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日志 我的2012

  2012年6月份的某天,正跟两位教练技术培训班的同学闲聊,蝉禅打电话给我:干啥呢?


  我:跟xx、xx聊天呢。


  他很高兴:我也去。


  蝉禅是我们这一期的教练,目标感、行动力都特别强,另外一个特点是骂人特别有水平,明明是骂你,结果你被骂了,你还挺高兴,拿他当好兄弟。


  他虽然岁数比我们都小,但我们都挺尊重他。这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他是一个很牛X的人,上大学时穷得买不起三毛钱的冰棍,因没钱两天不吃饭,但大学毕业时资产就已近百万了,为此他写了一本书《白手起家》分享他的创业经验,马上要正式出版。


  不一会儿他就到了,我们到一起照例头脑风暴(我们可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然后蝉禅说他准备到拉萨,两位同学很感兴趣,询问有关细节,我对此不感兴趣。


  我对旅游不感兴趣的原因是我本来就是学地质的,上大学时爬了太多的山,有时一天爬7个山头,累的要死,老师只好拿“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来鼓励我们。


  当然我们见到的风景也是独特的,绝对不是跟团所能见到的,爬台阶有啥意思。


  我喜欢水,喜欢对着水发呆,但旅游除了撒尿、拍照、购物哪还有时间发呆?


  他们谈得热火朝天,我在一边听得心不在焉。


  突然听了一句:你们俩不能去,你们不是第一!老胡可以,因为他是济南最赖皮的律师。


  敢情他就是冲着我来的,他说的啥我基本没听,只知道去拉萨,要去有门槛。既然这么看得起我,那就去吧。


  第二天就收到短信:把一万元汇到XX账号。


  啥也不知道,就先汇了一万元。钱汇完了,总得了解了解有关安排吧。


  宏图描绘得很诱人:


  全部成员30人,五辆车,司机后勤10人,男队友10名,女队友10名,男队友只招各行业精英,女队友只招漂亮的。


  ······


  知道懂懂吧?我把懂懂请来做特约嘉宾,牛吧?


  不知道懂懂?到网上查查。


  ······


  后来还开了一个筹备会,到会七人,我只认识一个就是蝉禅。


  既然口号是“小圈子,大智慧”,大家都很在意怎么设门槛,比如年收入、净资产······


  网上招募队友的广告一发,应者云集,咨询者超过400人,但都被蝉禅pass了,他选择队友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对方先问:多少钱或费用怎么担?蝉禅就回答:不好意思,已经招满了。


  问原因,蝉禅回答得很邪门:我伺候不了在乎钱的人。


  这是什么话!


  不过你别说,还真有那么几个人仅凭一个网络视频广告就打钱的。


  当然还有人说:我很想去,但不一定有时间,先报名行吧?


  呵呵,这肯定pass。


  最终16人成行。


  不用说,这16个人都是闲人。


  比如说帮主,闲得蛋痛,天天找人打羽毛球,虽然他在全国共控股七家制药厂。


  我问他:控股这么多厂怎能不忙?


  答:总经理负责制,我不管。我半年去一次,银行贷款必须我签字,不然我也不去。


  我:总经理是你派去的?


  答:不是,从收购的药厂选的?我不派一个人。


  我:财务也不派?


  答:不派,都是当地的,没有我派的一个人。我一个也不派,所以所有的人都是我的。


  问:你如何选人?


  答:凭直觉。我只负责投资,其他交给总经理。


  问:被收购的药厂肯定因为效益不好才会被收购,换个总经理就能起死回生?


  答:当然不能,收购了还会继续亏,一般要亏两年,两年以后就会盈利。因为一开始他们干劲很足,认为自己很有一套,说什么他们听不进去,连亏两年后,他们觉得不好意思才会听我的。


  我:你一开始就亲自操作,不是可以少走弯路吗?


  答:我要是亲自操作只能管一个厂,还累得要死,哪有时间玩?


  我:如何监控?


  答:每个月有现金流量表。


  用人,不疑,赔得起,所以玩的大,玩的潇洒。


  通过对驾龄的论资排辈,我当选副驾驶,顾名思义,主驾的备份。一上路才知道什么主驾副驾,开的一样多,每天一千多公里,轮班开。


  感觉就是一个字“累”,不开车就抓紧时间休息。所以开车的时间不能尽兴看风景,不开车的时间要休息。


  好亏,呵呵。


  为看日出我们在青海湖畔野营,四个人一个帐篷,考虑第二天还要开车,我早早钻进睡袋。


  刘冰与MOSS谈个没完,刘冰是淘宝男裤销量第一名,大学毕业资产也已过百万,如何经营当然有独到之处,所以MOOS问个没完,刘冰也有问必答。


  他们虽然压低声音,但湖边旷野的夜晚如此寂静还是听得很清楚,但基本听不懂。


  后来刘冰分享如何写日志,如何通过日志扩大影响,如何筛选客户,我这才知道日志人人可写。


  在此之前,我的Q龄6年。号是朋友送的,当时等级是两个月亮,六年后还是两个月亮,因为我只知道QQ是用来聊天的,聊了两三次,感觉很不好:


  效率太低,对方发个“你好”,我回个“你好”,或者对方发个“在吗”,我回个“在”,5分钟已经没了,而打电话,5分钟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打电话3分钟的问题,聊天一个小时都解决不了:


  因为虽然是你咨询问题,但你根本问不到点上,所以应该是我问你答,而不是相反,QQ根本无法进行咨询。


  QQ聊天,纯属浪费生命。(我总是想你要咨询问题你干吗不留个言、留个联系方式,让我给你回电话?最差的结果就是我不理你,有什么风险吗?)


