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3

下午,去了趟火葬场。

我过去找领导。

不是丧事。

事办的很顺利,五分钟不到就解决了,出来时我特意去炉区转了一圈,虽然是下午,但是依然要排队,看来数量有小幅上升。

有好的一面。

就是从儿女的年龄可以推算出,多是老人。

冬季,容易走人。

根源是什么?

冻的!

农村有个说法,熬冬。

也就是说,冬天是老人们的一劫!

冬天,这些老头老太怎么取暖?

不取,顶多就是生个蜂窝煤的炉子,基本不起作用,屋内都上冻,就这么硬熬,太阳一出来,老头们集体蹲在墙头晒太阳。

那,东北为什么不熬?

熬不过去。

在东北,就是再穷的人家,只要一推门,都是热气扑面。

我小时候,一到冬天,家里没有任何取暖措施,甚至连煤球炉子都不舍得生,一到半夜,碗里的水都上冻,我们几个娃手脚都冻得稀烂,耳朵也是。

反正,现在一想起小时候的生活。

只觉得恐怖!

那种温度,不适合人类生存……

如今,我在城市生活,没有刻意过冬这个概念,一年到头不穿秋裤,也不穿棉鞋,到现在连棉袄都没穿过,我没觉得冷,一是所到之处皆有暖气,二是城市温度比农村高,专业术语叫热岛效应,每次到乡下,看仪表盘的温度变化就知道了,至少有2度的温差。

去年,我爹我娘还回去住过两个晚上,烧着炕。

大呼,受不了。

身子可能是热乎的,手放在外面,冰凉。

农村能否解决取暖问题?

很难!

根源性的问题,就是山东农村的房子没有保温层(东北的有),层高又高,能量损耗太大,例如同样是空调制热,城市可能一天30元就可以搞定,农村一天就需要100元,关键是压根不热,你把手靠近墙体,你就明白金庸描写的剑气逼人是什么感觉。

偶尔,朋友小聚,有父母在老家的,我都给出类似的建议,就是有机会在县城买套房子,面积大小无所谓,关键是让父母过来过冬,这是什么感觉,那是什么感觉?天壤之别。

冬天,最舒服的是北方,不是南方。

例如我平时在家,都是夏装,短裤+拖鞋,而且全是地暖,走在地上特别舒服,春节时若是去四川过年呢?我觉得格外的冷。

健康,也讲大环境。

温度,就是关键点。

我去停车区开车,周围几辆全是殡仪车,下面乡镇的,有个小伙也就是25岁左右,个头不高,这个年龄开殡仪车的基本都是子承父业,就是可能从爷爷就开始做这个行业,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手艺。

他过来问:哥,这什么车?

我说,福特。

他问,要好几百万吧?

我说,没有,几十万。

他递烟给我。

我不抽烟。

我问,这一改革,你们发财了。

他说,哪,拿死工资。

什么意思?

他们现在全部归公了,每天按时上下班,乡镇上发钱,貌似还给编制,只是不知道是正式的还是临时的。

我们这里是全国殡葬改革先锋。

上过CCTV的。

就是不允许每村有自己的坟地了,以乡镇为单位建国外那种公墓,一个人一个小坑,随机分配,你不知道你旁边的是哪个村的……

老百姓肯定不想。

但是,不得不从。

为了防止老百姓狸猫换太子怎么办?

全程视频监控。

而且盒子还是带铅封的……

那,怎么才能实现落叶归根呢?!

这就是需要动脑筋。

小伙是西边乡镇的,沂源口音很重。

我问,一个月能赚5万不?

他说,不可能,咱也从来不干那种事,上级怎么规定的,咱怎么干。

这东西与孝心挂钩,与攀比挂钩,所以再贵也会“买”回来的,你想想,人家的老人都在自己村里埋着,你的去了别的村,周围都是不认识的,多孤单?
 
但是,早晚会出问题,只是咱不能跟他聊太多,他会以为我是暗访人员,在所有的平民业务里,三个领域是腐败最严重的,一是殡葬,二是驾照,三是查扣,过去当驾照考官,半年就能收30万,所以最多也只能让你干半年,然后就换岗了,不过后来多数也都出事了,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纪委看的清清楚楚。

只是等机会,等证据,等实锤。

伸手必捉,我能苦口婆心地把这个开殡仪车的小伙劝一顿吗?他会觉得我是个神经病,神不知鬼不觉的钱谁会知道?一年就能在城里买套房,你让我收手?就是让我坐牢,我也不收!何况,谁管?!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真如他所言,他是个两袖清风的人!

