,没去找她?

我说,我们分开没多久,她就结婚了,那时貌似普遍二十三四结婚。

跟体制内的人聊天,全要听话外音,我一说名字,她很感兴趣,就说明她对XX桂很熟悉,我一问她调到哪了,她说不清楚,说明有不方便谈论的隐私。

我同学应该对XX桂很熟悉,但是我从来没跟她谈起过,因为我也不希望我同学知道我太多八卦,关键是我们跟XX桂是同龄人,大概率会有交集。

登顶了,我给每个人发了个棒棒糖。

除了我同学,他们几个的口径一致:至少20年没吃过这玩意了。

闲聊时,二BOSS问我同学,你记得咱单位有个叫XX桂的吗?

我同学说,印象不深,我来的时候,她已经辞职了。

我略惊讶,辞职了?

我同学说,当时小三上门到单位闹。

我说,太可怜了,她现在做什么?

我同学说,具体不清楚,前些年到单位开过履历证明,当时问了一句,说是在一家培训机构教国学。

我说,她在写作领域是个天才。

我同学说,这我就不知道了。

下山时,我跟同学一起,我问她对XX桂熟悉吗?

她说,我的确不熟悉,只是略有耳闻。

我问,真是因为小三去闹的?

她说,小三是诱因,主要原因是她老公搞船代的,她帮着贷款,找几个单位同事给担保的,后来都受牵连了,小三也不是到单位闹,而是到单位想实名举报,鱼死网破,单位领导找她谈话了。

我说,算我半个初恋。

她说,你初恋太多了。

我说,挺有才华的一个人,不知道现在过的怎么样。

她说,据说,仅仅是据说,离了两次婚了,带着两个娃。

我说,那也太可怜了。

她说,就是。

中间有段溪水,他们说好多年没见过这么清澈的小溪了,纷纷下河,我坐石头上顺着他们说的国学思路去搜了搜,果然搜到了她,老了,真的老了,什么感觉呢?就如同我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第十一回》看到了周迅演中年妇女,周迅真的老了,几乎是本色出演了。

没办法,岁月是把杀猪刀。

是一家国学培训机构里写的老师简介,还说她学了传统武术,偶遇什么大师,是其关门弟子,我又继续顺藤摸瓜,搜这个大师的名字,搜到了大师的另外一个弟子的博客,里面有张照片,收徒仪式,我看到了XX桂也在列,穿着白色马褂,跟大师坐一起,下面有徒弟在跪拜。

我靠……

咋成仙成佛了?

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若是嫁给了我,可能是我媳妇现在的状态,若是她婚姻正常,那么她现在应该是个正科级干部,阴差阳错,把她折磨成了现在的样子,依我的直觉,喜欢写文章的人是不会停的,我总觉得,她这些年应该偶尔也会写一些文章。

我继续找。

我继续翻阅那个小徒弟的微博,看看有没有线索,我竟然找到了XX桂前夫的名字,我顺着名字又继续搜,搜索到了开的公司、打的官司。

看了半天,基本是一地鸡毛。

女人的轨迹,很大程度的确是取决于嫁给了谁,也不是说嫁给我就一定幸福,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很适合做丈夫的男人,因为我也不确保我会不会出轨,我配不上任何人。

遗憾的是,就是没找到她写的只言片语,看来的确放下写作了。

前段时间,有个微信好友问我要了本书,我翻了翻聊天记录,也是类似的倾诉,反正就是婚姻不幸,也是夫妻俩牵扯到了贷款还是啥,我敷衍的回复了一句,看她要书,我就给发了。

之前见过,觉得挺阳光的一个女人。

顺丰小哥给我打电话,说我给这个女人发的快递没取,丰巢又给拿出来了,问我怎么处理?

有意思的是,我并不知道这个好友叫什么,只是写了李女士。

她给我的地址就是这么写的。

而顺丰小哥则是直接叫了李X,说明他们很熟悉。

我问,您没再联系她?

他说,她电话经常打不通,早上我又打电话,她没接。

我说,那我给她留言。

他说,她办公室搬走半年多了,欠了物业的钱,让人给清走了。

我问,是不是有什么家庭变故?

他说,有时连快递费都不给我,基本就是老赖了,打电话也不接,嘴里一句实话也没有,具体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咱不知道。

一个快递小哥能跟一个陌生人去抱怨这些,说明的确被逼疯了,问我快递怎么处理?我说稍等,我联系一下看看。

也没给我回信。

到下午的时候,给我发信息,拿到了。

我们总是痛斥老赖不要脸,没心没肺,其实等我们也成了老赖,我们会跟他们一样,一句实话都没有,整天东躲西藏,敷衍了事。

普通人,特别是工薪阶层,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都要远离杠杆。

一死,死一家。

社死!

