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懂学历史》第十二节:刘裕

书接上回。

继续做梦。

今天邀请到的访谈嘉宾依然是秦汉时期天下第一谋士张良先生。

好了,我们开始今天的话题。

我问,张良先生您好,前面您提到,从东汉末年起,中国开启了三四百年的分裂局面,那作为这期间唯一实现大统一的晋朝,为什么在历史上笔墨很少?

他说,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大统一状态时间存在太短,没有形成独特的朝代文化。第二前面的三国故事太精彩,一般历史描述到司马懿就戛然而止了,司马懿一人遮挡了整个子孙后代的光芒。第三开创过程并非艰辛创业,而是篡位称帝。

我问,篡权篡的优雅吗?

他说,优雅,高级,从汉武帝起,儒家思想在汉朝盛行,起初就是你家祖宗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上而下都推崇一个“仁”,最典型的就是刘备,一口一个仁义,当权者更想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一个“仁君”的形象,所以即便是篡权,也会优待前任,至少会送个官当当。

我问,司马家族篡权后,如何对待曹家的呢?

他说,司马炎篡的曹奂的位,曹奂是曹操的孙子,司马炎并没有杀掉曹奂,反而是以礼相待,封为了陈留王,西晋灭亡后,司马睿“衣冠南渡”在南京建立东晋,曹奂之子曹过待遇依旧,依然被封陈留王,这个陈留王还是世袭的,一直到了第九代陈留王,萧道成取代宋顺帝刘准,建立南齐,这才下诏取消陈留国,至此,曹魏皇族才算真正的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时已经是公元479年了,立国仅仅45年的曹魏,在亡国后却没灭国,反而又历经两朝三代,虽未掌握实权,但延绵国祚达214年之久,堪称是史上的一大奇迹。

我问,那陈留王也会参与政治吗?

他说,会跟达官贵族一起玩耍,东晋后期,这时的刘裕就像当初的司马懿,手握大权,随时可能图谋不轨,第五代陈留王叫曹虔嗣,劝说刘裕称帝“取而代之”,对于曹虔嗣的“劝进之功”,刘裕相当满意,在称帝建立宋朝之后,依然给予曹家待遇不变,这就是为什么东晋灭亡了,南北朝开始了,而曹家的陈留国依然存活的缘故。

我问,怎么理解南北朝?

他说,很简单,秦朝是大统一,汉朝是大统一,东汉末年是三分天下,这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然后是进入了西晋,又是大统一,司马家族内乱导致五胡乱华,汉人被赶到了长江以南,成了东晋,江北是胡人的众多小国,继续僵持的结果是什么?汉人打不到北边,胡人打不到南边,但是彼此呢,又各自大融合,北边实现了统一,南边也实现了统一,这就是南北朝,汉人依然聚集在江南,定都南京,刘裕就算是南北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只能称得上半个中国,因为他只控制着长江以南,当年老蒋就曾提过类似的设想,划江而治。

我问,刘裕算是真正的草根皇帝吗?

他说,一半一半吧,前面我给你科普过,刘邦的血脉没有其同父异母的兄弟刘交枝叶茂盛,我们聊刘向刘歆父子时提到过,他们是刘交的后代,其实刘裕也是刘交的后代,包括京东的CEO刘强东也是刘交的后代。虽然是汉朝皇族后裔,但是并不影响刘裕是个地道的农民,刘邦刘秀也自称是农民,但是并不完全是,他们俩都属于小官家庭出生,靠流寇起家,刘备呢?刘备就属于士族了。

我说,那算是开了先河,刘强东又复制了他的人生,从农村出来,白手起家。

他说,刘裕开的先河不止这点,他篡权后,把前任给杀了。

我问,是不是与农民出身有关?不按贵族的仁义套路出牌?

