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里的火箭发射基地

这段时间因为娃上小学的事,焦头烂额。包叔说孩子是中国人的宗教,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坚定的无神论者,这段时间也恨不得逢山便拜、见庙烧香,彻底皈依了。


有朋友知道了我的烦恼,说走,带你去看一所学校。然后我就被拉到了浙江安吉山谷里,天使小镇上的蓝润天使外国语学校(天使学校)。


我去的那天,一位年轻的老师正在操场上带着孩子们做实验:


竟然是在发射火箭。


火箭是用三个雪碧瓶制作成的,点燃后,尾部喷射出水柱一跃而起。飞到大约五十米的高度时,最顶端的雪碧瓶实现了分离,获得了二次推动力,眼看飞过了100米高度。


下坠几秒钟后,一朵降落伞在顶部打开。围观的孩子们沸腾了,尖叫着追逐降落伞。


那几天祝融号正降落火星,这个水火箭课程在抖音和微博上突然走红。校长说,连央视也赶过来直播了,据说1000多万人围观了这场小学生手工课。


有人在微博上评论,这个水火箭“无污染燃料,环保材料箭体、一级可回收,自主飞行,无需指令控制”:


这是黑科技吧?


在模型比赛还能获得中考加分的那几年里,水火箭是各种青少年科技赛事的保留节目。在加分被叫停后,它也随着“素质教育”一起,被家长们冷落到一边。


在这座藏在山谷里的学校,大家似乎又见到了纯粹的科学教育。小学生们被水火箭点亮的眼神不会骗人,对摆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渴望,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


天使学校是宋卫平办的第二所学校。


宋卫平办的最著名的学校是杭州育华,杭州最好的私立学校之一,报名入读比经常是10:1。


2017年,老宋决定在天使小镇办新学校,周围人是很不理解的。


学校是重资产,而且以老宋的风格肯定赚不到钱。作为育华的老板,他在过去将近20年里,没有从育华的账上拿过一分钱。


员工们觉得,如果小镇上需要学校,直接让绿城育华学校托管就好了,又方便,成本又低。


但老宋还是执意把真金白银砸进去,他拿出天使小镇位置最好的178亩土地,修建一所可以容纳2800名学生的学校,从托班到高中,十六年一贯制。

 


1

 

 

老宋想做的不仅是小镇上的学校,而是想用天使小镇试验一个教育小镇的想法。


操盘天使小镇的,是十九年的老绿城刘慧。她曾经主管过绿城的投资拓展,到了蓝城后,宋氏小镇几个方向的落地,农业、文旅、教育,刘慧的团队都是先头部队。


天使小镇的特殊之处在于,从一开始它就是围绕着学校打造的。


和刘慧搭档的,是杭州最有名的中学校长之一的陈沪军,她曾用三年时间,把杭师大东城中学的优质高中升学率从22%,提高到了60%,被称为杭州教育界的奇迹。


陈校长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这从她的核心教育理念可以看出:


应试是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如果考试测的是未来所需要的素养,应试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有这样的理念,所以他们能先于其他人摸到考试的方向。他们预判,高考与中考已在从学力测试,逐渐转向学能测试。 


学能测试,重点考察的是迁移力和创造力。为了培养这两种能力,天使学校的办法是,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把学生赶到学校自己开发的校本课程里。


水火箭就是一门校本课程,类似的课程,在天使学校一共有:


107门。


每天下午的三点到五点,孩子们就开始参加实践课程。课程通过年度的主题串联起来,学习成了打怪升级。今年的主题是:


太空探索和人类文明。


实践课程的时间,是校长和老师们给孩子省出来的。


天使学校是十六年一贯制,意味着学生再也不用因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学段隔离,而浪费大量时间在筹备小升初和中考上。


天使学校算过,经过课程重构和优化之后,小学和初中九年的课程,他们只用:


七年半。


节约出来的时间,就用来主题实践课程。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孩子们学着造火箭、做木工、拉二胡、骑马、做生意......