到饭店吃饭……

我坐下面,二把手非拉我到上面去坐,靠着她。

我说,我跟美女坐一起紧张。

她说,老妈妈(老妇女的意思),你怕啥?

我说,坐哪都一样。

她说,你过来,咱俩聊聊天,跟你聊天长见识。

我说,我都是瞎编。

她说,没事,我们都瞎编。

我拿着马扎端着碗盘,去她旁边坐。

她说,还没说完呢,还认识谁?

我说,还认识宋X老师。

她说,那是老前辈。

我说,我们也是论坛认识的,那时年龄大的普遍讨厌我,因为我总写男女之事,他们觉得我不正经,还提示论坛女人小心我,其实那时我才20来岁,论坛里的女人多是40岁以上的。

她说,那时我偶尔也逛,但是没仔细研究过。

我说,他写文章也很好,我们俩一见如故,成了忘年交,他家是宿迁的,我们一直好到他内退,他说在体制里是浪费时间,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燃烧到自己喜欢的事业上去,当时他是要回老家搞农业科研,那以后几乎就断了联系,最后一次见面是2008年,我出差路过宿迁,见了一面,那时他已经快60岁了,他说自己在跟生命争分夺秒,因为他有家族病史,不是他有,是他家族有,两个姐姐,自己的父亲,都是60岁左右走的。

她说,2018年,单位组织离退休人员去云南,他还参加了。

我说,听到这个消息,特别开心。

她说,非常好的一个人。

我说,超级好,我在他身上学到了两点,第一是时刻为别人着想,我是农村出来的,我们农村人对领导有误解,我记得那时有个说法,科长以上全枪毙,一个都不冤枉,我接触的第一个领导就是宋老师,他颠覆了我对干部的全部认知,真的有人时刻为群众着想,真的有人不拿不占,真的有人如君子一般的生活,不好色,不贪婪,当然仕途也不算很顺利,他也不是很计较,这与他的出身有直接的关系,他母亲是宿迁的一位画家,父亲是南京一所高校的教授,是研究农业的,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是他年轻的时候,父亲所在的研究所就有专车了,有次姐姐坐了一次,父亲把车费给补回去了。

她说,宋老师的确是那样的人。

我说,后来,我遇到了赵德发老师,又一次有了类似的感觉,就是君子,如君子一般的要求自己,如君子一般的生活。

她问,第二点呢?

我说,第二点,就是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作品,要让自己发光发热,当时我一心想进你们单位,那时还是可以定向招人的,我本科各方面条件也很出色,而且那时我是可以本科也可以研究生甚至可以博士,全取决于我想不想,他给我的建议就是:懂懂,你千万不要想这条路,这里留不住你,你的前途无量,不该想这些……

她问,你为什么一直执着于上班呢?

我说,从小接受的就是这种催眠程序。

她问,宋老师今年有多大了?

我说,67周岁,跟我妈一样大。

她说,还是青年人,不用担心。

她问,三个人,现在说了两个了,还有一个呢?

我说,还有一个是梁工。

她说,考青岛去了。

我说,是的。

她问,你怎么认识的?

我说,当时他跟着宋老师工作,应该是山大毕业的,我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媳妇很漂亮,卖窗帘的,跟个明星似的,脾气很大。

她说,是的。

我说,宋老师对手下的爱将都一个建议,就是能到大城市别在小地方,能创业别上班,他娃也进了体制,是媳妇安排的,他很失望,说为什么不创业呢?父亲在体制内浪费了大半生,为什么重蹈覆辙呢?梁工就是被宋老师给硬逼着考到了青岛去。

她说,后来俩人离婚了。

我说,宋老师内退后,我跟梁工基本就断了联系,因为他名字很特别,有天我搜他名字,想找到他的时候,正好搜到了离婚判决书,大体看了看,不是判决书,而是执行书,就是法院要求他腾房,他不腾。

她说,现在在青岛那边发展的很好。

我说,那就好。

她说,副处了。

我说,那应该再婚了。

她说,嗯。

怎么说呢,有时,回忆一下年轻时自己遇到的一些天才,现在对比一下,发现多数都变的很平庸了,甚至有些小狼狈。

而自己算半个幸存者,就觉得很惋惜,会感叹,当年为什么不坚持走写作路线?保持日复一日的写,终究有出头之日,又不是没有这个天赋,对不?

可是……

吃过饭,结账,400来块钱,我把剩余的钱退给我同学,她不要,说喝的啤酒也是我的,吃的零食特别是棒棒糖都是我带的,就算我的辛苦费了,还有给老人准备的礼物呢?