他说,你说的这个因素有,但是不是主要因素,是他篡权的时候年龄太大了,已经57了,换算到今天,差不多已经80多岁了,而自己的娃呢?才14岁,就是中间空白区太长,若是他有十几个儿子,年龄都在三四十岁,并且都随他南征北战,很有能力,那么他可能也会学司马炎,善待前任。

我问,儿子太小,会不会政权不稳?

他说,一定的,刘裕跟刘秀有点像,一个人预支了所有子孙后代的人品和智商。没有成熟稳健的太子,作为新建政权一定是不稳的,这个我之前跟你探讨过,就是初建团队的前五代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你可以不卓越但是一定不能不优秀,从而对政权稳固起到叠加效应,而小太子未成年就登基的弊端是什么?各势力会角逐,各自会选个代言人,拉帮结伙,明争暗斗,整个南北朝是自相残杀最惨烈的时期,刘裕,有7个儿子,6个死于自己儿子兄弟或侄孙之手,刘裕的五子叫刘义恭,他有16个儿子,全部死于兄弟或侄子之手,刘裕的三子叫刘义隆,自己死于儿子之手,而19个儿子里,11个死于手足相残。刘骏是刘义隆的三子,他有28个儿子,除了10个夭折,剩下18个全部死于兄弟和叔父之手。

我说,就是缺少一个能镇住场子的绝对王者。

他说,对的!

我问,若是再给刘裕二十年,能否统一全国?

他说,很难!统一的前提是国富民强兵强马壮,而常年战乱导致整个国家都肾虚,内忧外患,很难北伐成功,为什么能打到长安而不要长安?就是要了也守不住,战线太长,刘裕很明白,凭当时的国力基本没有统一北方的可能,甚至可能会因为北伐而被趁虚而入,那么从长安退守到淮河地区,在淮河地区建立缓冲区,此后北魏南下,都要先在淮河流域面对南军的坚固防守,不能从容在长江集结兵力;南军北伐,则可以从容渡过长江在淮河流域集结。

我问,这种乱世下,会不会出现百家争鸣?

他说,会!在前面谈百家争鸣时,我跟你讲过,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核心思想,百家争鸣时期有百多个国家,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思想,从五胡乱华起,中原大地陆陆续续也建立了一二十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过去都是物理绝缘的,如今大融合了,那么必然会产生新的碰撞,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呢?就是政权也不稳,更迭频繁,当局者也没有心思去管文人,从而让这些文人骚客有了野蛮生长的机会,历史上称这一段时期为魏晋风度,你这么想,若是没人管你,你的文风是不是也撒泼了?

我说,类似民国时期。

他说,是的。

我问,陶渊明是不是跟过刘裕?

他说,是的,在刘裕手下做过参谋。

我问,若是刘裕给他个官,他还去当隐士吗?

他说,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没有人能拒绝,一旦没有被重用呢?要么骂时代昏暗怀才不遇,要么去意淫一个世外桃源,就如同有人退休后弄弄花草,仿佛退休是解脱了,找到生活真谛了,实际上呢?不用说高了,县城的科级干部,没有一个想退休的,都想干到死。

我说,我还有个疑问,刘裕作为刘氏皇族后裔,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农民?

他说,刘裕出生时,汉朝都灭亡100多年了,“汉”在民间已经没啥影响力了,你现在说自己是清朝皇族后裔,会保送公务员吗?这就是为什么他新立的国号叫宋而不是汉,为什么叫宋呢?刘裕出生于彭城,今天的徐州,春秋战国时期叫宋国,另外他国号定宋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他南征北战时期就已经被封为了“宋王”,水到渠成。

我问,他弑杀前朝帝王,会不会给后人做了不好的榜样?

他说,历史就是不断效仿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后不管是谁,都有了统一大愿,曹丕篡汉后,刘裕又跟着他学,刘裕弑杀前任后,后面的新朝全这么干。

我说,现在想想,大统一是有利于国泰民安的,至少老百姓不需要再去打仗了,过去打仗全是内战。

他说,是的!