我要是能上这个小学,手艺估计也不会局限于煎饼。

 


2

 

 

天使学校虽然是十六年一贯制,被刘慧他们办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堂”。


小镇上很多人的生活,其实是围绕学校展开的。学校107门实践课程中,有好几位老师,就是天使小镇的居民。他们都曾经是所在行业的精英人物,希望为学校出点力。


所以现在天使学校有中国美院的教授教国画,音乐学院教授上乐器课,国家一级演员教昆曲。


现在小学生已经这么凡尔赛了吗?


不仅居民们在扶持学校,学校也会反哺社区。学校的操场,体育馆,游泳池等,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会向小镇居民开放。


我去学校参观的那天,正赶上斯坦福研究人工智能的蒋里博士通过视频会议和老师们聊科学教育,类似的讲座,小镇所有居民都是可以去听的。


大师们来来往往,如此宝贵的资源,是小镇所有人共享的。


天使大讲堂、家长课堂、读书会,天使小镇团队设计了一系列制度,让居民们都能参与进来。甚至有很多专门面向家长的课程,他们把“雨果奖”得主、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请到小镇,向家长们传授教育方法论。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里就更是天堂了。天使小镇位于安吉的一个山谷中,青山绿水,竹林掩映,似乎天然就是为教育准备的。


带孩子们试验水火箭的王印老师是个狂热的工科男,酷爱用触手可及的材料做实用性的发明。他会带着孩子们把手机改造成显微镜,用手机拍摄星空延时和星轨延时。


他在B站有不少粉丝,其中一集,是讲怎么用手机拍小镇里的鸟。


星空和鸟,城市里是没有的。


小镇才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他们的人生厚度,超越了大多数同龄人。


刘慧还和校长陈沪军商量,想把小镇中心一个150平米的超市交给孩子们来运营,让他们早一点接触真实的商业。


和这个一比,模拟股市,模拟联合国真的弱爆了。


刘慧甚至在酝酿,让天使学校的学生轮流担任镇长,参与小镇日常管理事务。


别看镇长没有行政级别和权力,但要会管钱、会管人、会演讲、会聊天,镇长所需要的素质,是大学招生组和企业HR们最看重一个能力:


领导力。


想要读懂中国,当然要去走基层。担任镇长的孩子,将比同龄人们更早学习到真实世界的运行法则。


我想不到比这更好的公民教育和领导力培养了。

 


3

 

 

学校和小镇的共生关系,在传统社区里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天使小镇团队试图用这种特殊的粘性,来消解一个重大的社会难题。这是老宋给他们布置的作业。


55岁之前,老宋的人生主题是造漂亮的房子;55岁之后,他的命题又多了一个:


人要怎样度过后半生。


退休如同一道分隔符,那些曾经熠熠生辉的人生,从此就只有一个目的,尽可能地在生命终结前保证健康。老宋想号召自己的同龄人们,和这样的无趣对抗。


目前看来,老宋的答案是,小镇、田野、还有学习。学习是对抗孤独,落寞和衰老的最好武器。因此在他的项目里,他想尽一切办法让长者们回到学校。


老宋说,天使小镇的灵感,他是从《礼记》里描述的理想国中得到的:


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


五十多岁品行良好的长者,可以教化乡民;七十岁的长者,可以去学校从事轻松的讲学工作。


天使小镇的业主们,本来就是卧虎藏龙,比如目前担任天使学校书法课程总长的边宏,就是杭州最好的书法教师之一;有一位体育界的业主,为天使学校牵线设立了自行车、击剑、射击和橄榄球四门课程。


浙江音乐职业学院音乐系的一位教授,退休后想到学校教授二胡;浙江师范大学播音系的一位教授,有意愿给孩子们培训播音。


小学生们估计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某位大师的关门弟子。


在天使小镇,没有“发挥余热”等字眼。在学校,长者是老师,同时也享受着小镇的回馈。


小镇里有自己的社区学院——有光书院,有各种各样的组织,小镇上目前只有几千居民,但却有十多个“社团”,他们聚在一起玩摄影、园艺、合唱、戏剧,比你包叔刚上大学都忙。


天使团队说,未来他们将会从学校107门课程中调出十几门,引入有光书院。比如孩子们的篮球教练,未来可以面向居民们授课。家人可能会成为同学,家人之间有了更多交流的话题。