我说,那我给你发红包。

她说,发红包我也不要。

我带了四提桃酥,是给老人准备的,村里有几个参加过保卫战的老兵,活着的年纪最小的也快九十了,耳朵聋,但是故事讲的很精彩,不管你要听哪一段,他都直接开讲,仿佛是自言自语,讲的很精彩,有鼻子有眼的。

没办法,经常有人来,他已经成了半个郭德纲了。

轻车熟路了。

我有个读者是本村的,是她父亲是本村的,她从小在城里长大,她把她大爷介绍给了我,她大爷也是城里人,不过现在在农村生活,她大爷参加过对越反击战,貌似还立过功,退伍后进了国营企业,现在一个月退休金4千多,住着村里第二好的房子,家里收拾的很好,他又带着我们挨着拜访了几位老兵,其中一位还是女兵,老太太也是讲了一通,故事情节都差不多,又是大炮又是机关枪的。

拜访完了,他们几个还跟老太太合了个影。

回去吧。

从村里出来,二BOSS说,原来打个仗这么久。

我说,越是过去,打仗越费劲,这种半个月的战役已经是比较快的了,例如孟良崮那种,一围就是两三个月,相互僵持,若是放在古代,打个仗是需要筹划几年,例如秦始皇灭六国,我们感觉是一口气灭的,其实每个都是相隔一两年。

回去。

若是我自己来,我不会跟这些老头聊什么战斗场面,因为他们轻车熟路了,都会编故事了,我会跟他们聊一些很生活的话题,例如我在孟良崮的时候,我采访了一个摆摊的老头,他说孟良崮战役时,他十几岁,每天放驴,说孟良崮战役他们的印象就是围困,一围几个月,山上的人下不来,下面的人也不上去,真正打仗就是一晚上的事,他们也不知道。

他告诉了我一个最有意思的秘密,就是孟良崮战役不是发生在今天的孟良崮上。

而是隔壁的那座山。

但是,那座山是两县共同拥有的。

不如现在的这座孟良崮,是蒙阴独享的,所以重点开发了这座。

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

老头给我讲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山上到处都是人骨头、马骨头,村里有收马骨头的,说是可以做药,他们附近村庄的就上山去拾骨头,最初只要马骨头,后来人骨头也放里面卖了。

我还是喜欢跟着作家出来玩耍,因为作家问问题角度都很刁钻,跟科学家,他们用科学家的频道,跟农民,他们用农民的频道,就是很善于攻心,拖拉机他们也坐,破三轮也坐,也跟着人家去地里收庄稼。

你以为作家写部小说真的是在家想出来的?

要做大量的社会调研。

小说里的事,都是真事。

只是,揉碎了重新组合的。

你看看作家做调研,真的跟博士论文似的,写三国题材的,真的跟着刘备的脚步走,当年他先去了哪后去了哪,就跟着地图这么走一遍。

不像我,纯靠编。

同学送了我两提绿茶,我又不喝茶,我想要不送给松行长吧,他喜欢喝茶,没事就在阳台上自己发呆。

我给他打电话,他在。

我过去给他送茶叶。

他问,你咋研究起了短线交易?

我说,我就是想看看短线到底有没有BUG,或者是说具有大确定性的规律。

他说,不会有的,哪怕是有51%确定性的规律也会被高算力捕捉到,绝对的确定性又会释放出具有一定规律的交易信号,从而又被别人捕捉到,有技术就有反技术,有规律就有反规律,整个市场就是这么一直相互胶着。

我问,那些自动化交易程序的收益如何呢?

他说,年化收益不会超过20%,若是稳定超过,早成巴菲特了,自动化交易程序的核心,其实只是运行你的交易理念,不是说他具有足够的算力,就是你提出一个交易法则,他去执行,但是你的这个交易法则未必是稳赚的。

我说,也就是说,短线是没有规律的。

他说,是的,具有绝对的随机性。

我问,那你如何预测我的短线直播?

他说,最终你得出的结论,就是无限接近于50%,不赚不赔,瞎折腾,时间越长越是如此。

我说,太伤人了。

他说,所有人都在寻找这个确定性,就如同秦始皇在寻找长生不老药一样,不靠谱的,你的定投就很好,你折腾这些干嘛?

我说,我就是想看看,是不是真是如此。

他说,不用看,你要把精力用于作品上,而不是这些东西上,你这个年龄应该每年出一部作品了,60岁的时候,20部作品,很不错了,要出精品。

我说,高调研的。

他说,是的,一定能穿越时间的,就是过20年回头读读,依然觉得经典。

我说,好。

他说,要为作品让路,甚至日记都可以停。

我说,那不行。

他说,没有什么是不行的。

我说,那我去写安全驾驶如何?

他说,再过10年,人类驾驶就是危险驾驶的代名词。

好了,也算官宣了。

我要去当一名职业作家了。

………………………………


               

DDb0baDD-b0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