那,更好!可歌可泣!

不说这些了,继续说供暖……

老外,特别是那些小城镇,不可能集中供暖,那他们是怎么取暖呢?

这个我也专门研究过。

用的是燃油机。

一般都是柴油的,柴油机再带动一个锅炉,锅炉的热水有两个用途,一是洗澡用水,二是暖气用水,燃油机一般都在偏房或地下室,噪音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柴油机的启停是由室内一个温控开关控制的。

这个不算什么稀罕玩意,青岛一些不供暖的房子,也用这套系统,整套设备多是韩国进口的。

若是哪天我回农村住,可能会选择这套方案。

为什么不选中央空调带地暖呢?

第一、村里电压不稳。

第二、安装成本太高。

上次我特意咨询了一下,像我们家这么大的面积,空调要8万多,每个冬天还要七八千的电费,包括我办公室装修时也考虑过空调带地暖,后来权衡价格后选了普通的中央空调,省4万块钱。

而柴油这个,比较便宜,我记得去德国时,去留学生家里参观,那储油罐有多大呢?

一次性能装1万升。

我们平时在路上遇到的油罐车,一般就是2万升左右。

想象一下1万升是什么概念吧。

有专门的油罐车会上门送油,另外每年环保部门会上门对燃油机的排放进行检测,我记得留学生家里那套设备是1996年的,依然在用。

国内,这个还是有难度的。

毕竟买散油比较难。

柴油是比较安全的,不会出现爆燃。

我们总说汽车爆炸。

以后遇到汽车自然了,大胆地拿灭火器冲上去就行,汽车是不会爆炸的,除非有炸弹,即便是油箱着了火,也只是爆燃而已。

这一页,就翻过。

这几天,大家在商量去东北。

2016年,我曾经围地图的“鸡头”自驾过一圈,最大化的贴着边境线走的,所以我是有一定经验的,例如关于换不换雪地胎,我是坚决建议必须换,不换,寸步难行,至于什么四驱不四驱,那是次要的。

还有,就是一定要买最暖和的鞋子、手套。

最容易冷的就是脚。

我记得我们曾经在长白山徒步过几公里,我穿的是普通的棉鞋,让雪一浸就湿了,脚都麻木了……

最好是买那种密封的、专业的雪地靴。

手套也是。

那么,零下几十度,能否靠想象想象出来呢?

不能!

你无法想象那是一种什么冷,我记得在哈尔滨的时候,零下20度,晚上我们步行出去吃饭,那风刮在脸上,就跟刀割是一样的感觉。

凭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

那零下40度呢?

漠河就是零下40度。

我是这么跟队友们形容的,就是把我们能买到的最保暖的衣服穿上,在外面也很难待上10分钟,瞬间就冻透了。

不是很多人还光着身子在那边拍照吗?

这些,我就遇到过,男的,女的,都有。

就那一瞬间而已。

拍完,马上裹上衣服,跑进屋。

室内室外温差60度!

漠河的冷,毕竟安静,风小,甚至无风,还是比较舒适的冷,最恐怖的冷是内蒙古的冷,例如呼伦贝尔,有风……

冬天的东北美不美?

美!

抖音上的那种雾凇,如梦境一般,路上随处可见,还有横穿大兴安岭,全程几乎没有车,因为有一定的积雪,就当减震了,森林里的路不是直的,全是弯的,每个弯都是漂移入弯,仿佛自己是一名拉力赛车手。

冬天的东北,外面没人。

天黑的也早。

三四点就要开始天黑了。

在一些小地方,晚饭都需要提前预约,否则饭店不开门,8点就已经是深夜的感觉了……

上次,我们是自驾了1万公里,体验过冰面、湖面、深雪,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刺激,到这个季节,很多高速公路都荒废了,因为收银员在小屋里待不住,高速公路就免费开放了,大雪也没人清理,雪很厚很厚的,前车在跑,后车就啥也看不见了,我们还被警车追过,原因就是超车时没有减速,把警车溅了一身雪,口头批评了一顿,放了。

这两天,认识了本地一位粉红妹子,开了一辆粉色牧马人,她自驾去了一次西藏,抖音粉丝增加了20万,但是最近一直在掉粉,她觉得不能继续在家憋着了,必须再出大招了,什么大招?

去东北!

她找我什么事呢?

是想商讨一下,如何把自己打造成旅行IP。

她问,东北有哪些点是比较值得关注的?

