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懂学历史》第十一节:谢安

书接上回。

司马懿家族从曹操家族夺取政权后,又发生了家族内乱,从而导致了五胡乱华,也就是少数民族进居中原,纷纷建国,把中原居民赶到了长江流域,正统的华夏文明被迫南迁。

历史,也从西晋过渡到了东晋。

大家划江而治。

东晋,在长江以南。

众多少数民族小国,在长江以北,也就是黄河流域一带。

今天请到的访谈嘉宾依然是秦汉第一谋士,张良先生。

我说,张良先生,我有个疑惑,汉室稳定运行了四百余年,有足够好的群众基础和惯性基础,进入魏晋乱世后,老百姓会不会怀念刘氏家族呢?

他说,念旧是人之本性,只要是改朝换代,都是五五开,一半希望走进新时代,一半希望回到老时代,你可以看历史的每一次交替都是如此,例如《鹿鼎记》里提到的反清复明。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到魏晋时代,刘家的群众基础都很好,你知道刘备为什么在三国时期口碑最好吗?因为老百姓觉得魏蜀吴里唯一名正言顺的就是刘备,因为他身上流淌着刘邦的血脉,刘备也是刘家最后的挣扎了,等刘家被司马家族收拾了,刘家也就散落民间了,光复汉室的心一直都有,只是没有那个能力了。

我说,说起刘备,我有个疑惑,就是他们三兄弟磕头,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为什么关羽与张飞死的时候,刘备不死呢?不应该接着追随而去吗?

他说,刘备是BOSS,他们俩只是打工仔,有没有磕头是未知数,即便磕头也是此一时彼一时,你要知道,刘备是政治家,不是江湖侠客,这么说吧,张飞未必不是刘备授权杀的。

我说,那也太恐怖了。

他说,政治家眼里没有永恒的友谊,一切都是动态的,今天是敌,明天可能是友,所以不存在什么一辈子的兄弟,亲兄弟都能杀何况结拜来的异姓兄弟?

我问,那五胡乱华时期,有没有刘秀刘备这样的人出现呢?就是以光复汉室为己任?

他说,刚才我说过,正统的血脉遭到打压了,已经失势了,倒是有装刘氏后裔的,这个人叫刘渊,还真搞出了点事,其实呢,他本不姓刘,他是匈奴,冒顿单于后代,是当年刘邦送了个姑娘给冒顿单于,俩人顺便结拜成了兄弟,从此以后,冒顿单于后人就俩名字了,一个蒙古族的,一个汉族的,汉族的就姓刘,等于赐姓了,就如同前几天我跟你探讨的,你未必姓董,也许如曹操他爹拜了曹姓太监为干爹改姓曹了,也有可能如王莽上台后,赐予你以后姓王了。

我问,他搞出了什么事?

他说,五胡乱华后,长江以南是东晋,长江以北被少数民族占领,先后成立了十六个国家,其中刘渊就是第一批称帝的,就在今天的山西境内,他是匈奴人,来到了中原大地,又自称是汉高祖的后裔,群众基础那没得说,顺利称帝。

我问,他是不是对中原文化也很熟悉?

他说,非常熟悉,他原本就是匈奴押在洛阳的人质,当初曹操把匈奴分五部而治,分别是左右南北中五部,而刘渊的父亲为左匈奴贤王,司马家族从曹家夺取政权后依然沿用这套管理办法,所以刘渊与司马家族关系很好,刘渊在司马颖手下做事,司马颖内乱不占优势,就让刘渊回老家搬救兵,结果他真搬来了,自己称王了,前面我也跟你讲过,五胡乱华是怎么进入中原的?是被邀请来的,司马家族内乱,八王相争,各自都有外面的朋友,于是邀请朋友来帮助自己,结果引狼入室了。

我问,三国时期,为什么匈奴很少来犯?

他说,玩过三国游戏没?匈奴之类的,在整个三国游戏里,只能当副本刷刷,现实中也基本如此,一个曹操就能吊打所有匈奴。

我问,在古代战役里,谋士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他说,你可以把谋士简单的理解为足球队的教练,战略部署以及临时战术调整都很关键,但是只能起到微调的作用,在绝对实力面前,什么战略都白搭,你就是把世界上最优秀的教练喊来,他能带中国队打进世界杯吗?又不是没请过,意大利的那个里皮不是也带过中国队吗?