天使学校的声乐教师周勋,已经被小镇的合唱队聘任。一些孩子和他们的祖父母,就这样成了同学,可以想象,他们在餐桌上不仅仅是说家长里短,而是可以平等交流。


天使小镇的养老院马上就要完工,天使团队已经决定推行“义工制”。把天使学校的孩子们做养老院义工这事通过制度确定下来,由专业的志愿者组织来执行。


对于以后想出国深造的孩子,义工是简历重要的加分项,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与老人的交流,能补上生命教育的一课。


2020年重阳节,长者们和天使学校学生自发合体组织了一场文艺晚会,台上台下老少同乐。对于双方都是难忘的人生体验。


奇妙的化学反应出现了。老人和孩子互相陪伴,可以帮成年人卸下千斤巨担。以天使小镇为起点,刘慧他们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社区:


教育小镇。

 


4


 

天使小镇的建设逻辑,是与传统背道而驰的。别人都是为一个社区建一所学校,这里却是围绕一所学校,建一所小镇。


在上海,在北京,在安吉40公里外的杭州,我见到太多“鸡娃”引起的鸡飞狗跳。从满月开始,很多孩子就被卷入了一场洪流。顶级学区房的价格已经在两年内翻了三倍,而且还没有停止的苗头。孩子们奔波于形形色色的兴趣班和私塾间。


甚至有人为了让孩子在辗转培训班的路上不浪费时间,在保姆车上定制安装了一台钢琴。


兽爷的好友你包叔不懂什么叫教育军备竞赛,我和他解释,就像在电影院,第一排的观众站起来了,后面的人也不得不站起来看戏,最后所有人都站起来了。


包叔听完之后,还是不理解:


这TM不是缺德吗?


在天使小镇上,军备竞赛被陈沪军这样的教育家化解了。学校安排了自学的学段,学生们在此期间完成一日整理,老师及时反馈,神奇地做到了:


不带作业回家。


顺口溜资深研究者包叔说,中年男人有三怕,一怕钱不多,二怕权不大,三怕肚子大,但这三个加起来,也比不过被娃作业支配的恐惧。


不带作业回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陈沪军发给我几段视频,说在天使小镇,孩子是跳着鬼舞步上学的。


孩子鬼舞步上学视频


开学还不到半年,天使学校的号召力已经走出浙江。现在的400名学生中,20%来自安吉本地,40%来自杭州:


剩下的40%,来自全国各地。


甚至有甘肃和东北的家长,举家搬迁到天使小镇。正应了安吉的那句话,绿水青山,旅居安吉。他们没见过这样的学校,也没见过这样的社区。


社区和学校的关系,只有在小镇里才能如此顺畅和丰富。


对于小镇的居民来说,天使学校是现成的课堂;对于天使的学生们来说,小镇也是现成的课堂。在小镇人人互为老师:


最高级的社群关系,是师生关系;

最有生命力的生活,是教育和学习。


师生关系确实是最稳定持久的关系,你包叔现在想起他五年级的数学老师,还会尿床。


中国人最焦虑的两大问题,孩子的学习和老人的养老,在这个小镇,似乎被神奇地轻松化解了。


镇长生猛,校长神奇,家长也愿意给予无条件信任,所有人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蓝城生生把一个小镇项目,做成了社会试验。


无论从外立面,还是门窗,甚至阳台的排水条上都可以看出,蓝城把最高建筑标准用在了学校的建筑上,超过了很多高端住宅。


蓝润天使外国语实验学校


天使学校土建的成本预算因此也一直在增加,刚开始是六亿,后来增加到八亿,半年前他们发现,预算不得不调高到十亿。


十亿是什么概念,蓝城财务算了一笔账,小镇所有房子卖完的利润,都不一定够建设这所学校。难怪小镇的工程、销售员工都开玩笑:


我们都是在给学校打工。


老宋把天使小镇产生的所有商业利润,都留到了小镇上。可能谁也不会想到,这安吉山谷里,摆了一张平静的书桌。


shouliuchu-b0bashoulouchub0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