我说,第一、东北的菜量是很惊人的,咱这边的盘大吧?东北还要大一倍,你要份汤,东北厨师能给你来一大盆。第二、东北人喜欢热闹,你去一家饭店,你发现人声鼎沸,大家聊天全靠喊。第三、东北人真的都是活雷锋,会颠覆你对东北人的认识,非常的热情。第四、雪地自驾很适合无人机拍摄,有一年奔驰G组织去东北拍了一个短片,那时无人机还不流行,用无人机拍了一组视频,太震撼了。

她问,有没有比较高端的消费?

我说,滑雪就是,滑雪场周边的高端酒店,最便宜的也要千元起吧?我们去时,一晚三四千的房间很正常,不少人在那边滑雪一住就是一两个月。

她问,二人转呢?

我说,可以去东北本地人喜欢的小剧场,很黄,很有意思,票也便宜,二三十块钱,我记得我们选了第一排VIP才60元一张票,能笑的肚子疼。

她问,滑雪好玩吗?

我说,我认为滑雪门槛还是比较高的,需要认真地学,若是只是单纯地去体验一下,没什么意思,装备都是租来的,靴子里都是湿的,冰凉冰凉的。

她问,你们走了多少天?

我说,记得20来天。

她问,能看到极光不?

我说,看不到,凡是说能看到极光的都是骗人的,漠河只是中国的最北,但是离北极圈还差了十万八千里,中间还隔着一个俄罗斯呢,若是漠河能看到极光不是说整个俄罗斯都能看到极光吗?

她问,有没有湖,汽车可以直接在上面走?

我说,所有的湖、河,都可以。

她问,有蓝冰吗?

我说,呼伦湖有,但是不如贝加尔湖的蓝,蓝的前提是深,贝加尔湖深达千余米。

她问,去这一趟,会不会很震撼?

我说,会,但是不会太震撼,因为我们山东也是北方,也见过雪,也见过冰,只是没见过那么厚的,对于南方人而言是绝对震撼的,对好色的男人也是很震撼的,北方很多小城市都可以直接跨境消费,过去洗个澡也不过两三百块钱,已经属于国内1980级别的套餐了。

她问,你觉得我写个什么样的剧本会火?

我说,实事求是地讲,我不是很看好纯粹的游记,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觉得我去写游记会很水,就是我自己都觉得没有营养,因为游记而关注你的粉丝,质量也不高,例如你突出的是女孩子开个牧马人追求诗与远方,吸引的全是男粉,想泡你的。

她说,不是,我从抖音上加了不少到微信上,我觉得说话都是很客气的,文质彬彬的。

我说,本质是一回事,是他们觉得暂时驾驭不了你,所以不敢轻浮,但是本质还是因为你是女的,好看,有钱,仰望也是一种暗恋,关键是你能说走就走,而他们呢?多是一群打工仔。

她说,这点,的确是!都问我怎么做到说走就走的。

我说,这些粉丝没有太大的价值,跟关注骑哈雷的小姐姐的群体是一类人,都是好色之徒。

她问,怎么可以提升自己的IP高度呢?

我说,旅行类的内容,要想升华就两个渠道,要么,做标杆,例如你走完了一个什么样的路线,是创纪录式,例如单人单车环边境线自驾了一圈,要么你走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怒江流域。要么是你探访了56个民族居住地,就是你要有记录,这个你可以看看唐师曾的个人简介:1987年,为法国SIPA、SIGMA、《巴黎竞赛画报》拍摄沿万里长城步行活动。1990年,参加可可西里无人区探险,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无人区持续工作4个月。1994年,参加印尼555世界汽车拉力赛。1996年,独自驾车环绕美国。1999年,出访海湾,策划“从金字塔到万里长城”吉普车采访活动。2001年11-12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参加马来半岛吉普车穿越热带雨林活动。2002年7-9月,驾驶雪佛兰SUV,单车无后援条件三个月从北京驶抵喜马拉雅珠峰大本营。2003年,单人驾车完成“新唐僧取经”。全程30000公里,历时九十天。