我说,就是仅限于旗鼓相当。

他说,是的。

我问,那历史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他说,在谈李广时,我跟你分享过一个观点,冷兵器时代,或者简单一点理解,就是肉搏战,战力与兵力是呈指数正比的,我们五个人打你们两个人,看似是五比二,其实战力是二十五比四,你非拿五个孩子打两个搏击手来抬杠,那就没法聊了,所以,历史上的以少胜多案例,多是文学家创作出来的,要么是实力相当,要么是纯属杜撰。

我问,那您如何看待曹操的赤壁之战?

他说,您说的是《三国演义》,那是文学作品,现实中赤壁之战只是一场很小的阻击战,没有太大的战略意义也没有所谓的转折点。

我说,那淝水之战呢?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他说,关于淝水之战的记载主要是《晋书》与《资治通鉴》,《晋书》成书于初唐,距离淝水之战后两百多年。《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距离淝水之战后六百多年,《资治通鉴》引用的是《晋书》内容,现在让你去写两百年前的历史,你不是纯靠编吗?乃至有学者提出过一个观点,淝水之战就没发生过,纯粹是编的,纯粹是编的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对战争内容的描述,肯定是大有出入,若真的是八十万大军对八万大军,那绝对是碾压模式,你带着八十个人去砸场子,对方只有八个人,你不打得他嗷嗷的?!

我说,这场战役成就了一个人,谢安,把他描述成了神机妙算,侄子在前方打仗,他在别墅里下棋。

他说,这纯粹是装逼,打仗是高度紧张的,是从士兵到皇帝都紧张,你作为总指挥官,故作轻松去下棋?这是后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创作的,应该说,谢安是文人创作的第一个完美的男人,如何完美?风流倜傥,能写诗能作画,跟王羲之还是老铁,一身才华不为官,整天游山玩水,那肯定有不少女粉丝吧?不!只爱媳妇一个人!从来没当过官,皇帝亲自派人来求,你出来当官吧,我们需要你,于是创作了一个成语,东山再起,出道就开挂,一口气到宰相,他本身也是文人,精通于这些包装套路,我跟你这么说吧,对于一个男人而言,游山玩水没有吸引力,女人吸引力也一般,终极吸引力就是权力,后来很多人学谢安,跑到终南山上当隐士,装世外高人,就是渴望被当权者重用。

我问,您认为淝水之战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他说,对汉语文学是有推进作用的,毕竟产生了那么多成语,“东山再起”“小草远志”“江左风流”“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围棋赌墅”“雅人深致”“新会蒲葵”“屋下架屋”“一往奔诣(一往情深)”“老翁可念”“小儿破敌”“安石碎金”“芝兰玉树”“清风明月”“咏絮之才”“洛下书生”“言传身教”“王题谢墩”“广惠圣王”……所以,这就是我对淝水之战的观点,是文人给打的。

我问,您认为苻坚为什么会输?

他说,苻坚有点类似秦始皇,秦始皇是统一了六国,苻坚是统一了北方十六国,实际上呢,苻坚比秦始皇还难,秦始皇统一的是黄河流域,就是原本就是一家人,是华夏民族的基本盘,就是他不出现也早晚会统一的,但是呢,苻坚统一的全是少数民族,没有统一的文字,没有统一的语言,有点类似大苏联,那么解体就是必然的,这是根本内因,至于说淝水之战,充其量是个引子。

我问,苻坚是不是个草包呢?

他说,不会,真是草包,真的不懂军事,他统一不了十六国,只是他有些急了,他若是做个百年计划,那么有可能真的成了,而他刚站稳脚就想一统天下,这个太难了,秦始皇都站不稳,他能站稳吗?在谈刘邦时我跟你讲过,西汉最初选洛阳为国都为什么又搬到了长安?就是考虑初建国,要以防守为主,洛阳是四通八达,而长安则是四边有天然关塞,你看现在足球比赛,都把守放在第一位,这都是实战出的经验。

我问,东晋时代,是不是也是贵族掌权时代?