我问,为什么历史对刘裕评价那么高?按理说,他也是篡权者。

他说,因为,大家在潜意识里认为,是司马懿家族弄丢了汉族的根据地,黄河流域原本是汉人的根据地,结果硬被他们给弄丢了,并且开启了长达三百年的动荡时期,而刘裕的出现是结束了司马家族时代,有屠龙少年的感觉。

我说,历史书对他的描述,主要是武艺高强。

他说,是的,司马光为他写过《战狼》剧本,《资治通鉴》里对刘裕和孙恩的一场遭遇战写道:刘裕带了十几个侍从去侦察敌情,被敌人发现,受到数千人围攻,于是奋力反抗,侍从都战死了。主将刘牢之见刘裕良久没有回来,于是带人去寻找,结果到达战场后看到了惊人的一幕:数千人正在前方逃命,刘裕一个人在后面追杀。

我说,我仿佛看到了吴京。

他说,我认为刘裕是有军事天赋的,这个军事天赋是指脑子,而不是身体,他的军事战功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一人杀了六个皇帝。

我说,屠龙少年,那屠龙少年上台后,会不会对门阀下手?

他说,一定的,他是草根出身,他上台后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就有了科举制的雏形,不过呢,还是以九品中正制为主。

我问,他的篡权是否也优雅?

他说,也优雅,书上是这么描述的:刘裕派心腹傅亮进宫,让晋恭帝司马德文誊抄已草拟好的禅位诏书。司马德文一边抄写,一边高兴地对傅亮说:“桓玄篡位时,晋室就失去了天下。因为有刘公,我们延长了近20年国祚。我早就想把天下,禅让给刘公啦。”

我说,跟阿斗有的一拼。

他说,阿斗在位40年,能真傻吗?!

我说,按照这个说法,刘裕一开始并没有对晋恭帝起杀心。

他说,的确没有,俩人还是亲家,也是政治联姻,刘裕想用这种方式控制司马家族,那时刘裕的儿子才十岁,小鸡还没长毛,而恭帝司马德文的女儿海盐公主司马茂英已经二十四岁了,标准的老妻少夫。

我问,关于刘裕的成语多不多?

他说,不多,有味中药是以他小名命名的,叫北刘寄奴。

我问,刘裕死后,少太子上位,整天花天酒地的,那大臣们会不会想篡位呢?

他说,心里可能也想,但是一般不敢,主要是古人很惧怕“历史”怎么书写自己,篡位者总给人不忠的感觉,就如同女人背叛丈夫一般,是大逆不道,为世人所不耻,所以即便是看不惯新皇帝吃喝玩乐,也不会想着自己去取代他,而是想着换个皇帝,怎么换呢?重新选个太子,当时在位的皇帝刘义符,四位大臣老徐老傅老檀老谢看不下去了,先是劝他,你看你爹在位时,整天吃煎饼卷咸菜,你呢,整天吃喝嫖赌,这不合适啊,咱要节约,刘义符一听,我草,死老头竟然敢管我?自然不听,还故意对着干。四个老头一合计,算了,咱换个人吧,于是拥立刘义隆为帝,废除刘义符,刘义隆上台后,手握重权的老檀杀了另外仨老头……

我问,篡权是不是也要讲时机?

他说,时机的本质是实力,就是皇帝已经是傀儡了,那么一切就能水到渠成了,诸葛亮为什么没篡?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阿斗是有两把刷子的,否则宝座早弄丢了,刘裕手下这些老臣,有心纂也暂时没有这个实力,从而只能寻找代言人,就是三个字:还不配!

我问,在南北朝这个动荡时期,有没有人能玩转官场呢?

他说,有啊,高允,五朝元老,官至宰相,而且在公元4世纪竟然活到了98岁,换算到今天,差不多相当于120岁。

我说,有机会给我讲讲高允吧。

他说,下期吧。

我说,好,那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