  所以我的QQ一直没好好使用,经刘冰一说才知道QQ原来还有如此大的作用。


  整个行程我除了说笑话之外,其他的基本上插不进嘴。因为大部分队友的工作与互联网有关,我啥也不懂,想问都没法问,像个傻瓜,自管开车,但收获也有,就是我也可以写日志。


  回来后先看好友的日志,既然刘冰说的那么好就先看刘冰的。


  访问刘冰的空间需申请,于是要求他开放空间,没想到这位大爷说了句话差点让我背过气去:我空间里啥也没有,我那是装装样子,给人神秘感。


  把所有好友的日志全看了一遍,又转了几篇到空间:既充门面又便于山寨。


  准备就绪,先发“说说”宣示一下:老胡要动手了。


  接着点了“写日志”,有点傻眼:几千字的日志就这么直接写?错了怎么办?


  老老实实的到拉萨群里问:不许笑,写日志要不要打草稿?


  大家真没笑,懂懂还认真的回答:要打草稿······


  于是经过两天的折腾,8月31日,第一篇日志发出来了。


  日志发出后就盯着看反应,第一天竟然有十多个点击,当然一多半是广告,感觉烦,删掉广告。第二天竟然没有一个点击,心里就骂:做广告的死哪去了,来做个广告给个点击也好啊。


  开始时三四天写一篇,想到哪就写到哪,挺舒服的,感觉写日志挺简单的,也挺好玩的。


  让人着急的是点击量,为增加点击量,每一个浏览我空间的人,都要回访留言;看过两篇日志的都要加好友,每天也能有个二三十的点击了,感觉挺不错。


  第五篇就是《散养的孩子和散养的鸡》,自我感觉写得挺不错,得意洋洋的问蝉禅:我的日志是不是有模有样了?


  到东营时《散养》的点击量近四百了,队友也夸写得不错,心里很是得意。


  9月23日,突然发现空间流量近千,忙找队友请教这是咋回事?


  答:懂懂在顶你呢。


  他点了一下“分享”,点击量就增加了两千多,懂懂感觉不过瘾,又点了“转载”,于是转载量飙升,很快突破700,但点击量没大涨。


  请教。


  懂懂说点击量不能说明问题,最重要的是转载量,转载量最能代表网友对你的认可程度。这么高的转载量说明网友对你的日志很认可。每转载一次平均会有十个人看,你日志的浏览量差不多有2万人了。


  过了一天,转载突破800;


  900不可能吧,900又过了;


  1000总不会过吧,又过了;


  以后的几天一有时间就盯着转载量,看着不断增加的转载量,心情由得意变为欣喜、震惊。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经常参加一些有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公益活动。一次活动一般要驾车几百里,用两天的时间,目的就是为了与一个孩子交流20分钟,虽然效率低,但感觉这种活动很有价值,一直乐此不疲。


  为改变效率低代价高的问题,也曾经尝试过其他方式,但一次也仅能帮组几个人,而现在写一篇日志就有几万人看,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上千倍!太棒了,终于找到了我想要的方式!


  随后又根据网友的要求,写了《散养》续集,效果很不错。


  很多网友进行了回复评论,有的评论非常经典,但也有一些网友误解了我的本意,只关注我儿子们玩得好成绩好,向我请教方法,却忽视了我散养的出发点及我对成功的看法,认为有必要做一些解答以免误导,所以又准备写一个小结,却突然发现不会写了。


  表面上好像是网友问的问题太杂,全部回答根本无法整合;


  实际上是感觉压力很大,毕竟日志不是面对面的交流,面对面的交流可以从对方的回应知道对方的接受程度,既可以深入也可以重复;


  而日志则不同,面对不特定的人,特别是一想可能有几千几万人看,而看的人的学历、阅历各不相同,怎样才能让尽可能多的让网友理解接受而不产生歧义真的很难:


  如果按常规的做法一问一答,一个问题分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分三个要点,那样做的话意思能表达清楚,写起来也简单,但日志的连贯性就没了,可读性受影响,并且每个家长情况不同会有问不完的问题,我作为个案,根本不可能解答所有问题,勉强回答则可靠性大大降低,还可能误导家长起到反作用。