这只是节选了一部分,其实他每年都会设计一个“创纪录式的挑战任务”。

还有一种升华,就是角色扮演,例如你去内蒙古当了三个月的牧民,你去大连当了三个月的渔民,你在西藏当了三个月的喇嘛……

这个领域也有个王者,叫:西尔万·泰松,他的简介如下:西尔万•泰松(1972- ),地缘政治专业出身,法国作家、记者、旅行家,欧洲探险行会的会长。19岁那年,泰松骑摩托车穿越冰岛中部,并参加了婆罗洲洞穴探险。后与好友亚历山大•普森一起骑单车环游世界,写成《骑行地球》。自1997年以来,泰松以步行、骑单车或骑马的方式游历中亚,并与普森合著《迈步云天》。2010年,他在贝加尔湖畔居住六个月,其间所写的日记集结成《在西伯利亚森林中》,一举售出二十四万册,被译成十种语言,获得散文类美第奇文学奖。泰松至今已出版十多部游记,其影集和随笔也广受好评。此外,他写作的短篇小说曾获得龚古尔奖。

有部电影很好看,就叫《在西伯利亚森林中》,就是改编于他的同名日记。

这两种,都是可以吸引铁杆粉丝的。

至于说打卡式的旅行?

吸引到的也全是屌丝,只知道哇塞,你好有钱,好有闲。

然后就开始揣测了?

你是不是别人的小三?你爸是不是贪官?

那个骑哈雷的小姐姐,后来被人黑成了什么样?说那姐姐是1972年的,一次5000元,后来小姐姐一发抖音,下面全是评论5000元的。

只要泼脏水,大家就认为是真的。

为什么?

你一个女人,凭什么有钱?!

临沂的这个粉红是做化妆品的,自己的品牌,是想通过自己的IP产生销售,至于是最终零售还是招商,没深谈。

我个人不看好这种打卡式的旅行短片。

太多了,泛滥了。

如今,大家都在发力抖音……

我媳妇也想搞抖音,还专门花了1万多去学过,不过折腾了几天,现在也基本消停了,最近媳妇在深圳,跟我讲,深圳那些朋友全在搞抖音,有人手里掌握着4000万的粉丝,意思是老公你也进军吧,别落下了。

我?

我觉得我不适合。

媳妇去深圳了,我在家带娃,娃偶尔会喊一群小朋友到家里玩耍,儿子在跟小朋友闲聊,说可能六年级就去深圳读书了,以后大家就不能在一起玩耍了。

我在想,这是谁跟他讲的?我咋不知道?

我可没有这个打算。

我觉得,咱就是个农民,儿子也别飞得太快,我能把你从农村带出来就已经飞得够高了,咱别去搞那些大跃进,能在县城把书读好,我认为就已经很不错了。

去深圳?

你有户口吗?你户口还在我名下,在村里。

你妈?

你妈初中都没毕业,她怎么弄深圳户口?

上次找了个中介,报价20万,说可以帮她操作成深圳户口,死活要弄,我摁着不让弄,生气了半个月。

这次,又跟我商量这个事,说是有个捷径,只需要1万多块钱。

不知道是谁告诉她的。

我的意思是你爱折腾就折腾去吧,反正你户口在四川,又不在我们家,只是别花钱就好……

不知道谁又给她洗脑了,说去找那种一整栋的小产权,然后再拆分按套卖,很多人这么搞,一栋在800万到1000万之间,一次能赚一两百万,问我有没有兴趣搞一搞?

我说,没兴趣。

她又生气了,嫌我保守。

上次我去深圳时,维维跟我谈过这些,而且我们还一起看过几栋,我后来投反对票的理由是什么?

小产权,说白了,就是一张纸。

没有任何法律承认小产权。

若是卖给外人,咱这么快进快出一把是很好的,例如几个人凑1000万搞一搞,赚不赚不说,至少亏不了。

但是,咱为什么卖的这么快?

因为,都是卖给熟人了。

若是最终这些小产权全是归零了呢?

所有人,都会抱怨咱一辈子的,甚至脚踩着脖子要求退钱。

你能跑得了吗?!

所以,这种事,咱不能干,别人可以干,因为他们都是卖给陌生人,而且买家用不了几年又转手了,谁都不再追究了。

原本,我是没有赚钱欲望的。

我能守住今天的这一切,已经很了不起了。

可是,让媳妇这么一折腾,又捉襟见肘了,想赚钱了,最近走着,坐着,我都在思考怎么赚点钱?什么生意能赚钱?想赚点快的,多快呢?三两个月能赚个几百万的那种。

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可怕。

为什么我媳妇对我一直不满意?

就是她总是拿深圳的那些人跟我比,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你,人家整天讨论的是什么?几千万几个亿的,你呢?