他说,是的,当时有四大家族,说家族也不准确,应该说是四大门阀,王谢桓庾,这里面老百姓最熟悉的就是王谢,不是有句诗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王羲之,王羲之是琅琊王的后代,也就是你老家那边的,谢家最有名的代表就是谢安。

我说,王羲之老家是我们这里的,貌似他一直都在南方活动。

他说,肯定啊,西晋后,整个王室贵族都南迁了,谢家也是,谢安祖父谢衡也携族人,从北方南渡而来,在上虞古舜江畔的东山定居。

我问,谢家最有才华的是谁?

他说,谢安算一个,还有一个,就是被誉为中国山水诗的鼻祖的谢灵运,是李白杜甫的偶像,李白说,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杜甫说,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谢玄就是指挥淝水之战的那个,谢玄是谢安的侄子。

我问,那王家与谢家会不会也通婚?

他说,那肯定的,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嫁给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我问,一个贵族,能延续多少年?

他说,你不是去过无锡吗?看过钱家族谱吗?你看多少年了,今天依然辉煌,前几天我们谈到司马家族时,替他们数过,他们也辉煌了五百多年,一个门阀起来很难,衰退也很难,因为贵族之间会相互联姻,我给你说个人,谢晋。

我问,他也是谢安的后代?

他说,是的,余秋雨写谢晋用的就是这四个字:东山谢氏,东山就是喻指谢安。

我问,谢安真的不好色?

他说,咋可能呢?这都是后人想象的,古代是重男轻女,标准的男权时代,一个男人他有性能力,有这方面的需求,他就不会委屈自己,还有就是榜样的力量,大家都是妻妾成群,就你特殊?文人都是骚客,书上说,谢安他们喜欢“载酒携妓泛于海”,就跟今天有钱人喜欢租游艇出海是一个道理,这里的“海”是指杭州湾一带,淡水区。

我说,你颠覆了我对谢安这个男神的认识。

他说,你以今天的道德标准去苛求任一历史人物,他们都不达标,因为时代的标准不同,若是以今天的卫生标准去苛求他们呢?那更让你下不去嘴,你刚要亲貂蝉,发现她口臭的厉害,还有蛀牙,牙垢也很厚,你知道吗?牙齿健康是最能反映一个区域或时代经济条件的,你看美国人的牙齿,你再对比同期中国人的牙齿,我不知道你是否喜欢看纪录片,今天农村人年龄大一点的,牙齿要么是缺的要么是黄的,这是今天的民间,在民国之前的贵族群体里,一口大黄牙也是很常见的。

我问,那你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他说,一句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我问,淝水之战之后,北方是不是迅速解体了?

他说,是的,就是苏联解体。

我说,一群乌合之众。

他说,没有统一的文字统一的信仰,很难形成合力,不过呢,他们也各自有各自的文化传统特产,等我们反向把他们汉化时,等于我们吸收了他们的技能,中华民族最大的能力就是反包渗透能力,也就是今天各国不允许我们自由迁徙,否则?全球大街小巷全是讲汉语的。

我说,这个我坚信,我带队去过不少国家,所到之处,皆讲汉语。

他说,中华文明一共发展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五胡乱华前,可以理解为古典中国,就是很纯粹的农耕文明。第二阶段是胡汉融合阶段,也是蛮有意思的,例如“胡说”,这一阶段可以理解为“综合的中国”,这一期间主要吸纳了两方势力:其一,是北方的游牧渔猎民族,以五胡十六国北朝和辽金元清为代表;其二,是印度的佛教。第三阶段就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明逐步全方位的影响我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也会说胡语了,你懂英语吧?

我说,高考考。他说,下一阶段,就是中华文明全面影响世界时,就如同英语当年对全球的输出。

我说,义乌小商品已经开始了。

他说,商品还不行,关键是文化!

我问,东晋时期,算不算门阀政治呢?

他说,算,国弱而家族势力大,肯定会出现这个情况,就如同你在村里当村长,村里有几大家族,有钱有人,你若是听他们的,村长你可以继续干,你若是不听?村长你也别干了。

我问,门阀政治最大的不确定性是什么?

他说,就是非门阀人掌握了军权,例如后来的刘裕,就是穷小子,一步步上来的,掌握军权后直接自立称帝了,门阀?你听话还好,不听话就弄你。

我说,有空给我讲讲刘裕吧。

他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