  遂决定发挥特长挖掘散养和圈养背后人们的不同心理状态,在这方面我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但写起来仍困难重重,怎样将自身经验与浅显的理论结合,让网友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况下有所收获有所启发真是个难题,为了这个目标停停写写,写了又改,改了又删,又一种吐血的感觉,折腾了20多天终于完成了《爱》。


  《爱》写得太累,所以写了几篇轻松一点的,蝉禅又提意见了:


  你的空间乱糟糟的,什么都有,如果你是自娱自乐无所谓,但如果你是给大家看你就应该专写你最擅长的。我看你《散养》三篇写得不错,就写这个主题吧,其他的删了。


  有道理。


  确实应该有个主题。


  教育,肯定不行。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本来就是个伪命题。


  原来认为自己读了几本书,肚子里好像有点货,但后来发现原来认为颠覆不破的真理竟然是局限自己的枷锁,自认的优点竟然是不足。我自己就这水平,怎么教孩子?


  值得庆幸的是我基本不在我儿子面前指手画脚胡说八道,而儿子们也挺好。


  所以我将家庭教育理解为亲自关系,是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


  又有朋友建议我写写婚姻,这个主意不错。


  作为律师有这个优势,律师有机会接触到当事人内心的最深处。你只要问当事人必然答,你只要愿意听,当事人必会滔滔不绝事无巨细的陈述。


  只要发现问题的所在,问题基本上就已经解决一半了。所以我很久不代理离婚的案子了,但只要有咨询婚姻方面问题的我都认真作答,能劝和的尽量劝和,虽然少挣点代理费,但劝和一对夫妻就相当于成就四个家庭,其成就感远非挣钱能比,婚姻毕竟是人生大事。


  亲子关系加上夫妻关系,就是家庭关系的框架。怎样处理这两大关系?


  我知道处理这两大关系的根本点完全一致。


  有一句话我很赞同: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真实的世界,所以无需改变外面的世界,只需改变我们自己。


  还有另一句话,我们经常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这句话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圣贤无过。


  圣贤说了: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也就是说处理家庭关系的关键在自身。


  怎样改变自己,我最喜欢用的两种工具:一是爱,二是信任。


  为子女教育烦恼的家长缺乏的是爱和信任,夫妻关系不睦的也是缺乏爱和信任,我认为就是这么简单,我肚里也就这么一点货。


  为此还跟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朋友说你是拿着一把千疮百孔的破伞,到处给人遮风挡雨。


  我有点郁闷。


  但一个电话打消了我的顾虑,一个很久未联系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她正在高速路上行驶,看到路标指示“上海济南”方向,看到“济南”两个字她心里感到很温暖······


  我振奋:人生如浮萍,一直都在风雨中随波逐流,只要珍惜每一次邂逅,真城的付出自己最好的东西就足够了。虽然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但有能力让对方走时比来时更好。


  于是选了几个典型案例,写作《嫁鸡随鸡娶狗随狗》过程与《爱》如出一辙,总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一下子塞进去,虽然自己也知道这不可能。


  很累,这不正常。


  查看懂懂的分享:先确立主线,一条是针对XXX,另一条是针对XXX,前者主要是XXX,后者主要是XXX,把价值点按照两条主线罗列出来······不仅仅好看,关键是好用!


  有道理。


  感觉《强者投降》肯定好写,因这篇日志分享的主要是技巧,事情的经过脉络清楚,价值点也很突出,我说的话虽不能说千锤百炼也都是重复了很多遍,既可以用于自身,也可直接用来劝架,这事谁还没遇到过?


  写的时间才发现,写与说完全两码事,说的时间注意力完全专注于对方,不管是笑还是骂,摆事实还是讲道理,都是根据对方的反应,而日志必须考虑网友的需要。


  又吐血了。


  年前遇到懂懂,谈起日志:


  我:你的日志又上了一个台阶。


  懂懂:何以见得?


  我:感觉很明显,具体不好说。


  看你去拉萨之前写的日志只需看一遍就行了。


  拉萨回来后的日志就需要认认真真的读了。


  漠河回来后,有好几篇日志,我是认认真真读完后总感觉漏掉了关键的东西,过几天还要再读,有的读了四五遍。


  日志的厚度和写作技巧都增加了。


  懂懂很奇怪:我咋没感觉?难道是到漠河冻了一冻就上台阶了?


  哈哈,看来他确实没感觉。


  又讨论起人寿保险的销售冠军曹纪平是否有天分。


  意见一致:有。他利用了自己的天分,虽然他不这么认为,他分享时强调他的成功的是勤奋努力,没有讲天分,并不是他要骗人,他就是这么认为的。


  要作保险,就是让他手把手教十年,也超不过他。当然并不是说他不可超越,而是说每个人要知道并发挥自己的所长。


  懂懂每天轻松写几千字,看来是没法模仿的,我还得走自己的路。


  春节长假已经结束,给大家拜个晚年:祝朋友们晚年幸福健康快乐。


  图片


  今年九月要去的新疆白沙湖

 

b0acDDDD-b0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