就知道蹲在一个小县城。

而且,她在那里有王者的感觉,嫂子来了,那肯定是全体出动,大家轮番接待,真跟宴请女王似的,一拨又一拨,她为什么如此的迷恋大城市?就是在大城市才有王者的感觉,我在深圳有接近9千名读者,有大量的土豪,我媳妇不需要跟别人似的需要考虑深圳的生存压力、买房压力,总觉得我们去了深圳也是贵族。

其实,那些都是假象!

反而,会内耗!

媳妇觉得,他们之所以宴请她,是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微信上聊的不错。

错了,是因为你是嫂子。

朋友?

深圳是一个最现实的城市,大家不需要朋友。

咱,就在一个小县城,好好过日子,就挺好,别好高骛远,也别总盯着北上广深,我们比他们自由多了,舒坦多了,又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县城又不遮挡我们的视野,对不?

每个站在更高位置的人,都觉得我们太闭塞了。

那是他们觉得。

我们还觉得他们太无趣了,你看我们的生活多么多彩,他们的生活太单一了!

我一直都想跟媳妇谈谈,就是不要迷恋那种被人宠着、环绕着的感觉,那都是假象,会害了我们的,使我们迷失了自己。

你想想,我们是什么人?

就是俩农民。

单纯从身份来讲,跟我们村的每一个家庭都没有任何区别,户口、田地、生活习惯、口音、学历……

正确地认识自己。

我跟维维他们也讲了,不要过多的放大嫂子的信念,儿子若在县城读书,一直都是很有优越感的,很自信,觉得爸爸妈妈还不错,若是去深圳呢?同学的爸爸妈妈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他觉得无比的自卑,若是去那些农民工聚集的学校呢?

还不如在县城读最好的学校。

我能不在意孩子的成长吗?若有更好的条件我能不为他创造吗?

我看的不如她远吗?

我是孩子的亲爸爸!

关于这个问题,在新疆的时候,车友跟我谈心,就是谈到了孩子成长问题,我说我还是希望孩子从小地方长大,一步步进城,我现在能给他提供县城的跳板,高中我可能给他提供到济南或青岛,大学我可能提供到一线城市,我所谓的提供是举家搬迁跟随他,这么成长的好处是什么?他的人生是立体的,既知道庄稼是怎么种的,又知道迪士尼是个什么玩意,我希望他能成为一名艺术家,这需要他对人性有充分的认识,充分的体验。

他的童年是很快乐的,有田地,有乡村,有爷爷奶奶……

算了,还是说说贝加尔湖吧。

古代,我们喊贝加尔湖为北海,喊青海湖为西海,贝加尔湖在什么位置?我大体给描述一下,就是在蒙古的上面,俄罗斯的下面。

所以,离我们说近很近,说远很远,从北京飞过去需要差不多4小时。

苏武牧羊,就是在贝加尔湖旁边,在古代,贝加尔湖也是咱自己的,只是掌握在匈奴手里而已。

现在属于俄罗斯。

这个季节去贝加尔湖是很震撼的,因为水太深,所以冰是蓝色的,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搜一下贝加尔湖蓝冰。

蓝冰里还有一个现象很神奇,就是冰里有气泡,跟糖葫芦似的,一串串的。

这是怎么形成的?

就是水里的甲烷上升,正好被冻住了。

我那年是夏天去的,也许是湖见多了,没觉得多么震撼,有大海震撼吗?水倒是蛮清澈的,印象最深的就是俄罗斯的美女很勇猛,小姑娘在里面游泳,一丝不“苟”。

中国游客还是比较不守规矩的。

不少妹子躺在沙滩上晒日光浴,对着人家就是一顿咔咔咔。

人家有些不好意思,拿片树叶盖上。

若是只看,别拍。

她们不在意。

包括站着聊天之类的,也不忌讳,爱看就看,反正穿与不穿没啥区别,隔着几层布,心里都有数。

我跟粉红也提议过这一点,若是有时间,你完全可以从满洲里出去,自驾去贝加尔湖,肯定会收割不少粉丝。

那里是有很多学问可做。

例如用无人机拍摄汽车在冰上行驶,还有就是你可以在雪上作画,然后用这个来作为主题拍摄抖音,这方面有个鼻祖网红:SimonBeck,他经常在西伯利亚的雪和冰上做出这么壮观的“雪画”,基本都是靠走的,一般要走5到10个小时才能完成一幅,你可以百度一下看看。

红一下,容易。

一直红,很难。

………………………………
特别说明:

A、文章非纪实文学,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勿对号入座!

B、文章为有偿阅读,单篇1元,包年200元,可日付可年付。
………………………………




b0aiDDDD-b0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