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哥官网
1,知乎。 知乎对于留联系方式,还是比较大度的。签名,文章内容,回答问题里,都是可以适当的留上的,但是有个前提,你必须要给平台贡献价值,也就是说你的内容必须要有干货!当你在知乎已经有了一定量的回答量,粉丝也有了一些积累。可以做初步的导流准备了。这时候修改自己的帐号资料,在上面增加自己的联系方式,数量不要多避免营销的嫌疑。 知乎不支持纯营销广告,哪怕你是10万粉大V,照样限流封号。 切记!!!私信不能发重复内容,就算老号也会被判定营销。即使只是给读者发放奖励,大概发5个以后就被限制警告了。而且更严重的私信骚扰,知乎处理很严肃,封号。来,我来总结一下:首先,账号权重不高,或者粉丝数量还很少的时候,不要留联系方式。如果在你没有留联系方式的时候,有了
最近,做梦买房达人、百子湾资深租客刘二东兴奋地告诉我,他20年工作生涯攒下的两万块钱,终于有了干大事的机会。事情是这样的,有位郑州的房地产中介给刘二东同学打电话说,只要两万块,就能在郑州买房置业。两万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按规定,在郑州买房要交30%首付,中介推荐的这个项目,如果走银行按揭,首付得交三四十万。现在只要先交两万块钱,剩下的首付钱,开发商会帮你垫上。接下来的两年,分四次还清就可以了。这个项目,名叫谦祥世茂钱隆城。有7000套房子,从2017年卖到现在,也没卖完。原来的开发商是福晟,今年四月份,福晟从钱隆城撤退了,转由世茂的人操盘。福晟发生了什么,不用再去赘述。差不多从世茂接手的那刻起,钱隆城有了首付分期的新政策。中介小伙斩钉截铁地告诉刘二东,郑州现在超过一半的房子可以首
首先申明,这个项目是网上了解的一个项目。没有实操过。在了解完了整个项目大概流程,思路以后。本着为读者负责的态度。我又通过各个流量渠道把相关的信息做了个简单的验证。最后判断,项目是真实的。今天主要分享的是该项目思路,还有大概的流程。在我看来,对于有决心自己创业且执行力强的小伙伴来说,这完全就足够了。不光是这个项目吧。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项目。不管是被包装成499的,4999的还是19999的绝密项目。还是网络上的部分免费资料。其本质上区别并不大。有更多执行力强的人,仅凭那么一点点敏锐的嗅觉,加上强大的执行力,以及网上找到的这些免费资料。就能把一个项目做起来。成功案例数不胜数。反之,有更多花钱买来的项目,依然被三分钟热度的小伙伴们给成功浪费掉了。所以,项目价值用钱来衡量本来就是一个错误。并且这个世
通往作品“神庙”的地面上,有一堆五彩斑斓的破旧垃圾袋,被放置成花朵般样子。每个垃圾袋上,都写了一个“会”字。垃圾袋中间,埋着一朵粉色生日小莲花的电子贺卡。花瓣已经破损,但还顽强地传出电子贺卡中的音乐:祝你生日快乐。这个由垃圾袋和生日小莲花组成的装置艺术作品,名字叫《国际歌》。作品的作者,是80后艺术家戴莹。戴莹2010年去纽约,在众多美术馆浸泡后,这个颜值不低的峨眉姑娘,决定把艺术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2015年,在美国做完个展后,她回到北京,在朝阳区黑桥村租了个工作室。黑桥村在一条紧邻东北五环的环形铁路里,到草场地和798都很近,与望京产业园区相接。便宜的房租,让原住民只有两千的黑桥村成为了“飞地”:不仅吸引六七万“蚁族”聚居,也吸引了上千位艺术家驻扎搞创作。黑桥村很大。主路一侧是艺术家工作
我人生中第一次意识到房子真的会降价,是在2008年。那年五月,我去深圳出差,看到户外楼盘广告上,随处可见都是“特价”两个字。一个高速收费口,佳兆业打出一个巨大广告牌,上面是一个穿着红色超低胸裙子的大胸小姐姐,旁边是一行大字:再低,就不可能了!包叔说他也见过那个广告牌,凝视过那张照片大半天后,他不仅完成了房地产的启蒙,还感觉自己发育了年龄不大的中国楼市,发育过程很简单,就是深圳学香港、全国学深圳。1980年,深圳房管局跟港商合作开发东湖丽苑,大陆第一个商品房小区。楼还没动工,港商就拿着图纸在香港卖掉了。我们的商品房一出生,就天然带着预售的基因。深圳也是最早有炒房团的城市。97年之前,深圳楼市里有五分之一买家是香港人,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人离场。到2005年,在深港融合和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本
约球。是去新球馆还是老球馆?我偏向于新球馆,毕竟地板减震好,室温高。老球馆能冻死人。新球馆试营业,不需要卡,免费打。打球,需要约人。在群上,关于去新的还是老的,略有争论,焦点就是新装修的,污染大,有甲醛,一股浓烈的甲醛味。我觉得没事。这又不是家装,用板材之类的,全是钢结构,所谓的味道也不过是广告牌的味道,问题不大。看大家争论得激烈。我说了一句,空气中的甲醛是无色无味的,不可能闻到。结果,一群人在那里忙着给我科普,非要证明甲醛是能闻到的。我懒的理论。自己去了新球馆!我是理科生,再给科普一下吧,在空气中甲醛是无色、无味的,关于甲醛到底能不能闻到这个问题,曾经在N个论坛争论过了,包括北大清华这些高校论坛,当然学霸们基本支持“无味”这个观点,最初百度百科里介绍甲醛时也是无色无味气体,后来可能争议太大